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已發動第一次世界經濟大戰?
文/法廣
美國地緣政治分析評論網營運總監 Antonia Colibasanu 撰文指出,克里姆林宮長期以來試圖挑戰西方的社會經濟模式,俄羅斯總統普京正發動第一次世界經濟大戰,劍指歐盟和西方各國。
據雅虎新聞引述分析師稱:普京發動第一次世界經濟大戰,劍指西方諸國。分析師指,儘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具有重大意義,但最近幾周最具戰略意義的事件是俄羅斯與美國及其盟國之間的全球經濟戰爭。據Colibasanu 指出,從 2000 年代初開始,俄羅斯一直在準備與西方對抗,挑戰西方的社會經濟模式。
在蘇聯解體和歷經 1990 年代經濟危機之後,普京在 2000 年擔任俄國總統,繼承一個破碎的國家。許多俄羅斯人考慮加入歐盟,希望與西方結盟會帶來更好的生活。俄羅斯建制派的首要任務是穩定和重建國家,普京則是想要穩固政權,他以過去成功的俄羅斯領袖為榜樣,集中權力、減緩移民速度,並解決俄羅斯貧困人口問題,試圖讓歐洲各國在經濟上依賴莫斯科。
據該報導,俄羅斯開始向西方投資、開放經濟,德國更成為普丁依賴戰略的關鍵,德國嚴重依賴俄羅斯能源,兩國的關係比德國與歐盟的關係更加密切,俄羅斯還先後與意大利、法國和匈牙利建立密切的商業合作。2011 年 11 月 8 日北溪一號工程開始啟用,德國從俄國直接輸入天然氣,歐洲變得更不願意採取可能被視為反俄羅斯的政策,德美兩國關係降溫,美國需要德國領導歐洲,或者至少保持中立,以防止俄羅斯擴大其在歐洲的影響力。俄國斯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使其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更加穩固。
普京的統治之下,俄國人民生活水準有所提高。俄羅斯主要城市,生活與西方相似。然而,當俄羅斯成為能源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時,它也增加對全球經濟周期的影響。
據Colibasanu 認為,俄羅斯熱情地支持歐盟許多綠能政策,好比德國決定放棄核電,這轉化為德國對俄羅斯天然氣有更大依賴。俄羅斯還公開支持整個歐洲的民粹主義政黨,並有效利用資訊戰,所有這些舉措都是為了破壞歐洲穩定,並最終分裂歐洲。
除此之外,Colibasanu 稱,俄羅斯還與西方的傳統敵人和競爭對手保持着密切的關係,俄羅斯持續專註於建立與中國和印度的聯繫,如今這樣的付出有了回報。西方各國因烏俄戰爭宣布經濟制裁俄國同時,俄羅斯向中國尋求幫助,並持續向中東和非洲輸出能源,間接挹注戰爭經費。
據Colibasanu 點出,俄羅斯試圖將重點放在經濟上,擴大對他國的影響力,利用全球網絡的弱點,確保全球極度依賴俄羅斯能源與糧食作物,而這足以為其提供開戰的籌碼。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雖屢遭西方國家制裁,但歐盟迄今未就禁運俄化石燃料達共識,匈牙利明確表示願意用盧布買俄羅斯天然氣。為了降低俄國能源的依賴,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上月稱,歐盟目標 2027 年逐步淘汰進口俄國石油、天然氣和煤炭。不過歐盟未將 2027 年這個結束時程寫進“凡爾賽宣言” (Versailles Declaration),這種種跡象都可見,歐盟嚴重依賴俄國能源。
據Colibasanu 總結道,普京這樣的戰略當然有其弱點,但俄羅斯有了對抗西方的選擇,全球正在見證現代史上的第一次經濟世界大戰,損害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無法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