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慶生/ 俄烏之戰三周年 川普世界下的台灣

文/羅慶生
俄烏戰爭3周年了,在川普的陰影下,在烏克蘭首都基輔舉辦的紀念活動只有歐盟與十餘個小國領袖蒞臨打氣,美國連代表都沒派。回顧2年前,西方各國爭相邀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訪問。他在美國國會演講,獲得全體議員起立鼓掌。當時的意氣風發映照現在的落寞,真令人對國際現實的冷酷無情感慨萬千。
這當然是因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的緣故。川普的價值觀迥異於前總統拜登,不僅否定這場戰爭的意義,還將責任推給澤倫斯基,指責他不應該讓戰爭爆發。雖然多數世人對川普不以為然,但世界是繞著川普轉。現在是「川普世界」,大家得適應。
這給台灣的啟示是什麼?「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曾經是台灣人的噩夢,現在同樣如此嗎?或許不會,但如果政府應對失當,付出的代價恐怕將超出預期。以下描繪川普世界的樣貌。
首先,川普重視內政,超過外交。「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就是美國利益超過一切。他對各國一視同仁,只要美國有付出,無論盟友或競爭者,都是占美國便宜的國家。
其次,川普喜歡交易,他正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丁討論一個經濟協議,結束俄烏戰爭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也曾表示想和中國大陸達成新的貿易協議。上周五美國財長貝森特和大陸副總理何立峰視訊,可視為談判啟動。
第三,川普不想打仗,多次表示不會派兵出戰。事實上他正在整頓美軍,已解職包括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在內的6位高層將領。未來5年將每年刪減8%的國防預算。預判美軍將縮編。
第四,川普對中國的態度和上任期不同。上任純粹對抗,這一任他想爭取中國合作,不吝表示對中國的好感。例如2月22日在「保守派政治行動大會」(CPAC)的演講中他強調:「我恰好喜歡習主席,我非常尊重中國人民,熱愛中國人民。」
因此川普世界的台美關係與亞洲形勢將和以前不同,賴政府必須拋棄拜登時代的過時思維,務必理解:川普和建制派試圖維持「印太戰略」的立場並不一樣。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對中國仍採取強硬立場,試圖將戰略重心從歐洲轉到亞洲,以應對解放軍。這沒錯,川普也會支持他的部屬,但他絕不願見到台海因此陷入緊張,破壞他想和中國達成新貿易協議的大局。
這也就是說,近日教育部不承認3所大陸大學學歷;陸委會再次拒絕恢復兩岸團體旅遊;國防部釋出暗示台美軍事合作的照片等作為,恐怕都是誤判形勢。這是倒退兩岸關係,測試中共底線,中共若因此發動大規模軍演報復,試問,川普會指責習近平,還是會像他批判澤倫斯基,指責賴清德不應該讓這種事情發生?
與其繼續「抗中」,賴總統的國安團隊更需要思考:如果川普與俄羅斯達成經濟協議時會交易烏克蘭利益,那他和中國達成新貿易協議,會不會也交易台灣利益?屆時台灣要怎麼辦?
(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