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亓樂義/鬥而不破-美中大國競爭下的紅線

美國總統拜登(右)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14日在印尼巴厘島舉行會晤。

文/RFA亓樂義

當地時間11月14日下午,美國總統拜登(Joseph Biden)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尼巴厘島舉行會晤。兩國元首就各自內外政策、美中關係、台灣議題、各領域對話與合作、重大國際地區問題等五方面議題,深入交換看法。雙方會談3個多小時,超過事先商定時間。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台灣議題,是美中關係最敏感、也最有可能引發衝突的紅線。

第一條紅線

拜登11月12日在柬埔寨金邊出席東盟峯會,面對記者詢問將與習近平會面的心情時指出,他和習近平在一起的時間比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領導人都多,彼此瞭解對方,幾乎沒有什麼誤解。雙方只需要弄清楚紅線(red lines)在哪裏,以及未來2年,對雙方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據新華社報導,習近平與拜登會晤時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希望美方言行一致,恪守一箇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這是習近平與拜登會晤中,提出中美關係中的第一條紅線,沒有提對台動武和外部勢力干涉的問題,不同於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是針對外部勢力干涉。而且,習近平使用希望美方恪守一箇中國政策,而非慣用的一箇中國原則。都說明北京在宣傳上有意營造兩國元首會晤的良好氛圍。

會晤結束後,中國外長王毅向媒體進一步說明,習近平在會晤中強調,中方將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如果出現《反分裂國家法》規定的三種嚴重情況,中方必將依法行事。中方要求美方停止虛化掏空一中政策,約束制止台獨分裂言行,不要讓局勢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這是目前北京對中美元首會晤在宣傳上最強硬的表述。

所謂《反分裂國家法》規定的三種情況是在第8條: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也就是俗稱的三條紅線。除此,習近平沒有提其他紅線。

防止衝突 管理競爭

王毅還說,這次中美元首會晤對下階段乃至更長時期的中美關係產生重要深遠影響。一是明確一個方向、二是確定一個框架、三是啓動一個進程,而這3項都圍繞防止中美關係脫軌失控,妥處分歧、拓展合作,管控和穩定中美關係,以及在中美關係中裝上安全閥爲出發點,說明中國亟需安全穩定的外部環境,儘可能避免與美國發生衝突。

據白宮公佈會晤紀要指出,拜登向習近平說明,美國將繼續與中國進行激烈競爭,而這種競爭不應演變爲衝突,並且強調美中雙方必須負責任地管理這種競爭,保持開放的溝通管道。兩國元首在會晤中討論制定推進這些目標的原則的重要性,並責成各自團隊進一步討論這些原則。就防止衝突而言,雙方有高度共識。

美國前國防部長和中央情報局局長帕內塔(Leon Panetta)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表示,如果這次會晤的結果是使兩國關係回到一個更多的外交層面上,而不是互相攻擊,他們可以就需要處理的問題開始對話,那麼這次會晤很可能是至關重要的。

不過CNN分析指出,中美元首會晤都想避免衝突,但是她們的目標,如中國希望成爲亞洲乃至潛在的全球強國,就像美國一樣,這從根本上說互不相容。這次中美元首峯會雖爲兩國降溫,但雙方仍在衝突的軌道上。

中國外長王毅高度評價中美元首峯會成果,指出這次會晤達到明確意圖、劃清紅線、防止衝突、指明方向、探討合作的預期目的。這裏應該是指兩國元首責成各自團隊進一步討論防止衝突、管理競爭的原則,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將訪問中國,就雙方的討論採取後續行動。

如果進展順利,不排除中國考慮逐次恢復今年8月5日爲報復美國衆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而中斷的3項軍事交流措施:一、取消安排中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二、取消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三、取消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畢竟,恢復軍事交流與避免軍事衝突密切相關,是觀察中美兩國是否因誤判而引發衝突的重要指標。

