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史》:Hygge已成為幸福生活的關鍵詞,為何丹麥每年都榮登世界幸福指數前三名?
精選書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全球最幸福國家不是一天內打造出來的!這個童話國度裡有全歐洲最開明的王室、勇敢追求改革的文人、還有積極擁抱創新的人民,讓我們一窺丹麥人如何攜手面對種種時代風潮,建立人人稱羨的幸福王國。
文:許智偉
第三節 締造人人確幸、全民幸福的國家
一、丹麥文化成為全球幸福的代名詞
自2012年世界幸福指數(World Happiness Report)推出以來,丹麥每年都榮登前三名,更於2012、2013和2016年奪冠成為全球最幸福的國家。丹麥文的Hygge(發音為hoogah)被定義為「一種舒適和愉快的氛圍,能夠產生溫馨的幸福感」和該國民族性格的典型元素。《牛津英語辭典》(OED)更因Hygge已成為人人嚮往幸福生活的關鍵詞,而在2016年於添加這個新詞條。
這個全球最幸福的國度不僅經濟表現和生活水準高、失業率與貧富差距低,平均工時更是全球最低之一,所以丹麥人每天可以將68%的時間花在私人生活上——遠高於經濟合作組織(OECD)的平均。
但丹麥人平和的愉悅感,不僅來自事業與生活的平衡,他們經常說Hygge是「一種你無法用文字翻譯的感覺」,是一種生活態度,而每個人都有自己遠離塵囂或渡過寒冷灰暗時光的Hygge生活風格與人生哲學。
Hygge生活下的美食文化從古至今都崇尚簡單自然。麵包是享受生活的基本品,也經常出現在名言中。如果聽到“Spis brød til”,丹麥文直譯是「吃點麵包」,但實際上是告訴對方放輕鬆或不要反應過度!
丹麥最基本的黑麥麵包(Rugbrød)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當地早餐桌上的「必備品」,也是午餐和野餐常見的開放式丹麥三明治(Smørrebrød)的基礎。每個丹麥人每年會吃掉大約二十五到三十公斤的黑麥麵包,所以丹麥每天需要生產約九到十萬片各式各樣的黑麥麵包,而農民每年更要為國內和出口市場生產超過三十萬噸的黑麥。
由於講究美食的天然原味,丹麥是全球有機飲食比例最大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制訂有機認驗證系統的國家。該國的有機行動計劃不僅將公有土地轉型成有機耕作,同時加強農業教育關於有機生產的技術。
四分之三的丹麥人每週會購買有機食品,而2020年該國人民購買的食品中更有12.8%是有機產品。他們選用當季食材,強調從飼養、種植到生產都必須符合天然環保,食材如海邊岩石上的苔蘚和森林中的野生菌菇,都能成為餐桌上的精品。
全球美食家也肯定丹麥爲名副其實的幸福美食天堂,全國有二十多家米其林星級餐廳,包括距離丹麥本土遙遠、居民只有五萬多人的自治區法羅群島上的KOKS。就算位處號稱世界上最偏遠的美食勝地,KOKS首席廚師齊斯卡(Poul Andrias Ziska)也重視永續發展,將卓越廚藝與善待環境資源的理念結合,回歸本源就地取材。
深海中的鯨魚、蛤、蝦、海藻等原始食材,經由創新手藝調理後成為佳餚美饌,滿足來自世界各地饕客挑剔的味蕾。珍惜自然,自然也會有所回饋。丹麥對於資源利用的審慎態度,使它在全球永續發展指數(Global Sustainability Index)排名第二,僅次於瑞典。
丹麥擁有「設計國」(design nation)的國際地位,它除了以前衛美學、多元文化融合、環境保護及永續生活等深度思維享譽國際,也是第一個為設計制定國家級政策(national design policy)的國家。該
政策於1997年推出,旨在提高中小型企業(SME)和公共部門的設計意識,並在新世紀發揮設計的潛力。當全球進入高科技時代,強調幸福感勝於一切的丹麥設計,堅信自然與傳統是創新的重要基礎。設計在丹麥文是“Formgivning”,意即「賦予形式」,因此設計師們肩負賦予未來美學形式的使命。
從建築、室內設計、時尚、珠寶、陶瓷工藝等數不盡的設計領域中可以發現,丹麥設計師的靈感源自高科技、心理學、工程學、商學、國際關係等諸多跨時代和文化的理念,同時融入對於自然性和功能性的關懷。他們重視改善而非改變,在既有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上,重新為永續生活建構簡單而和諧的美學。
例如丹麥的塑膠遊戲積木神話「樂高」(Lego),自1932年至今不僅帶給小孩歡樂童年,為父母們信賴,也深受各年齡層的喜愛,數十年銷售不墜。2009年全球面臨金融危機,民間家庭到金融市場均遭遇財務困境,但樂高依然異軍突起實現兩位數銷售增長。
丹麥也不斷走在建築設計的前沿,眾多大膽創新的建築雖然外型和功能各異、概念豐富多元,但它們同在突破傳統規範之際,努力實踐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想。古老的首都哥本哈根也被充滿狂想的現代建築點綴。
