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生活

楊憲宏專訪 / 曾建元教授的音樂世界(二)

曾建元的樂團

文/楊憲宏專訪

春節期間我們邀請有深厚音樂素養的曾建元老師,為我們介紹好聽的歌曲以及和音樂有關的故事與生命經驗。今天的曲目:1.〈花〉(日本童謠)、2.〈在你背影守候〉(黃舒駿詞曲)、3.〈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林徽音詞,張舒涵曲)。
  
  楊憲宏:今天我要訪問的是華人民主書院協會理事長、臺北世紀合唱團團長曾建元。曾老師你好。
  曾建元:憲宏哥和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

音樂啟蒙
  楊憲宏:非常謝謝你,跟我一起做這個新春特別節目。這其實非常有歷史的深度,也很有脈絡。談臺灣,也談整個你的家族,以及過去這幾十年來的歷史,用音樂的故事都可以串接。曾老師讀小學到大學,都繼續有學習音樂的經驗,談談這方面。
  曾建元:我唸小學時,是臺灣1960年代剛剛退出聯合國的時代。當時臺灣一般的家庭,雖然說小康,其實如果要學音樂,那還是非常龐大的支出。在此同時,學校裡面也有音樂教育。我很幸運,我就讀的臺北市立中山國民小學,它的音樂教育、美術教育、文學教育都非常成功。五線譜,嚴格來講,我就是在中山國小音樂課裡學會的,再學會首調唱法、簡譜。我有了讀譜、識譜的能力,都是我小學的音樂老師教的。後來,我才發現我們全班同學,只有我學會,我很認真在學,當然也因為我等於是小學生在家裡還另外補習音樂。學校裡完整的音樂教育,音樂課本裡面教的東西,我是完整地把它學起來了,所以這輩子受用無窮。我後來參加合唱團,讀譜、識譜,就沒什麼太大的問題,這都和小學一年級起老師的教學有關。我是真正地受到了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的小學教育啊,是以全人的概念受到培養的學生。我們那個小學也有很多老師、很多班級,會把音樂課拿去教數學。
  楊憲宏:對對對,大部分都被移走了。
    林玲珠

  曾建元:對啊,就種樹啊。我覺得在那裏種樹種了老半天,犧牲掉美學的教育,真的是得不償失。所以在這點上,我真的非常感謝中山國小當時的環境。楊大哥一定知道以前臺灣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個節目,叫《兒童世界》,那個節目都會安排臺視兒童合唱團演唱合唱,指揮是林玲珠老師。臺視兒童合唱團裡面,有一個後來非常有名的歌手,叫趙詠華。林玲珠就是我們中山國小合唱團的指揮老師,她非常漂亮,也住在我家下埤仔一帶,有時上學路上會看到她。我們小朋友,就因為她的關係,很喜歡合唱。我們小學的時候,就有合唱比賽,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之前是遊藝會,小一班上演歌舞劇,我演一隻小鳥,頭上用紙糊的鳥頭都是我自己在美術課上由老師帶著做的,搭配德國民謠〈我是隻小小鳥〉(Wenn ich ein Vöglein wär)等兒歌演出;小二班上演出打擊樂合奏,是艾德蒙.安格爾(Edmund Angerer)的《玩具交響曲》(Toy Symphony),我選了主奏的鐵琴。小三到小六,每年都有班際合唱比賽。合唱比賽比較嚴格,是四部合唱。我從小三到小六呢,都是班上合唱的指揮,其實是人形的節拍器啦。學校有班際的合唱比賽,每個小朋友都在學習合唱,哇,那是多麼美好的經驗。除了這個之外,中山國小也有管弦樂團,我沒有參加,徵選時我沒被選上。因為我有點心虛,去參加學校外面的,沒人認識我。最近幾年,我知道好幾個小學裡也有管樂團、直笛團,或者是管弦樂團。樂器呢,不用家長去買,學校就有,就用學校的樂器。我看到好多的小學,他們都有這樣的社團活動。現在的小孩子,真的很幸福,只要有這方面的天分,有這方面的興趣,學校都有資源培養。
  楊憲宏:現在教育蠻重視Talent(天分),就是說,除了讀書以外,有沒有其他的天分。
  曾建元:可是,我覺得這也要留意一點,要避免揠苗助長。像我們在大學,有時候辦理學生推薦甄試申請入學,學生都會講說他有什麼課外活動經歷,參加什麼志工,還有什麼興趣專長。入學後發現,都在騙。我聽過一個學生令人印象深刻難忘的一句話,我問說,你為什麼備審資料上面這麼寫,可是你表現出來不是這樣子?他說:「又不是我自己要學的。」美育是在陶冶心性,偏偏有些父母揠苗助長,反而在摧殘民族幼苗。美育,就是要營造一個環境,讓他們自己去親近,去喜歡,如果是勉強的,痛苦的,那反而不美。
  楊憲宏:現在變成了工具理性,好像如果增加這個東西,可以增加升學的分數。
  曾建元:對,但是實在是沒有必要,而且就是把人異化了。
  楊憲宏:好,我們來聽一下我們選的歌,第一首是日本歌,是明治33年1900年瀧廉太郎的曲,武島羽衣的詞,〈花〉。
春の うららの 隅田川(すみだがわ)、
  のぼり くだりの 船人が
  櫂(かひ)の しづくも 花と散る
  ながめを 何に たとふべき
  見ずや あけぼの 露浴びて
  われに もの言ふ 桜木(さくらぎ)を
  見ずや 夕ぐれ 手をのべて
  われさしまねく 青柳(あおやぎ)を
  錦(にしき)おりなす 長堤(ちょうてい)に
  くるれば のぼる おぼろ月
  げに 一刻も 千金の(ほんんとうにすばらしい)
  ながめを 何に たとふべき
  風和日麗春光好,遊人樂陶陶;清波蕩漾湖色嬌,畫船輕穿繞。
  手把槳兒上下搖,水花四濺高;滿眼春色觀不盡,難繪又難描。