攸關大國實力消長

相較之下,華府不像北京對元首會晤給予過高評價,而是就實際問題提出原則和立場。拜登在會晤結束後對媒體表示,他絕對相信不需要有一場新的冷戰。也不認爲中國有任何迫切入侵台灣的企圖。但是就台灣議題,拜登直截了當,向習近平詳細闡述美國的一箇中國政策沒有改變,美國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符合世界的利益。他還提出,美國反對中國對台灣採取強制性和日益咄咄逼人的行動,這些行動破壞台灣海峽兩岸及更廣泛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並危及全球繁榮。

其實,這句話的深層含義,已經間接否定台灣議題是中國內政,而是帶有國與國性質的區域性和全球性議題,攸關地區乃至全球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記者問拜登是否當面對習近平說,將致力於協防颱灣?拜登說,他將與習近平進行這樣的對話。拜登擔任總統以來曾4次公開指出,如果台灣遭到中國攻擊,美國將協防颱灣。同時,拜登也多次表明,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北京視前者爲干涉中國內政,踩到中國的紅線;對後者中方要求美方言行一致,約束制止台獨分裂言行,對美方並不放心。但北京認爲中美關係終究有了起碼的政治基礎(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可以就雙方交流採取後續行動。

拜登還說,這次美中元首會晤,他對雙方有分歧或對彼此立場有不確定的地方,都直言不諱。拜登沒有說明台灣議題是否就是美國的紅線,但是承諾協防颱灣就是對紅線的一種表態。因此,中美一些學者把中國不武、台灣不獨或台灣不獨、中國不武視爲中美兩國相互堅持的紅線。

然而,就中美雙方政府而言,紅線不僅是台海局勢的安全閥,更攸關中美大國競爭的實力消長。就北京而言,美台之間任何一項交流,都是美國利用台灣作爲遏制中國崛起的戰略工具和手段;從華府來看,中國對台灣採取任何強制性和日益咄咄逼人的行動,不僅爲武統台灣做準備,更是改變地區乃至國際秩序的前奏。

雙方沒有妥協的餘地,但又想避免衝突,因此在可期的未來或更長一段時期,美中兩國將處在鬥而不破的戰略競爭階段。誰將勝出?不在於一場決定性的戰爭,雙方有核武器也不可能大打出手,而取決於誰在經濟和科技發展進程中更具主導性優勢,誰的政治與社會制度乃至文化更受國際的普遍認同與效法。

鬥而不破

所謂鬥而不破,就台海形勢而言,今年8月上旬解放軍舉行大規模圍台軍演是一個開端,其政治目的是打破海峽中線,從此不再尊重台灣主張的領海領空,在台海之間建立一種新的戰略態勢,或稱新常態。

這種新常態在軍事上有其特殊用意,今後解放軍對台演訓除了頻率和次數增加,範圍擴大、強度變強,加快戰場經營,更是一體化聯合作戰體系C4KIRS3(從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到武器平台、情報、監視、偵察,再到後勤保障與裝備保障)提升的過程,逐步強化對台灣防衛實質性威脅,作爲牽制並預防美台關係升級或變質的有力手段,逐次提高有效封控台海、拒止美日介入台海衝突的能力。

今後中國對台或對美介入的戰略威懾方式有諸多選項:如營造戰爭氣氛、展示先進武器、舉行軍事演習、調整軍事部署、提升戰備等級、實施信息攻擊、運用限制性軍事行動、發動警示性軍事打擊等。除了警示性軍事打擊沒使用,其餘都在解放軍8月上旬圍台軍演中以部分和不同力度方式展開。其中還有相當的伸展運用空間,看不出中國會捨棄更多彈性作法而一步到位,選擇代價和風險最高的全面侵台途徑來武統台灣。

美國的戰略設想並非改變中國,而是如拜登所言,在與中國的競爭中不尋求衝突、不尋求冷戰,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而尋求維護台灣海峽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因爲這攸關更廣泛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並危及全球繁榮。可以說,今後美台關係任何一項新的交流,都是爲了確保台海形勢的某種戰略平衡,維持鬥而不破。

連結:專欄 | 軍事無禁區: 鬥而不破-美中大國競爭下的紅線 — 普通話主頁 (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