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經濟

美中歐等共同簽署AI治理宣言,但對如何確保AI不侵犯人權卻沒有共識

2023年11月1日,在英國倫敦附近的布萊切利公園舉行的英國人工智慧安全峰會上,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左)和英國科學、創新和技術部長蜜雪兒·唐蘭(中)聽取中國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的講話。

文/voa許寧

英國舉辦全球首屆人工智慧(AI)安全峰會11月2日(星期四)落幕。包括美國和中國在內的28個國家和歐盟共同簽署了一份共同治理人工智慧的宣言,但是,峰會對如何確保AI不會被濫用來侵犯人權卻沒有達成共識,宣言最後也沒有提及人權。

蘇納克邀中國參加為何引爭議?

鑒於中國利用科技進行網路審查、將AI技術用於監控少數族裔的記錄,從英國決定邀請中國與會開始,中國就一直是爭議的中心。英國首相裡希·蘇納克(Rishi Sunak)不顧本國政客和人權團體的反對,邀請中國政府和科技企業參加英國AI安全峰會。星期四(11月2日),他在閉幕記者會上再次為邀請中國的決定辯護。

蘇納克說:「邀請中國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事實上,很多人因此批評我,但我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長期決定,因為任何關於人工智慧安全的嚴肅對話都必須讓領先的AI國家參與進來。」

英國前首相伊莉莎白·特拉斯(Elizabeth Truss)是批評蘇納克這一決定的政客之一。她在峰會舉行前致函蘇納克,呼籲撤銷對中國的邀請。她說:「中國政府……一直利用和濫用科技來幫助它壓迫數百萬人,攻擊自由和民主。北京政權對人工智慧的態度與西方截然不同,將其視為國家控制的手段和國家安全的工具。」

她說:「鑒於中國對國際法的傲慢態度,沒有一個有理智的人會指望中國將遵守這種峰會上達成的任何協議。」

不過,根據峰會日程,英國蘇納克在峰會第二天和一批政府、企業和專家進行「小範圍」會面,進一步討論如何應對AI技術的風險,並確保AI被「善意使用」。不過,中國不在和蘇納克會談的「少數」國家代表之列。

科技業者對邀請中國參加這一峰會態度不一。特斯拉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星期四在峰會後與蘇納克對談時說,將中國納入有關AI安全的討論是「必要的」(essential)。他說,在他看來,「中國願意參與AI安全(的討論)」,同時感謝蘇納克邀請中國,也感謝中國參加峰會。

英國AI峰會宣言為何不提AI對人權的影響?

峰會上與會各國簽署的《布萊切利宣言》( Bletchley Declaration )闡述了前沿AI(frontier AI)技術可能對人類社會造成的風險。宣言簽署方承諾為管控風險共同合作。宣言明確了各方對人工智慧在網路安全、生物科技和假資訊傳播方面的擔憂,但沒有提及威權政府利用AI侵犯人權的問題。

分析人士認為,英國方面有意將峰會議題縮小在上述三個方面,目的是能讓與會方達成具有實際內容的共識。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亞洲項目研究員馬特·希恩(Matt Sheehan)對美國之音說:「(英方)一開始就表示,他們希望解決前沿人工智慧系統帶來的安全風險。這顯然拋卻了很多絕對重要的人工智慧倫理和其他形式的人工智慧安全問題。但我確實認為,不要試圖在一場峰會上去解決所有問題,這是明智的。」

「如果你想舉辦一場關於人工智慧和人權的峰會,中國在西方國家的這些目標上並不相容,也不會被邀請。」他說。

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技術與國家安全副研究員比爾·德雷克塞爾(Bill Drexel)則認為,通過峰會和外交方式敦促中國在AI應用方面尊重人權和保護公民權利雖然並不可行,但是,也許民主國家可以通過這樣的接觸建立一些以民主國家為導向的人工智慧規範,並嘗試在發展中國家建立這些規範,以「大棒加胡蘿蔔」的方法去「抑制中國開發更專制的人工智慧工具,至少要抑制其他國家從中國購買這些工具」。

