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團結十講」助力大罷免? 國安人士:基於「兩個急迫」

文/上報仇佩芬
賴清德總統陸續發表「團結國家十講」,持續引來在野黨攻擊。在野人士質疑,賴清德選在此時啟動「國家十講」,是否有意助力大罷免升溫?國安人士特別釐清,賴清德此時提出「國家十講」基於兩大「急迫」,一是強化內部團結,抵禦中國統戰;二是強化自我防衛,嚇阻中共武力威脅。
「十講」非為大罷免 是要對抗中國論述
賴清德近日陸續啟動「國家十講」,對台灣發展進程及未來方向提出宏觀說明,卻引起野黨對「十講」的政策論述甚至台灣史觀詮釋的連番抨擊,甚至牽動日益逼近的大罷免。
儘管與大罷免無直接關聯,國安人士強調,隨著政治時序進入下半年,中共將結合長期以來曲解《聯合國2758號決議》國際宣傳,啟動「3個80年」歷史論述戰,亦即「抗日勝利80年」、「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年」,以及「台灣光復80年」,將扭曲史實的作法,擴大到接下來的反法西斯、曲解對日戰爭詮釋權,以及主導台灣歷史詮釋權等,賴清德選在此時啟動「國家十講」有其急迫性。
抗統戰、挺國防 賴要強化內部團結
國安人士指出,中共藉由扭曲史觀推翻的作法,否定台灣在二戰後的主權定位,在此背景下,賴清德提出「國家十講」,第一個急迫性在於「強化內部團結,抵禦中國統戰滲透的急迫」,賴清德繼不久前針對中共對台滲透統戰五大威脅,提出了17項對策之後,考量許多因應措施需要立法或行政措施的配合,更需要社會力量支持,因此藉由「國家十講」,希望贏取國會在立法過程能夠建立不分黨派的合作共識。
第二項急迫性是台灣強化自我防衛,嚇阻中國武力威脅的需求。國安人士指出,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台灣正積極進行各項國防強化工作,包括投入更多的國防投資,相關的預算極需要國會不分黨派的支持。國安人士指出,為了推動此一目的,賴清德認為,希望透過與國民的直接溝通,爭取國民的普遍共識,以確保朝野各政黨在新一階段能不分黨派支持對國防的強化。
中共跨境壓迫升高 國家十講確保穩定現狀
國安人士進一步指出,當前全球局勢多變,中國在台海及區域的各種複合威脅絲毫沒有減緩,同時更加劇對台灣內部的統戰與滲透攻勢;包括威脅台灣立法委員,針對台灣資通電軍的「跨境壓迫」行為,以挑動台灣內部對立、弱化自我防衛決心為目的的認知操弄,頻率與規模都較過去更為強烈。國安人士強調,賴清德在此時提出「團結國家十講」,主要目的就在強化內部共識與團結,確保自由民主的穩定現狀不受到破壞。
國安人士表示,「國家十講」的內容大部分是過去對民眾談過的,之所以持續溝通,用意在確保台灣安全穩定現狀,不希望中國對台灣內部統戰滲透受到破壞;相關談話無論是提及國家主權,或是兩岸內容,都是依據此一原則,強化國人共識,確保現狀不受到破壞,透過持續溝通希望強化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