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

橫在蘇伊士運河中的長賜號 如何解困?

「長賜號」巨型貨輪3月23日在蘇伊士運河擱淺

文/BBC

「長賜號」巨型貨輪3月23日在蘇伊士運河擱淺,橫卡河道,阻斷了往來交通。清理現場、疏通航道正在進行。專家警告航道恢復正常通行可能需要數天甚至數周時間。

運河堵塞導致大量貨輪滯留運河兩端。國際航運業刊物《勞合船舶日報》(Lloyd’s List)數據顯示,每天滯留的貨物金額估計達96億美元,《華爾街日報》估計滯留貨物金額達120億美元。

這是蘇伊士運河歷史上最嚴重的貨輪擱淺阻斷航道事故。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uez Canal Authority)重新開放了一段較老的航道,以分流部分船隻,但這條航道只能通行較小的船隻。

蘇伊士運河連接紅海和地中海,1869年通航,2015年拓展擴建,是歐亞非貿易樞紐,全球貿易12%的物流通過這條水道。

運河衛星圖
Banner
圖解

貨輪的船頭船尾卡在了運河兩側堤岸,船底在河牀擱淺。

美國坎布爾大學海運歷史專家薩爾·莫科格力亞諾(Sal Mercogliano)解釋說,貨輪的頭尾深陷運河兩側河牀,要讓這個龐然大物重新上浮,工程難度很大。

事發後先後有9艘拖船參與救援行動,設法讓卡住的貨輪脫困。

貨輪的船東,日本正榮汽船(Shoei Kisen Kaisha Ltd.)表示,最早周六(3月27日)有可能讓嵌在水底和堤岸的貨輪脫困,恢復自由。

圖示

疏浚河道

擱淺貨輪周圍的河道需要疏浚,要把船體旁邊的沙石淤泥清除掉。

這項工作由荷蘭的河道疏浚工程公司 Boskalis 承擔。

美國政府表示願意提供幫助,

岸上的挖掘機負責清理船頭周圍的沙石泥土
3月25日,一側岸上的挖掘機在清理船頭周圍的沙石泥土

Boskalis公司首席執行官彼德·伯道斯基(Peter Berdowski)解釋說,貨輪很重,所以擱淺時陷入河牀很深,需要疏浚、拖船和卸載減重多管齊下才可能讓貨輪擺脫困境,鬆動、上浮。

蘇伊士運河2015年擴建,以便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船隻能夠通過。

運河地圖

卸載減重

擱淺貨輪解困的另一項工作是卸載貨物及燃油,減輕船體重量,使之上浮。

「長賜號」重20萬噸,最多可以裝載2萬個20英尺大小的集裝箱。

拖船設法通過推拉讓擱淺的貨輪脫困重新上浮 (25 March 2021)
拖船設法通過推拉讓擱淺的貨輪脫困,重新上浮

這一階段的風險包括可能造成損壞,還可能出現貨輪失去平衡,操作難度很大,也很費時。

需要用水上起重機,還需要計算貨輪的動態平衡和穩定性。

莫科格力亞諾說,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是因為載重不平衡導致船體斷裂。

卸載貨輪的燃油相對較容易,但對整體減負荷作用不是很大。

地圖

航道受阻

截止3月26日,據統計有160多艘船隻滯留運河兩端,其中包括41艘集裝箱貨輪和24艘油輪。

除了石油天然氣油輪,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貨輪主要運載服裝、家具、工業生產零部件和汽車部件。

國際海運工會(ICS)秘書長蓋伊·普拉騰(Guy Platten)在接受BBC採訪時說,部分航運公司已經開始讓貨輪改變航線,繞道非洲好望角。

這意味著航程增加3500英里,航行時間多12天。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uez Canal Authority)重新開放了一段較老的航道,以分流部分船隻,但這條航道只能通行較小的船隻。

圖表

蘇伊士運河堵塞對全球供應鏈將造成重大影響,而最終為此買單的還是消費者。

「長賜號」2018年建成,在巴拿馬註冊,由台灣長榮公司運營。貨輪長400米,寬59米,排水量約22萬噸,是目前營運的最大型船舶之一。

據媒體報道,「長賜號」3月23日在前往荷蘭鹿特丹港途中向北通過蘇伊士運河時遭遇強風、沙塵暴,船身偏離航道,觸底擱淺,卡在北向河道。

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