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兩日暴漲10%,台灣迎來「廣場時刻」?

文/觀察者網陳濟深 編輯/張廣凱
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新台幣匯率近日突發暴漲。
5月2日,新台幣對美元單日升值4.37%,報收31.064創15個月新高;5月5日,新台幣對美元繼續大漲升值4.92%,最高升至29.59。兩個交易日對美元升值超過10%,創下台灣外匯交易歷史第三大交易量。
儘管市場對於新台幣暴漲原因眾說紛紜,但川普和他的關稅政策普遍被認為是這輪風暴的導火索。
在川普對等關稅政策中,中國台灣地區被徵收了32%的對等關稅。儘管該關稅目前處於90天豁免期中,台灣當局正在和美國進行貿易談判,試圖達成一個雙方認可的貿易協定。
5月3日,台灣當局發佈新聞稱,台美雙方已經與5月1日完成首輪貿易談判。儘管台方沒有公佈談判細節,但引發了市場猜測,即是否美國會通過類似「廣場協議」的條款要求台灣貨幣主動升值,以降低其對美國逆差。
台灣不僅是一個出口型經濟體,其對外淨投資規模也占到GDP的165%,這都使得台灣對於匯率極其敏感。因此新台幣匯率波動引發了台灣政界和「央行」高層紛紛出面表態。
5月5日,台灣「央行」召開新聞發佈會,就匯率問題發佈七點聲明,表示自身沒有參與貿易談判,美國財政部也沒有要求新台幣升值,傳說中的海湖莊園協議和要求台灣購買美債等均屬「空穴來風」。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五十年未見的匯率波動,台灣央行在發佈會上僅要求市場參與方「冷靜」,並沒有暗示將下場干預匯率市場。
台灣藍綠雙方也就匯率問題展開了唇槍舌劍,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5日稱,美台貿易談判沒有提及匯率,並「甩鍋」表示匯率波動是部分政治人物誤導市場和操弄心理預期。
對此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反駁稱,賴清德對美國未戰先降,是「跪族冠軍」,抨擊賴清德對美妥協的政策將使台灣電子業陷入全行業虧損的境地。朱立倫表示,新台幣升值10%,台積電的利潤就要下滑4%,代工廠則下降7%,統統都不要賺錢了。
而台灣的金融業也存在大量的海外資產。據統計,台灣保險公司有約7000億境外美元資產,至少2000億美元資產沒有做任何匯率對沖,而新台幣兌美元一旦持續升值,台灣保險公司持有的美債等資產將面臨大量虧損的境地。
50年不遇波動為何發生?
本次新台幣的大幅升值是新台幣自1980年以來最大的匯率波動,而台灣作為對匯率極其敏感的經濟體,本輪匯率波動對於台灣的存在顯著的衝擊。
瑞銀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台灣的對外淨投資頭寸(Net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規模非常龐大(占GDP的165%,而其他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平均水準約為0%),這使得新台幣對匯率波動更為敏感。
資料顯示,2024年台灣對外淨投資頭寸總額為1.7萬億美元,這部分資金主要是台灣個人和企業通過出口累計貿易順差後的留存,形式主要為美股、美債、美元存款等資產。
以1.7萬億海外投資為基數,5月初新台幣升值10%就代表台灣的對外淨投資蒸發了1700億美元,而台灣2024年GDP以美元計算是7930億美元,即短短兩個交易日,台灣對外投資蒸發的金額高達台灣一年GDP的20%。
而對於波動的原因,無論是台灣方面還是華爾街都表示超出了傳統指標解釋範疇,很難歸因為單獨的市場波動。
有台灣本土分析師表示,儘管川普開啟貿易戰直接導致了美元的一波下跌行情,使得非美元貨幣普遍對美元迎來了一定的升值,但是本輪新台幣不僅對美元大幅升值,也對其他貨幣同樣有較大幅度的升值,很難用單獨的匯率此消彼長來解釋。
對此,瑞銀認為此輪新台幣上漲的主要推手是保險公司、企業等進行的匯率對沖以及此前新台幣融資套利交易的止損。
瑞銀預測,保險公司和出口商可能會在新台幣回檔時提高對沖比率,僅僅是將外匯對沖/存款恢復到趨勢水準,就可能導致高達1000億美元的拋售(相當於中國台灣GDP的14%)。瑞銀預計,新台幣未來仍有上漲空間,並可能引發區域性(韓國、新加坡等)貨幣的聯動反應。
具體而言,台灣作為一個外向型經濟體,無論是其優勢出口產業還是金融投資行業,都存在大量的海外投資和美元貿易順差,而其中很多資金並沒有就匯率做任何對沖便進行了投資,一旦他們因為匯率波動進行大量結匯(將美元換回新台幣),那麼市場上會因為缺少美元買家令匯率大幅波動。
而相比個人和企業,對於台灣金融業尤其是保險業,匯率的波動不僅僅是盈虧問題,更是生死問題。
《金融時報》報導顯示,台灣主要幾家保險公司在境外有約7000億美元投資,其中2000億美元沒有做任何匯率對沖,對於匯率波動極其敏感。
簡單來說,保險公司的對外投資用的是保險公司對客戶的償付資本,而不是公司本身的本金。假如一家保險公司自身資本200億美元,對外投資了2000億美元資產,那麼在海外投資因為匯率波動10%虧損了200億美元後,保險公司就已經陷入了資不抵債的狀態,因此在匯率出現大幅波動的情況下,保險公司為了規避風險一定會第一時間選擇結匯跑路,反而引發了踩踏。
Stonex駐新加坡的外匯交易員吳明澤表示。「台灣人壽保險公司是亞洲最大的美國債券持有者之一,因此他們現在保持警惕也是情理之中。」
台灣《經濟日報》最新報導顯示,國泰、富邦、南山人壽均在週一前往金融監管部門並表示自家公司目前財務狀況可控。
