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亓樂義/美日應戰台海

專欄 | 軍事無禁區:美日應戰臺海美日製定臺海應戰計劃,並於今年12月上中旬首次驗證遠征前進基地作戰構想。圖爲聯訓開幕式。 

文/亓樂義

最近美日領導層都強調臺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並且寫入聯合聲明。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甚至公開呼籲,「台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也等同「日美同盟」有事。下一步大家都想知道,在美日抗中戰略一致的情況下,是否帶來具體而有戰術性的聯合行動。

應戰台海

結果美日挺臺聯合行動很快曝光。據日本《共同社》12月23日報導,多名日本政府官員近日證實,自衛隊與美軍就台灣出現突發事態,制定新的美日聯合作戰計劃草案。內容包括在突發事態初期階段,美國海軍陸戰隊從九州島鹿兒島縣至沖繩縣西南諸島設置臨時攻擊用的軍事據點。預計明年初,雙方在安全保障磋商委員會(外長與防長2+2)會議,爲正式制定計劃啓動作業達成共識。

《共同社》引述日本政府相關人士的話說,美國印太司令部是基於海軍陸戰隊新的作戰構想「遠征前進基地作戰」(EABO),向日本自衛隊提出聯合行動草案。其作戰基本方針,是把中國封控在從日本西南島嶼到台灣,再到菲律賓的第一島鏈內側,而沖繩島的美軍嘉手納空軍基地、普天間機場和美軍白灘海軍基地都將成爲重要出擊據點。

這個戰略轉向不是今天才有。日本陸上自衛隊從2016年起向西南諸島推進,並向與那國島部署情報收集部隊,2019年在奄美大島、2020年在宮古島設置導彈部隊。此外還在石垣島建設駐地,計劃部署飛彈部隊,把陸基反艦飛彈的射程大幅提高。

日本西南諸島約有200個島嶼,包括有人島和無人島。其中約有40處可以作爲軍事據點。換言之,除了上述提到的駐軍島嶼,美日針對臺灣突發事態採取聯合行動,在西南諸島設立出擊據點還有不少選擇,可以建立綿密而有力的前沿島嶼防線。

重任在肩

有日本防務官員表示,西南諸島成爲美中的最前線,日本捲入台灣突發事態無可避免。但是日本自衛隊沒有餘力疏散島上居民,只能讓地方政府來做。據《共同社》12月29日報導,由於日本與台灣沒有邦交,日本在台撤僑行動將受到制約。爲應對可能突發事態,在台日資企業和民間日僑團體以「責任自負」爲前提,開始自行採取對策,因爲日本政府圍繞保護僑民而修改《自衛隊法》的討論纔剛剛開始。目前在台日僑人數包括短期逗留在內,最多約有2萬人。

另有防衛省相關人士指出,增強西南諸島駐軍,有助於日本防衛,陸上自衛隊從一開始就很積極。不過這種積極有一段心路歷程。有官員透露,陸上自衛隊對美軍的態度一直是現在做不到,但未來可能,而且是被急於防備中國對台動武的美軍所「強迫」。

有一個消息可以說明日本自衛隊內心的掙扎。今年新上任的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11月訪日,與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長山崎幸二(Kōji Yamazaki)舉行會談,新的聯合作戰計劃是主要議題之一。防衛省官員透露,會談結束後,「自衛隊最高層的臉色很差。似乎被阿奎利諾施加了很大壓力。」訪日期間,山崎陪同阿奎利諾到與台灣僅隔108公里的與那國島視察,兩人面朝東海。山崎神情嚴肅,顯得重任在肩。

所謂美方的壓力,估計可能是要求日本在台灣突發事態的任務和財務上承擔更多責任。據《共同社》報導,上週日本外務省公開外交解密文件顯示,1990年8月波斯灣戰爭危機之際,美國要求日本自衛隊向美軍提供後方支持。日方提供130億美元財務援助,其中90億美元是按美方報價支付,日本自己並無估算依據。只能照辦。但這也爲日本帶來好處。戰爭結束後,日本自衛隊掃雷艇在波斯灣值勤,成爲日本安全政策的轉折點,影響至今。

前沿存在

美國海軍陸戰隊火箭炮系統海馬斯(HIMARS)空運4小時到日本本州島東北部聯訓。(DVIDS)
美國海軍陸戰隊火箭炮系統海馬斯(HIMARS)空運4小時到日本本州島東北部聯訓。

1996年3月台海飛彈危機期間,日本束手無策。美國派專人詢問日方,如果美國在台灣問題上與中國發生衝突,日本能做些什麼?日方以和平憲法爲由,被動回應,拿不出具體辦法。爲應付美方要求,日本政府以1994年發生第一次朝鮮半島核危機爲例,整理出3類支持項目:法律允許的援助項目、需要制定新法律的項目和違反憲法的項目,作爲應對台灣突發事態的參考。

