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導讀】台灣要當美中衝突的導火線?
文/張有志
多維新聞由作者伍逸豪所撰寫的〈美國的盛世餘暉與台海的終局之戰〉一文指出,英媒《經濟學人》戴著西方眼鏡為台灣下了一個「地球上最危險地方」的註解後不久,台灣確實進入了危急時刻,新冠病毒的襲擾,暫時遮掩了大國在台海博弈的喧囂。
但政治板塊的變動與擠壓,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拜登(Joe Biden)豪氣宣示「任內不會讓中國超越美國」,而習近平一句兩岸問題「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亦言猶在耳。就算宣稱要「點亮台灣」的蔡英文在就職五週年的這一天選擇了不發一語,但美國的盛世餘暉與中國的東升西降,都讓世人把目光集中到台海這個近在眼前的火藥桶身上。
沉浸在「美國治世」(Pax Americana)的榮光裡,美國遏制中國崛起的反中聯盟卻已顯疲態,或許用「同床異夢」來描繪當下的西方世界,也已經多少言過其實。以過往此起彼落的「中國邊疆牌」為例,西藏已趨穩定,新疆的炒作已難起共鳴,香港局勢亦已塵埃落定。背後的原因莫過於美國自身盡失道德底氣,而其盟友們又有各自的國家利益考量,冷戰式圍剿在全球高度互賴的當下,已然力不從心。
美國與西方之間的「破綻」,得從台灣身上去尋覓。儘管美國西方在表面上都是「理念相近」的「自由陣營」一分子,包括歐盟三不五時會在人權問題上刺激一下北京、也會在國際參與上力挺一下台灣,但「中國機會」與「中國威脅」成了「自由陣營」天平上的兩端,國際現實的趨利性與利己性,注定了西方與美國由於利益分歧而殊途不同歸。特別是在對於台灣的態度上,目前除了日本、澳洲和印度的助陣外,歐盟、東協、南韓的模糊遊走,都讓美國原來盟友們給出的「台灣方案」,充斥著搭便車、不表態、兩面討好,甚至是虛應故事的多重樣態。
正因為西方在台灣問題上不再能夠「集體行動」,那麼過去國際政治裡的「中西」一詞,已經失去了解釋與觀察的可能,取而代之的便是「中美」這組概念躍然紙上。儘管中國官方多次強調絕不稱霸,但仍舊讓美國坐立難安,透過發動貿易戰、科技戰,以及由疫情而起的意識形態宣傳戰,試圖要「棒打出頭鳥」,卻都未能讓美國如願以償。美國手上緊握的「遏制中國」牌,最後只能寄希望在台灣身上,但問題它的這一步,面對的則是緊握「統一台灣」牌的中國。美國還能拖延多久亮出底牌的時間,形勢已壓著美國必須要對「中國難題」給出最後的答案。
事實上,知是否為了呼應《經濟學人》五月刊封面的「事實陳述」,美軍的伯克級飛彈驅逐艦「柯蒂斯魏柏號」(USS Curtis Wilbur DDG-54)就在5月18日由北向南行駛通過了台灣海峽,是美國軍艦在拜登政府上任以來第五次航經台海,而在美國軍艦通過時,也有大批美國軍機出現在台灣西南空域,為其提供情報支援。
從這話來看,面對解放軍軍機不斷繞行台灣周邊的施壓與威嚇,美軍此舉試圖將台灣海峽給視為是國際公海的目的非常明顯,在美軍所主張的「自由航行」通過台灣海峽日趨「常態化」下,實已明確自打嘴巴而與「一個中國」有所牴觸了,不論是大陸一貫主張的「一中原則」、還是美國傳統抱持的「一中政策」。
在柯蒂斯魏柏號航經台灣海峽的同時,也大批美國軍機出現在台灣西南空域飛往南海活動,包括有美國海軍P-8A反潛巡邏機、EP-3E電子偵察機及美國空軍RC-135W電子偵察機在內等美軍偵察機 ,為柯蒂斯魏柏號提供情報支援,而美軍航空母艦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 CVN-76)本月16日還在菲律賓海與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一代的神盾驅逐艦「摩耶號」(DDG-179)進行聯合演訓,秀「軍事肌肉」與大陸「叫版」、較勁的意味濃厚。
只是,如同《經濟學人》封面給出的判斷,「台海有事」幾乎已是西方的共識與焦慮,但其封面呈現的,是美國的星條旗對上中國的五星旗。無論是右翼民粹的川普(Donald Trump)執政,還是建制復歸的拜登,台灣牌始終被美國抬得極高,美國內部現在面臨到了戰略清晰與戰略模糊兩條路線的拉扯。
但美國內部的政治結構,決定了美國已難以再搖擺不定,包括國會與白宮之間的角力、兩黨政客的「抗中」共識、美國民意對中國「地緣野心」的擔憂,以及美國軍工複合體放大「武統論」這把槍,同時逼迫著美國將視線集中到台灣身上,藉此激化與中國的全面競爭,也讓台灣問題越來越成為中美衝突最有可能的導火線。
台灣是否要做美中衝突的導火線,這是否會把台灣推進危險的深淵,台灣主政者不得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