  清晨朝露浴花梢,旭光閃耀耀;村前桃李爭開早,嫵媚迎人笑。
  夕陽西下霞光照,一曲江天高;岸邊楊柳拂輕飄,招人去遊遨。

  錦繡湖山碧無際,長堤被綠繞;夜色矇矓星妁妁,月上楊柳梢。
  春宵一刻千金價,人生有多少;莫把時光任蹉跎,空笑白頭老。

〈花〉,第一首合唱曲
楊憲宏:它說到朦朧的月光取代漸漸消失的日光,一刻千金的美景,言語如何形容,很美。
曾建元:這首歌是以前日本時代的小學音樂課本裡面的歌,瀧廉太郎是明治時期的人,到歐洲德國萊比錫皇家音樂學院(Königliches Konservatorium der Musik zu Leipzig)留學,學西樂,回到日本不久,僅僅23歲就去世了。〈花〉被大川八朗編為合唱曲,是近代日本第一首西式的合唱曲。瀧廉太郎的好幾個作品,都是當年著名的童謠,現在很多算是世界名曲或者是臺灣名曲了。上一輩的人,也有人填上中文歌詞成為臺灣歌。我小時候也是聽這些,聽瀧廉太郎的童謠長大。像這首〈花〉,就是我父親曾群芳跟同學、家族聚會的時候,喜歡唱的歌,因為這是他們小學時候唱的歌。如果在我家裡,我就會拉小提琴,我大妹曾士珍彈鋼琴幫大人伴奏。所以這首〈花〉,變成我與我父母非常深刻的一個聯繫,對他們的記憶跟感情。〈花〉,描寫的是日本東京的隅田川。
楊憲宏:春天,船在江上游,有很多的櫻花,從槳葉邊落下。
曾建元:我每逢有機會到日本,都想去隅田川。就會想到這首歌。
  楊憲宏:隅田川現在好像還是漕運的主幹,還是有運輸任務。日本人把櫻花樹種在河旁邊,
  曾建元:這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美景。遊人、船夫,都在畫境當中。
  楊憲宏:實在是特別美,春天賞櫻的活動花見正在展開呢。

