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學術交流回暖:緩解緊張還是隱憂加劇?
文/voa向淩
在台海兩岸關係持續緊張之際,台灣與中國的學術交流最近意外升溫。但這一動態引發台灣政界和學術界的不同解讀。儘管部分學者樂觀其成,認為此舉有助於兩岸關係緩和,但也有人擔憂,這種互動可能為中國對台統戰提供更多機會,並加深台灣內部矛盾。
兩岸學者重啟交流
12月中下旬,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信賢、前主任寇健文率團訪問北京,與直屬於中國國家安全部的智庫「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交流,探討兩岸關係和川普上台後的美中台新局。
今年1月初,中國國台辦在疫情後首次批准涉台學者來台,長期研究台灣政治的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嚴安林、上海交通大學台研中心主任盛九元在參訪一般學術機構之餘,也和台灣為綠營色彩濃厚的智庫亞太基金會、台灣長榮集團成立的國策研究院交流,並與台灣陸委會互動。
這是自台灣蔡英文政府執政時期以來,兩岸官方對話停止後雙方首次開展的大規模交流活動。未來台海兩岸能否借這樣的互動建立互信並進一步擴大此類交流是各界關注的焦點。
對此,台灣陸委會發言人梁文傑1月9日對此表示,「交流、互動就是好事情。」
學術交流能否緩解兩岸緊張?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指出,此次學者互動反映了台灣政府在2025年推動兩岸緩和的努力。他提到,台灣總統賴清德在新年談話中提議恢復兩岸「觀光小兩會」,即台旅會、海旅會的互動,此次交流便是台北和上海「雙城論壇」後進一步的延續。
他說:「在民(進黨)、共(產黨)之間不再老死不相往來,這已經開啟兩岸進入和平發展的第一步,有助於兩岸互相瞭解,降低政治上的緊張感。未來如果能循著雙城論壇中,上海願意率先開放上海團客來台旅遊的模式,將是兩岸降低敵意最佳作用。」
然而,前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顏建發則持不同看法。他認為中國長期通過學術交流進行分化與滲透,此類活動不僅可能洩露情報,還會加深台灣內部矛盾。
他對美國之音說:「因為他們再怎麼樣不同的想法,到最後中央統一口徑啊。但我們不是統一口徑,我們內部還沒有一個一致的看法,對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問題,再加上我們要尊重彼此那種差異,到後來變對立,對立到矛盾,那反而是越交流我們越糟糕。」
顏建發指出,中國的統戰一直對台灣進行分化與滲透,例如現今台灣立法院裡藍營與白營(民眾黨)聯手提出一些損害台灣利益的法案,就是分化與滲透台灣的結果,他認為執政黨不該讓中國有更多機會接觸到更多台灣相關事務,特別是與綠營學者的互動。
中國的涉台研究學者中不乏對於與綠營學者互動很有興趣的專家。過去曾多次訪台交流的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表示,最近學者們到對方的國安性質智庫交流,確實打開了兩岸之間現在相當缺少的管道,尤其是讓中國瞭解綠營的管道。
他告訴美國之音:「大家都知道疫情之後,大陸(中國)和藍營的學者交流比較多,這次是大陸的學者進去台灣,可能會見到更多的人,平時這些人都不太容易到大陸來。」
包承柯指出,1月初中國學者訪問親綠營的智庫,確實能拓寬中國學術圈對台灣各種政策的瞭解,包括瞭解台獨理念在台灣的現況,因為這才是兩岸緊張能否緩解的問題。
學術交流難取代官方對話
他還表示,兩岸學者的交流雖能增進瞭解,但這種學術交流僅止於意見分享,離所謂的二軌外交來有相當的距離,而他認為問題在於台灣執政的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
他說:「如果要建立起一種二軌機制的話,那首先是有兩岸之間要有‘九二共識’的一個共識存在,才會有進一步的探索機制上的交流。而關鍵核心的要素是賴清德要放棄台獨立場,這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的真正方向。」
前台灣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顏建發表示,以台灣的立場自然希望中國能不設前提的交流,才能真正對兩岸關係有所幫助,但據他幾十年來研究中國涉台事務與交流的經驗,中國始終無法接受對等交流,這才是交流無效的根源。
他說:「因為他講得清楚,你不接受一中原則,就不願意交流,交流就無效啊。現在問題就是,一定要是我們是主權獨立國家,才可以講和平協議啊。」
顏建發表示,中國的一中原則使得雙方無法對等交流,如此任何形式上交流的同時,中國也不會減少對台的文攻武嚇,軍演與領海、領空騷擾照常進行,根本沒有緩解兩岸緊張的效益。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認為,學者身份相對自由,若能放下敏感政治議題,從學術領域著手,逐步建立信任,未來未嘗不能促成官方接觸。他表示,兩岸交流不必有局限性,在第三地進行官方交往也是一種迂迴的方式。
王崑義說:「過去兩岸接觸有新加坡模式、澳門模式等,賴清德政府還是可以依照類似模式進行第三地溝通。」
前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顏建發認為,台灣首先就不該局限於交流的物件,應該把眼界放得更寬,特別是在川普新政權即將到來時,重心不要放錯。
他說:「整個美、歐對中國開始有一些防備,有戒心要圍堵它。現在好不容易經營到這個狀態,我覺得我們的交流應該更廣一點,應該跟國際交流,讓國際社會知道台灣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