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焦點評論

羅慶生 / 應對關稅威脅 賴政府揮空拳

川普再度指控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賴清德總統14日召開國安會議討論因應之道。

文/羅慶生

川普13日簽署對貿易夥伴關稅「公平與對等計畫」的總統備忘錄,再度指控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威脅「如果不把生意帶回來,我們會很不高興」。賴總統因此14日召開國安會議討論因應之道。事實上,2月初川普啟動貿易戰時賴政府就該迅速召集朝野共商大計;此時召開雖嫌晚,仍值得肯定。

國安會議後賴總統提出三點應變策略:與美國合作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願景、全球供應鏈民主夥伴倡議、兩岸關係維持「三不變」。從內容看來,賴政府並未掌握到重點,也缺乏國際宏觀視野,恐將淪為揮空拳、唱高調,令人擔憂。在此提出幾項建議,盼能集思廣益,應對「川普震撼」。

首先,川普對前拜登政府的態度是「全面否定」。連拜登總統、前國務卿布林肯、前國安顧問蘇利文的安全許可都撤銷。拜登的印太政策將不會有連貫性。賴總統大談「自由開放的印太願景」,引用「民主夥伴」概念,恐怕只會讓川普厭惡。國安團隊未明察,有失職之嫌。

其次,川普尊重強者,鄙視弱者,有機會「吃人夠夠」絕不手軟。對川普的要求拒絕不行,全然配合更不行,這樣只會把「台積電」變成「美積電」,卻換不到安全承諾。「矽盾」是台灣的安全保障,不能失去,否則終將像烏克蘭一樣成為「棄子」。

第三,要正確判斷川普意圖。川普貿易戰的本質是「威懾」,目的是要透過關稅威脅強迫對方接受他的要求。所以他操作的是「關稅預期」,而不是關稅本身。不久前美國民調,川普施政滿意度高達53%,唯獨在降低物價上,66%認為做得不夠。通膨現在是川普的軟肋,加徵關稅將推升物價,川普不會輕易動手。

因此,台灣有必要,也有條件抗拒川普的施壓,就怕賴政府擺脫不了既有思維,一昧扈從。台灣可以親美,但前提是台灣的安全與利益,而不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爭取川普尊重需要智慧。很遺憾,從賴總統宣布的內容中看不出來。

賴總統宣示兩岸關係「三不變」也讓外界感到困惑。之前陸委會批台北市政府說,「你敲鑼打鼓申請後,難道政府一定要准嗎?」的傲慢措辭,讓外界感到賴政府在華麗詞藻堆砌下的兩岸關係「三不變」,似乎是要維持目前的對抗。然而連美國盟邦,包括日本與歐盟,為應對川普貿易戰,多尋求改善對中關係以為制衡。台灣還是「不變」,明智嗎?

川普以關稅威脅盟友,國際環境丕變。賴政府要領導國人度過難關,責任重大。日前立法院長韓國瑜建請賴總統取消「大罷免」,賴總統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回應,應是相信「因果論」,如此就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呼籲團結卻搞大罷免、追求兩岸和平卻拒絕交流。所謂「世人可瞞騙,青天不可欺」。天意即民意,人民都在看。

(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