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台灣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文/紐約時報NATASHA KASSAM

事情從觀眾席一個無意冒犯的問題開始:一名學生問拜登總統,他是否會發誓要保護台灣不被中國入侵。

拜登快速回答「是」,然後在CNN主播追問時再次說「是」——他的回答立即成為全球突發新聞。白宮幾乎立即採取行動收回評論。

外交政策的混亂雖然短暫,但凸顯了台灣問題事關重大。

中國與台灣的關係正處於幾十年來最糟糕的時刻。軍事挑釁正在上升:最近幾周,創紀錄數量的中國戰機進入台灣防空區,清楚地提醒人們北京渴望吞併台灣。

美國兩黨中的一些立法者一直呼籲華盛頓承諾對台北提供堅定的安全保證,並放棄美國長期以來的戰略模糊政策,或者至少認真考慮這樣做,這些立法者得到了前官員和評論人士的呼應。由此出現的問題是,如果中國發動襲擊,美國是否會幫助台灣。

因此,當拜登明確表示美國致力於保衛台灣時,白宮迅速澄清其政策「沒有變化」。

無論拜登只是說錯話,還是向中國表明他的決心,轉向清晰戰略的建議促使台灣做出謹慎回應:總統辦公室警告,台灣在獲得支持時不會「冒進」。

這不該令人感到驚訝。但在華盛頓的言論中缺失的是台灣人民的意願。許多局外人——包括我自己——都在權衡美國應該如何應對台灣問題。似乎很少有人在傾聽台灣人真正想要的。

我研究民意和外交政策,專注於中國和台灣,曾目睹人們對台海焦慮達到頂峰。台灣真正想要什麼,可以從台灣民主數十年的民意調查和激烈辯論中得到洞見。

很明顯,幾乎所有台灣人都不想與中國統一。他們希望在民選政府的領導下繼續按照他們認為合適的方式生活。

事實上,台灣的大多數人希望維持某種形式的現狀。根據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87%的人持這一觀點。

現狀意味著保持事實上的獨立,但避免來自中國的報復。並且希望無限期維持現狀的台灣人比例越來越高。這是在眾多令人無法滿意的選項中的最佳選擇。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沒有中國入侵的風險,大多數人會選擇獨立。

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明確表示,台灣獨立不是一個選項。因此,現狀是務實的——而且是更合適的。

台北方面始終堅決抵抗北京的威脅,但這個島國警告不要單方面改變現狀。台灣總統蔡英文在最近的國慶講話中呼籲「維持」現狀,稱「將全力阻止現狀被片面改變」。雖然台灣的「現狀」不是一個靜止的概念,但中國、美國和台灣政策的大致輪廓基本上定義了什麼是可以接受的現狀。

台灣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存在,擁有自己的選舉、司法、貨幣和軍隊。中國並沒有放棄對台灣的主張,其他國家也避免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而是尋求與其建立非正式關係。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用於自衛,並沒有說明如果中國入侵,美國是否會保衛台灣。這有助於遏制北京,而不是挑釁它。

這適合台灣。

「蔡英文已經定調,」《台北時報》最近的一篇社論寫道。「不必再宣佈台灣獨立。」

與蔡英文一樣,台灣各黨派的高層人士都在呼籲國際社會的支援,同時敦促警惕局勢升級。有影響力的台灣人一直警告不要煽動戰爭,不要劍拔弩張。這一切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拜登上周的言論引起了如此強烈的警惕。一名北京方面的官員警告,美國應該「謹言慎行」。

從戰略模糊轉向戰略清晰可能會被中國解讀為華盛頓打算支持台灣正式宣佈獨立的跡象。然後習近平可以聲稱他別無選擇,只能採取軍事行動。數百萬台灣民眾的生命危在旦夕。

需要明確的是,威脅台灣人生命的是中國的侵略行為。空中入侵的增加是對現狀的挑戰。

作為回應,台灣的領導人強調島內適應力,同時要求合作夥伴在國際機構中幫其說話。台北沒有要求明確的共同防禦保證,而是尋求進一步的安全合作、經濟聯繫和加入區域貿易倡議的機會。

這些舉措不是為了改變現狀,而是對中國打破平衡努力的回應。台灣的要求節制且溫和,為的是在不突破北京紅線的情況下為自己創造更多的生存空間。

美國在這裡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即表明對中國威脅的忍耐不會不計代價。密切台美關係有助於維持和平,並得到台灣大多數人的支持。四分之三的人希望美國幫助台灣參與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

華盛頓向東京、坎培拉和首爾發出的信號向北京表明,台北並非孤立無援。但誤判的風險很高。在這個令人擔憂的時刻,美國的回應必須跟隨台灣的步伐。

否則就會存在風險,各國會根據自己的國內環境緊急採取行動——越來越接近一場災難性的戰爭,忽略了台灣人民,或者將台灣視為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一個爆發點或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而不是一個擁有2400萬人的和平民主國家。

當然,如果北京真的採取敵對行動,一切都不好說了。蔡英文的溫和路線將不再站得住腳,台北需要向華盛頓尋求明確的支持。

但這在短期內不太可能發生。美國和台灣國防官員一致認為,中國可能需要幾年時間才能擁有入侵台灣的能力。

要説明台灣,需要瞭解台灣人民的歷史和政治訴求。是的,需要對北京的挑釁行為做出慎重的回應。但那些想要提供幫助的人應該從他們聲稱要捍衛的人那裡接受提示。

連結:台湾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 纽约时报中文网 (ny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