不過市場人士對台灣官方的安撫並不太買帳。美國銀行的一份研究資料表明,台灣保險公司的美元資產匯率對沖比例僅為其持倉的65%,依然存在較大的風險敞口。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台灣保險公司高管也坦承,新台幣匯率的飆升加劇了其對沖匯率風險的難度。
更詭異的是,如果新台幣匯率大漲,就代表著大量資金在拋售美元兌換新台幣,這也意味著資金不斷流入本土市場,台灣資本市場反而會因為受新台幣升值受益。但台灣股市反而在週一重挫254.65點,收盤下跌1.2%報收20532.99點,其中金融、電子股作為直接受衝擊的股票領跌股市,國泰、富邦等保險公司均下挫6%。
關稅壓頂,台灣出口迎來不確定性
在市場層面,本次台灣匯率波動是保險公司、企業、個人擠兌式結匯的結果,但是他們擠兌的原因,最終還是源於對出口的擔憂。
自從4月初川普開啟對等關稅後,全球經濟體尤其是外向型經濟體就陷入了動盪模式。被徵收了32%對等關稅的台灣選擇第一時間對美妥協,並試圖和美國開啟貿易談判達成協議。
在對等關稅宣佈後,台灣當局」被動應對、妥協退讓」,對內宣佈推出880億新台幣(約26億美元)補貼企業,對美國則承諾台灣對美零關稅,擴大對美國農產品,能源,武器的採購,台積電則承諾投資1000億美元赴美設廠。
此舉在島內引發了大量的批評和反彈。2024年台灣對美貿易順差為739億美元,即便最終對此徵收10%的關稅,也會達到約74億的關稅數字,讓賴清德的26億美元補貼顯得杯水車薪。而如果談判破裂,佔據台灣出口36%的半導體產業將迎來32%關稅,而佔據出口7.8%的汽車產業已經迎來了25%的關稅,勢必將重創台灣出口。
鑒於此市場普遍認為,台灣當局相比川普政府更加需要達成一份貿易協定,這使得川普有可能在談判桌上對台灣提出各種非分要求,而考慮到80年代美國為了減少貿易逆差要求日元升值的「廣場協議」,美國是否會對台灣如法炮製,引起了大量猜測。
因此在台灣官方宣佈台美貿易談判結束第一輪談判後,新台幣匯率出現了波動使得新台幣「被動升值論」塵囂直上。
面對新台幣的匯率波動,台灣官方各界都力圖否認被逼升值。
台灣「央行行長」楊金龍在昨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台美順差擴大主要反映美國對台灣資通訊產品需求大增,「央行一直在跟美方溝通這項論點」,美方也能理解,至於台美經貿談判,一直都沒有涉及匯率,央行也不會操縱匯率。
對於許多人拿1985年的「廣場協議」類比,認為美方會逼台幣升值,楊金龍解釋,簽訂「廣場協議」時,外匯市場還不大,資金移動沒那麼頻繁,那時確實能聯合干預,但現在匯率主要是由資金流動決定,與貿易相關度僅 5%,川普也知道沒辦法做聯合干預,才會提對等關稅。
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也在同日闢謠,表示貿易談判沒有涉及匯率話題,並解釋稱台灣雖然被美國列入了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但是從未被列入匯率操縱國,並要求有關人士不要刻意散佈不實資訊。
對此,台灣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在野黨早就提醒,關稅談判要奮戰到底,談出最好條件,沒想到3月還沒開始談,先把台積電送過去,「未戰先送」,還保證沒問題,結果一樣被課征32%關稅,這是未戰先降。接下來的匯率戰,大家最擔心新台幣大幅度升值,造成出口商最大困境。
朱立倫批評,賴清德完全不懂財經、不負責任,就職近一年一事無成,唯一成就就是「家暴在野黨」,這樣的執政者才真正應該被罷免。
相比政客們的口水仗,台灣產業界則顯得憂心忡忡。即便不考慮關稅本身,本輪新台幣升值也可能直接摧毀台灣的機械和電子產業。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說,全球經濟不景氣,台灣機械業面對日韓等競爭,經營很辛苦,籲請當局協助出口產業,也請銀行不要「雨天收傘」抽銀根,放寬企業拿地及廠房抵押擔保成數,周轉資金,讓業者渡過眼前難關。
台灣螺絲公會理事長蔡永裕星期一(5月5日)說,螺絲業平均毛利率只有15%,新台幣這波急升,讓業者毛利一夕歸零甚至變成負數,「乾脆不要做還賠比較少」。
而作為台灣核心命脈的電子產業,面對匯率波動儘管不至於直接影響生死存亡,但是極為被動。
以台積電為例,其四季度財報顯示70%收入來自北美客戶,也就是說其70%收入為美元,而台積電曾在電話會議中披露,美元匯率的波動確實會影響公司收入,美元波動1%,會影響0.5%的收入和毛利。由此計算,新台幣升值10%,台積電會產生4%的損失,和朱立倫的描述基本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突如其來的匯率波動,目前台灣的半導體廠商多數選擇按兵不動。包括創見在內的模組廠商表示,由於對外訂單大多採用美元計價,目前並未因匯率波動而調整對外報價,但會密切關注美元與新台幣的匯率變動,在考慮自然對沖的同時,及時調整美元持有量,以分散匯率波動的風險。
5月6日,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大跌3.5%,市場普遍認為台灣當局下場進行了干預。不過台灣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日本,目前依然撲朔迷離,市場也普遍認為,本輪新台幣的升值可能並沒有到盡頭,關稅談判的進展將成為近期左右新台幣匯率的最重要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