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德綱快評》鄭麗文大和解的穿雲箭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出席馬場町公園追思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秋祭活動,沒想到引來朝野炮火四射,鄭麗文腹背受敵的處境,未來兩岸和平之路無比艱難。
文/蔣德綱
鄭麗文11月1日走馬上任國民黨主席,8日出席馬場町公園追思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秋祭活動,沒想到引來朝野炮火四射,鄭麗文腹背受敵的處境,若與過去歷任黨主席風光上任的情形想比,實屬罕見。
政治敏感之處,在於馬場町過去是白色恐怖時期,槍決政治犯的刑場,受難者中,有不少是當年潛伏在台的共產黨員,引發這次爭議者吳石,在1950年3月2日被捕,6月10日於馬場町執行槍決,吳石當時任國防部中將參謀次長,同時是在台共諜的「密使一號」。
民進黨批評鄭麗文祭拜共諜吳石,對不起國共內戰死去的英靈。國民黨內也有不少人對鄭麗文此舉非議,認為此時此刻對馬場町死去的共產黨員追思悼念,相當不智,將成為民進黨攻擊國民黨的痛點。
馬場町紀念公園是1998年由時任台北市長陳水扁設立,目的是民主時代為威權時代傷害人權的反省,並無分別是否為共產黨員;早期黨外運動風起雲湧,為了反蔣、反國民黨政府,不少統派人士加入黨外運動及民進黨創黨行列,這是台灣民主化過程,無法磨滅的一頁滄桑歷史。
2009年擔任高雄市長的陳菊訪問中國大陸,前往北京八寶山福田公墓祭拜《夏潮》雜誌創辦人、已故閨蜜好友蘇慶黎。蘇慶黎父親蘇新,是台共重要領袖,蘇慶黎則是創立台灣左翼工黨、勞動黨的統派大老,蘇新父女與民進黨創黨大老們「志同道合」,陳菊悼念蘇慶黎,沒有戴著「台共」的有色眼光。
吳石、蘇慶黎是中共「沉默的榮耀」,卻是陳菊、鄭麗文、台灣和平論者繞不開、無法沉默,必須跨越的一步。在那個兩岸漢賊不兩立的年代,共諜或無辜被指共諜者,都在馬場町一起被追思,這是歷史的痛,兩岸分治70多年了,國共需不需要和解?兩岸需不需要「和解」?就像馬英九過去在二二八紀念公園為受難者悼念致意,鄭麗文在馬場町為政治受難者射出「國共和解、人權和解」的穿雲箭,兩岸走出歷史傷痛,為了和平,這一箭必須勇敢射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