合唱:精準的表演
  楊憲宏:你現在是臺北世紀合唱團團長,你參加合唱團經驗從學校開始。你小時候就指揮合唱。合唱,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曾建元:世紀前團長郭英調醫師有一個關於合唱的說法,我非常贊同。他說,作為一個合唱歌手,你的聲音在合唱當中是聽不到的,但是缺你這個角色,這合唱就唱不起來。因為合唱講求音韻的和諧發聲,不能突兀,我講是古典的合唱概念,現代的或後現代的,可能就不管這些了。古典的合唱,分部非常精確。我們要知道,西方音樂是理性化的產物,把各種音律調整成標準的12平均律,所以歌者要非常精確地去控制你的聲帶跟音樂之間的關係。合唱音樂的每一個聲部,或每個音符、每個音節、調性,也都是作曲家精密的設計。
  楊憲宏:是很數學的。
  曾建元:其實是。但是,你表現出來不能那樣制式、刻板。
  楊憲宏:你要還有情感自由釋放的空間。
  曾建元:所以我覺得合唱,作為人聲表現的音樂,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表演藝術音樂形式的演出。我喜歡合唱,和其他的聲部、其他的歌者共同交織在各自發出的聲音當中,形成一張舒服的網。你必須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還要跟其他人協調、合作。
  楊憲宏:在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裡頭更難。
  曾建元:是,無伴奏合唱更難,因為每個聲音由人聲組成發出,沒有器樂,器樂有時候還可以掩蓋一下音準。無伴奏合唱完全用人聲自己互相調配,哪怕音準偏了,拉不回來,還是要將錯就錯,一起調整,所以歌者之間的默契,那更重要。無伴奏合唱聲音的表現,跟古典合唱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它的每個歌者還可以在特定段落當中去表現自己的獨特性。古典合唱就比較不會這樣,幾乎忘了個人存在。這兩種合唱的形式,有很大的不同。
  楊憲宏:是,我們來聽一下這個歌,是1989年黃舒駿詞曲的〈在你背影守候〉。
  我要如何走入你緊閉的心扉
  從你的臉 從你的眼 還是你的淚
  你的眉宇之間 鎖著深深的傷悲
  卻也鎖著我 對你深深的愛戀

  我要如何面對你覆雪的容顏
  用我的臉 用我的眼 還是我的淚
  我的惆悵喜悅 隨著你起伏盤旋
  你的愛 是我最後的心願

  但我~ 在你背影守候已久 守候你偶然回頭的笑容
  但我~ 在你背影守候已久 守候你真心回頭的笑容

  我要如何走入你緊閉的心扉
  從你的臉 從你的眼 還是你的淚
  你的眉宇之間 鎖著深深的傷悲
  卻也鎖著我 對你深深的愛戀

  我要如何面對你覆雪的容顏
  用我的臉 用我的眼 還是我的淚
  我的惆悵喜悅 隨著你起伏盤旋
  你的愛 是我最後的心願

  但我~ 在你背影守候已久 守候你偶然回頭的笑容
  但我~ 在你背影守候已久 守候你真心回頭的笑容

  但我~ 在你背影守候已久 守候你偶然回頭的笑容
  但我~ 在你背影守候已久 守候你真心回頭的笑容
愛.唱歌
  楊憲宏:為什麼選這首歌?
  曾建元:他是我同一個時代的人。寫這首歌時,他還是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的學生。他在大學的時候,也參加學生運動。比較特殊的地方,是他會在學運的場合當中唱歌、彈吉他唱歌。他很早就被歌林股份有限公司挖掘。我記得我唸高中的時候,羅大佑最紅,非常紅。黃舒駿出道,唱片公司把他打造成第二個羅大佑,這個就有點揠苗助長了,說實在,黃舒駿的才華,我非常肯定,他是代表我們學運世代的一個非常典型的音樂人。他最有名的作品是描寫少年情傷的〈馬不停蹄的憂傷〉以及以臺大校園為題材的〈椰林大道〉,另外就是〈未央歌〉,寫的是鹿橋同名小說裡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同學情誼。我們那個時候,大學生好像都要手捧著《未央歌》,才有點大學生的氣質。黃舒駿寫了〈未央歌〉這首曲子,寫出了那個時代感。我蠻喜歡〈在你背影守候〉,這個錄音是我在臺北星聚點KTV復興館裡面唱的。喜歡音樂不一定要古典,不一定要去唱合唱。其實在KTV,大家也可以享受音樂的美好。
  楊憲宏:聽說你談戀愛的時候,女朋友周靜妮曾經要你在練唱和陪伴之間做抉擇,在音樂與愛情之間,是沒有辦法做抉擇的嗎?你覺得呢?
  曾建元:那時候和女朋友還在交往當中,音樂是我早許下一輩子的伴侶。如果這女朋友她真的不喜歡音樂,我最後可能會放棄她。結果是,我太太一輩子不聽我的合唱演出,但接受了我去唱合唱。
  楊憲宏:OK。我們最後來聽一下,〈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是林徽因的詞,張舒涵的曲。臺北世紀合唱團2007年12月17日《雅典娜之歌》音樂會在國家音樂廳演奏廳由翁佳芬教授指揮的演出錄音。
 林徽因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
  在春的光艷中交舞着變。

  你是四月早天裏的雲煙,
  黃昏吹着風的軟,星子在
  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後那片鵝黃,你像;新鮮
  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着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中央廣播電臺春節特別節目
《為人民服務──楊憲宏時間》,2024年2月9日播出

民國114年9月13日晨2時
臺北晴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