日本立命館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特任教授中逵啓示(Keiji Nakatsuji)指出,台海飛彈危機期間,首相橋本龍太郎(Ryutaro Hashimoto)曾考慮派日本自衛隊運輸機到台灣接運日本僑民,發現有13處機場可用。因爲這場危機,駐日美軍再次被證明是威懾中國的重要手段,包括駐防沖繩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處於危機的最前線,沖繩嘉手納基地是美國空軍可用的前沿基地。

轉眼25年,目前台灣出現突發事態與當年完全不同。日本應對朝鮮半島危機的作法無法適用於台海,中國對台灣軍事威脅及投射能力更是前所未有,使得台日安全休慼與共,也直接影響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利益。

世事多變,唯一不變的是,駐日美軍仍是威懾中國的重要手段;從日本西南島嶼到台灣,再到菲律賓的第一島鏈內側,更是台灣出現突發事態美日連手遏制中國威脅的主要作戰區域。中國的火力打擊愈是覆蓋第一島鏈,美日聯防愈是不能後撤,更需要迎難而上,壓在中國的前沿與沿海地帶,才更能發揮威懾作用。

理由很簡單,中國軍力若能威脅關島和夏威夷,最好的策略就是把主力直接對準夏威夷,因爲更接近美國本土。當然這種策略要面對美國反制的風險,但是風險再大,也大不過美國本土所承受的壓力。美軍海軍提出「遠征前進基地作戰」構想,目的就在於此。保持前沿存在,爲後續整體海軍戰役搭橋鋪路。

驗證構想

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含陸軍戰術飛彈(ATACMS)。(美聯社)
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含陸軍戰術飛彈(ATACMS)。

目前美日兩軍就臺灣出現突發事態制定新的聯合作戰計劃草案,並且從今年12月4日至17日,在日本本州島東北部和北海道實施聯合訓練,也是美國海軍陸戰隊運用「遠征前進基地作戰」構想的首次驗證。

有美國海軍陸戰隊約2,650人、日本陸上自衛隊約1,400人蔘加,訓練中把演習現場視爲日本離島,以此測試分散在不同島嶼的美日兩軍,應對中國艦船逼近日本時的反應能力與熟練程度,以及確認雙方飛彈部隊的合作程序與攻擊時的職責分工。

報導稱,在展示的聯合訓練中,首先是美軍運輸機搭載海軍陸戰隊高機動火箭炮系統海馬斯(HIMARS),從沖繩縣的美軍嘉手納基地出發,往北飛行約4個小時空運到日本本州島東北部的演習場,與日本陸上自衛隊88式陸基反艦飛彈部隊匯合後實施聯合訓練。演習的設想是,在台灣出現突發事態初期階段,美日兩軍能快速向離島部署,並且能變換島嶼據點實施攻擊。

美國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包含射程達300公里的陸軍戰術飛彈(ATACMS)。據報導,美軍開始使用海馬斯改裝的無人火箭炮系統模擬攻擊艦船目標,爲將來推出新的飛彈做準備。日本88式陸基反艦飛彈最大射程約180公里,已經部署在西南島嶼,主要用於危機發生時封鎖西南島嶼之間的航道。

從這次聯合訓練可以看出,美日兩軍試圖「以陸制海」,運用陸基飛彈控制重要航道,在台灣出現突發事態初期階段反制中國艦船靠近。即使日本國土狹長,也能在4個小時內快速向前沿離島部署。

美軍「遠征前進基地作戰」的基本構想是,海軍陸戰隊通過奪取和守衛靠近封閉性和限制性海域的島嶼、羣島和主要地形來推進和擴展聯合作戰線,以支持海上聯合部隊的海上控制和拒止任務。

聯動效應

日本88式陸基反艦導彈。(維基百科)
日本88式陸基反艦導彈。(維基百科)

其作戰任務有9項:其中最明顯的是,美軍在近海海域和封閉性海域附近建立相互支持的據點,並且通過分散部署機動式陸基飛彈系統,如反艦巡航飛彈、防空飛彈及反飛彈系統,提升聯合部隊的靈活性,因爲這些系統難以被敵方遠程精準打擊武器鎖定,以此支持後續整體海軍戰役的展開。

目前美軍「遠征前進基地作戰」構想先與日本陸上自衛隊進行驗證,後續還有很多配套工作要做。假以時日,這套作戰構想最好也能涵蓋台灣所屬的相關島嶼,如基隆外海的彭佳嶼、台東外海的綠島及蘭嶼、屏東外海的小琉球,以及面向南海的東沙島。

日本西南島嶼防線一旦與上述台灣島嶼連接起來,就能產生聯動效應,使美日台三方協防有着力點,進而控制從宮古海峽、巴士海峽到台灣海峽相接連的大片海域,把中國軍力限制在第一島鏈內側的前沿地帶。中國軍力想要突破防線,也要付出極大代價,進而迫使其不敢輕舉妄動,貿然對台動武。

連結:專欄 | 軍事無禁區:美日應戰臺海 — 普通話主頁 (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