兩岸國際經濟

白宮澄清:美國對中關稅實為145% 中國廠商內卷壓力倍增

文/RFA記者黃春梅

美國總統川普9日宣佈,由於中國缺乏尊重,對中國徵收的關稅提高至125%,立即生效。中國官媒央視週四(10日)中午報道,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徵84%關稅。

美國媒體美東時間10日上午報道,白宮官員澄清對中國的關稅,實際上應是在川普9日宣佈的125%基礎上,再加上原本因為芬太尼徵收的20%,總額應為145%。 彭博社指出,這一澄清意味著中美貿易戰再升級,也反映出川普政府對中政策的強硬。

美國總統川普在美國時間9日下午宣佈,考慮到超過75個國家聯繫美國尋求談判,「對等關稅」暫停90天,期間只會徵收對等關稅10%。但是,因為中國對全球市場缺乏尊重,他宣佈美國將對中國的關稅提高到125%,即刻生效。

川普9日面對記者詢問是否會考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交談或會面?他說,「當然,我會和他見面」,「他是我的朋友,我喜歡他。」

時事評論人士蔡慎坤對本台表示,儘管美國表面上是針對多國徵稅,「這一輪關稅調整的最終目標,仍然是中國。」 他解釋,從美國對越南加徵46%、對柬埔寨加徵49%、對泰國加徵37%,甚至對台灣也徵收了32%的關稅,顯示美方非常清楚,很多輸美產品實際上是透過轉口貿易或產能轉移,試圖規避貿易限制,但原始來源仍來自中國。

張勝其:美國意在重塑全球公平貿易秩序

關注中美貿易戰的商人張勝其告訴本台,美國對中國加徵125%的關稅,並非真正底牌,而是一種震懾性出牌,意在重塑全球公平貿易秩序、迫使中國重新談判。「從基督徒的視角來看,這種政策並非出於仇恨,而是國家治理者為本國人民施行公義、抵擋不公與剝奪的責任。」

他認為短期內中美雙方都會受損,但長期來看,中國因對美出口依賴大、體制僵化、產業外移壓力重,所受打擊更深;而美國則可藉此促成供應鏈迴流與談判優勢,逐步重建主權經濟體系。

針對中國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接受福斯商業頻道(FOX Business)訪問時表示,中國的報復是「失敗者的操作。」他說,「很遺憾中方不願意坐下來談判……他們擁有現代世界歷史上最不平衡的經濟體,我可以告訴你,這次升級對他們來說只會是個失敗的選擇……。」

中國除了在週四中午起,針對美國商品加徵84%關稅外,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中共中央周邊工作會議提出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構想,試圖聯合周邊國家打貿易戰。《南華早報》指出,習近平下週將出訪馬來西亞、越南及柬埔寨等三國。

美中關稅戰 義烏

台商心聲:多數出口廠商無奈只能「躺平」

一名要求匿名的張姓台商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據他所知,在中國大陸認識的一些朋友,對現在走到這一步都感到非常無奈,但也只能接受現實。「反正現在賺錢不容易,做什麼也都不對,不如乾脆選擇躺平。」

他進一步解釋,所謂「躺平」,就是手上還有一點存款的人,乾脆不再投入,少花點錢,省吃儉用撐下去。他說,現在中國許多工廠的運作也大幅縮減,只剩下維持最基本需求的部分還在運行。像是中國內部與民生直接相關的食衣住行產業,還是有基本的生產,畢竟再怎麼過苦日子,這些剛需還是存在的。所以目前能夠持續運轉的,大多是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工廠。

張姓台商指出,中國每年從對美貿易中獲利超過3000億美元,一旦這筆出口收益大幅縮減,將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沖擊。依賴對美出口的大量工廠恐將面臨倒閉潮,這會導致大規模失業問題。工廠無法償還銀行貸款,將造成金融體系出現債務風險。同時,失業人口增加又會進一步打擊內需,造成惡性循環。

「本來消費市場陷入低迷已經很卷,雪上加霜的是,這些出口型的產業倒閉,造成大量的失業人口,消費更惡化。所以中國想依靠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作為彌補出口減少的這一塊損失,但是效果很有限。可以預期今年2025年,中國GDP的增長至少砍半是最低的,」他悲觀地做上述預測。

中國出口、內銷「往死裡卷」

在浙江的一個內銷廠商在X平台賬號@igeekbb,發佈一段視頻表示,上游做外貿的企業,專門出口原材料,已經很久沒有接到訂單,連一個貨櫃都沒有出過,於是轉為內銷,造成內卷的惡性循環。

「他們捲進來做內銷時,內銷這一部分廠商跟著捲起來。大家就一起卷、往死裡卷,捲到最後都一起破滅吧!」她激動地表示,「不論是對做外貿或不做外貿的,(關稅)影響都太大了!」

連結:白宮澄清:美國對中關稅實為145% 中國廠商內卷壓力倍增 – 普通話主頁 (rfa.org)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