不過,他又說:「但就目前情況來看,中國非常致力於開發和使用這些工具。我不認為他們會因為任何形式的外交接觸而在這方面有所讓步。」他說。

在峰會召開的同時,在會場外,英國維吾爾人權組織「停止維吾爾種族滅絕」(Stop Uyghur Genocide)發起行動,在貨車上展示「阻止中國以AI鎮壓維吾爾穆斯林」的標語,游走于倫敦國會大廈和布萊切利園峰會會場外,向民眾講述中國政府如何以高科技手段監控國民。

美國繼續防範前沿AI技術落入中國之手

美國和中國都是AI技術強手、同時也是競爭對手,蘇納克對成功將這兩個國家聚集在同一場論壇感到自豪。美國官方對英方邀請中國與會持歡迎態度。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阿拉蒂·普拉巴卡爾(Arati Prabhkar)10月26日對《華盛頓郵報》表示,英方為了「在正確的談判桌召集正確的人」做出了努力,而美方希望「在世界各個地區進行有益的對話」。

但美中同台不代表美國將放鬆技術管制,而是繼續防範前沿AI等可能用於軍事領域的兩用科技落入中國之手。

美國政府加強在半導體晶片技術領域對中國的出口管制,目的之一就是堵截中國AI發展的技術管道。負責實施出口管制的美國商務部的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星期三在峰會開場時與代表中國出席峰會的中國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同台發表演講。

雷蒙多在演講中沒有直接提到美中兩國在AI領域的理念分歧,但提到了AI領域的大國競爭。

「即使各國競爭激烈,我們也能夠而且必須尋求全球問題的全球解決方案。」 雷蒙多說:「這將需要在人工智慧安全方面進行全球協調。這將需要每個國家承諾防止濫用,並確保危險的人工智慧技術不會落入壞人之手。」

吳朝暉在雷蒙多之後發言。他說,中國提倡「以人類共同福祉為目標,保障社會安全、尊重人類權益,共同防範打擊對AI技術的濫用和惡用」,強調「發展中國家在AI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拜登行政當局在英國AI峰會前發佈了有關AI安全和發展的行政命令,明確提出美國的「對手和其他外國行為者」通過使用AI系統,可能對美國國防和情報機構、盟友和夥伴構成威脅,美國將繼續努力應對。

美國企業研究所(AEI)客座高級研究員約翰·貝利( John Bailey)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說,這份行政命令是為了「讓外國對手無法獲得前沿人工智慧技術」。他說:「這份行政命令可以被視為美國試圖剝奪中國擁有這類能力的政策的延續。」

AI對人類的潛在危害遠不止侵犯人權

代表美國出席這場峰會的副總統卡馬拉·哈里斯(Kamala Devi Harris )星期三呼籲各方重視人工智慧對人類生存構成的威脅,這包括「AI引發的大規模網路攻擊」和「可能危及數百萬人生命的AI生化武器。

因人工神經網路和深度學習技術研究為譽為「AI教父」的加拿大科學家約書亞·本希奧(Yoshua Bengio)說,這些威脅並非危言聳聽,也非對未來的想像,其中一些場景憑藉目前的AI技術已經能夠成真。

本西奧10月24日在英國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舉辦的一場討論會上說:「事實上,使用當前的人工智慧系統(為化學武器設計有毒化學品)非常容易。你甚至不需要展望未來。」

本西奧警告說,AI可能對金融系統、就業和民主體系帶來動盪,但人類目前並不清楚如何控制AI。

「與這些風險息息相關的是,我們現在不知道如何構建一個能夠按‘預期’運行的人工智慧系統;‘預期’指的是某些特定的任務,但也要求(AI)以符合我們的價值觀、規範、道德和法律等方式運行。」

連結:美中欧等共同签署AI治理宣言,但对如何确保AI不侵犯人权却没有共识 (voa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