這些極具創意的設計,不只力圖以建築學改善市民生活、促進社會發展,更將綠色新建築精神(於2020年後將達到耗能近於零的標準)發揮得淋漓盡致。除了綠意盎然且包容多元文化的公共空間,配合綠色交通的單車基礎設施,例如和汽車道一樣寬敞的單車道,都使得單車數量高於汽車的兩倍。種種特色使得哥本哈根在全球最幸福、最宜居城市的排名中名列前茅。
丹麥聞名全球的建築師非常多,其中包括普利茲克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得主烏松(Jørn Oberg Utzon, 1918-2008)。他是世界上第二位在世便獲得這份殊榮的建築師,其設計的雪梨歌劇院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曾擔任烏松下屬的拉森(Henning Larsen, 1925-2013)也在2005年完成哥本哈根歌劇院。他原本希望該建築能讓哥本哈根有座如雪梨歌劇院一樣為世界公認的地標,結果卻成了響徹國際的爭議紀念碑,不僅鉅額的建造成本惹人非議,就連其特殊的外觀設計也招來不少負面評價。
建築師本人則在2009年不尋常的出版《他們應該說謝謝》(De skal sige tak!),來批評這座建築,書名暗諷歌劇院的贊助方認為丹麥人應該對他的捐贈伏首叩拜。拉森指出,贊助該建築的全球最大航運公司——快桅集團的主席繆勒(Mærsk McKinney Møller, 1913-2021)是帶著面具的「歌劇魅影」,而歌劇院則是繆勒的「陵墓」。
拉森坦言兩人幾乎就建築物的所有美學角度爭論不休,建築師萌生退意,卻被繆勒威脅要藉由訴訟毀掉他的聲譽才勉強留下。然而,外界有評論認為拉森浪費了五億美元以及為祖國留下世界級文化地標的機會,身為建築師的他應為設計失敗負起更多責任。哥本哈根歌劇院的前衛設計和美學成功與否,因人而異,但從建築史或文化史的角度,它的建造過程和幕後八卦都留下了難得有趣的歷史文獻。
新一代丹麥建築師英格爾斯(Bjarke Ingels)則是賦予未來城市嶄新生活形式的開拓者之一。他認為,科技是創新的根基,它不是目的,而是達成目的的手段,一切的改變都是為目標對象打造最幸福的生活。
英格爾斯的作品突破窠臼,強調經濟、生態和社會的元素,並注入永續享樂(hedonistic sustainability)的生活理念,進而運用建築載體可變化的本質,使作品帶有遊戲或運動的趣味和美感。
他操刀的哥本山丘(Copenhill)設計案,在垃圾焚化發電廠上興建滑雪坡和世界上最高的人造攀岩牆,底部設有酒吧和餐廳,使發電廠也成為豐富居民生活的娛樂場所。
而幫樂高積木公司建造,外觀如大型積木堆砌的樂高之家(LEGO House),則為其兒時夢想的體現,這個令大人小孩都著迷的童趣樂園,不僅榮獲多項國際設計建築獎,更在2019年TIME for Kids邀請世界各地小讀者們挑選全球最酷的目的地(world’s coolest places)時,與哥本山丘並列前茅,再次印證丹麥設計朝永續生活發揮創意的成功趨勢。
英格爾斯的團隊有時也跨出典型丹麥風格,集結不同文化視角,共同創新,其中包括將難民、移民聚居且犯罪猖獗的哥本哈根市北島(Nørrebro)社區,改建成世界文化交流的楔形公園(Superkilen Park)。
英格爾斯以融合跨種族、宗教、文化和語言的「進行式藝術品」概念為主軸,邀請種族與文化歧異度相當高的居民一起參與設計,並在公園中陳設來自世界各地、反映各國文化印記的藝術品,讓這個原本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社區,搖身一變成為市民和遊客時常拜訪的市集和聚會場所。楔形公園克服了永續生活中新舊文化融合的挑戰,也反映丹麥政府嘗試拉進移民和當地居民距離的努力。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丹麥史――航向新世紀的童話王國(增訂二版)》,三民書局
作者:許智偉
【作者介紹】
許智偉,德國明斯德大學(University of Münster)哲學博士。曾任臺北市立成功中學教師、國立政治大學副教授、國立中興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海大學等校教授、臺灣省立教育院(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前身)創校校長、臺灣省教育廳長、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所長、中原大學董事、柏林自由大學(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客座教授、哥本哈根自由中國新聞處主任、中華民國駐丹麥代表,以及駐泰國特任代表。著有《西洋教育史新論》及其他有關各國教育的專書。
【本書特色】
全球最幸福國家不是一天內打造出來的!這個童話國度裡有全歐洲最開明的王室、勇敢追求改革的文人、還有積極擁抱創新的人民,讓我們一窺丹麥人如何攜手面對種種時代風潮,建立人人稱羨的幸福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