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政治社會政治

台灣譴責中國破壞瓜地馬拉與台關係,呼籲北京「少在國際社會惹事生非」

台灣總統蔡英文訪問瓜地馬拉時與亞曆杭德羅·賈馬泰總統(左)同行。(2023年3月31日)

文/voa鍾辰芳

台灣政府星期二(2月6日)呼籲北京當局多關注自身經濟民生以及對他國的承諾,「少在國際社會惹事生非,製造麻煩。」

台灣政府發出的呼籲是針對其中美洲邦交國瓜地馬拉(台灣稱瓜地馬拉)正考慮在繼續與台灣維持現有關係之下與中國發展正式貿易關係,而北京當局的回應稱,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與所有國家展開合作的前提,希望瓜地馬拉新政府儘早做出「正確判斷」。

瓜地馬拉外交部長卡洛斯·拉米羅·馬丁內斯(Carlos Ramiro Martinez)星期一在接受路透社(Reuters)專訪時表示,瓜地馬拉將繼續在既有程度上與台灣合作,但該國總統貝爾納多·阿雷瓦洛(Bernardo Arvalo)指出,瓜地馬拉「不能忽視中國所代表的份量和力量。」

台灣駁斥一中原則

台灣外交部在一個聲明中,對中國外交部在馬丁內斯接受專訪談及瓜地馬拉與中國經貿關係的時刻,「借機喊話」要瓜地馬拉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做出正確決斷的做法予以駁斥,並稱該國總統阿雷瓦洛「無論在選前或勝選後都已多次公開表示支持台瓜邦交,其立場始終一致」。

聲明提到,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在1月14日出席瓜地馬拉新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活動期間,阿雷瓦洛總統「親自向吳部長表示將信守維護台瓜邦誼,樂願與我國持續加強合作,促使台瓜雙邊友好關係更臻茁壯。」

聲明還指出,中國從未放棄打壓台灣國際生產空間,不僅貶損台灣主權地位,「更居心叵測企圖破壞友邦與我國關係」,並以各種手段試圖分化民主國家的團結,外交部對此予以最嚴厲譴責,並呼籲中國政府「應多關注自身經濟民生是否正常,對他國的滿口承諾是否忠實履行,而少在國際社會惹事生非,製造麻煩。」

聲明強調,台灣與友邦之間的外交關係是基於相互尊重與平等互惠原則的主權作為,「其他國家完全無權置喙。」

台灣大選後中國加大外交施壓

自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在1月13日的台灣總統大選中勝出後,觀察人士都預期中國將加大對台灣的外交打壓,台灣在太平洋的邦交國諾魯在選後兩天就與台灣斷交轉向中國是一個明顯的案例。

華盛頓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鄭哲軒(John Dotson)在接受美國之音(VOA)採訪時說,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選舉的反應來說,其領導層看來已經做好決定,暫時不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的反應,而是改為政治或地緣政治的回應。

「在台灣選舉後兩天諾魯就與台灣斷交並不是意外,那明顯是事先已經安排或計畫好,只要民進黨贏得大選就採取行動,」他說。他預期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國會展開非常龐大的施壓行動,試圖竭盡所能翻轉台灣的邦交國,或許一些在太平洋的島國會是最脆弱的。

有報導說,台灣在太平洋另一個邦交國吐瓦魯可能是下一個與台灣斷交的國家。吐瓦魯最近才舉行選舉,與台灣友好的現任總理考塞亞·納塔諾(Kausea Natano)未能成功連任,此一結果增加了這個太平洋小國可能外交轉向承認北京的揣測。

與中國外交競爭台灣處於劣勢

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入研究的鄭哲軒認為,台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施行的「支票外交」上根本處於劣勢。

「中華人民共和國本來就有更多金錢及更多方式嘗試對那些小國的決策者施加影響力,」鄭哲軒預測,大約未來六個月左右,中國就會採取一個有計劃的行動來翻轉更多台灣的邦交國。

那麼,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台灣應該如何應對這種邦交國越來越少的趨勢?

「不幸的是,我認為台灣能採取的選項極為有限,」 鄭哲軒說,在陳水扁執政時台灣與中國展開積極外交競爭,雙方都試圖向一些小國提供獎賞以換取他們的承認,但蔡英文政府決定「不玩那個遊戲」,而蔡英文總統和賴清德副總統也的確親自去那些國家訪問,「他們做出努力來維持邦交國,但並不提供基本上就是賄賂的好處。」

台灣應建設更多非正式關係

鄭哲軒說,事實上他贊同蔡政府不與中國玩金錢外交遊戲的做法,也認為那是正確的決定。但是他說,面對中國的外交攻勢,台灣應對的選項極為有限。

「不過我個人的想法是,我認為台灣應該繼續嘗試建設它自己與更重要國家的非正式或非官方關係。我是說,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我認為那麼做實際上會更有意義。舉例而言,如果你和愛沙尼亞或與捷克有一個更緊密的非正式關係,我認為那實際上會比和一個像是諾魯的小島國有正式外交關係要來的更有意義,」他說。

鄭哲軒說,他認為蔡英文政府一直都在做正確的事情,嘗試建立更多更密切的非正式關係,現實上那或許是能夠繼續維持貿易、共同價值與推動台灣作為一個民主體制等最佳方式的接觸。

「我自己認為,那或許是正確的政策,也是最好的辦法,」他說。

一中原則是與中國發展關係前提

針對中國是否接受瓜地馬拉外長關於計畫在維持與台灣現有關係的情況下與中方發展貿易關係的表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星期二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是中國同包括瓜地馬拉在內的所有國家開展合作的根本前提和政治基礎。」

他說,全世界已有183個國家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希望瓜地馬拉新政府「順應歷史大勢和時代潮流,儘早作出符合瓜地馬拉國家和人民根本和長遠利益的正確判斷。」

連結:台湾谴责中国破坏危地马拉与台关系,呼吁北京“少在国际社会惹事生非” (voachinese.com)

瓜地馬拉早對大陸市場有興趣 中國伺機施壓索邦交

文/上報仇佩芬 

我國友邦瓜地馬拉外交部長馬蒂內茲對媒體表示,有意在維持與台灣現有關係的情況下,尋求與中國發展貿易,中國則提出「一個中國」做為條件,台瓜邦交是否生變再度引起國際關注。事實上,瓜地馬拉新任總統阿雷巴洛在競選期間已公開表達上述主張,而中國官方媒體更在阿雷巴洛上任之初,便陸續發佈瓜地馬拉新政府有意與中國發展關係的報導,在當地製造親中輿論,企圖進一步推動瓜國外交轉向。

瓜中貿易佔比高 中國施壓迫瓜國吞「一中」

瓜地馬拉外交部長馬蒂內茲(Carlos Ramiro Martínez)在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瓜地馬拉希望能在維持與台灣現有邦交的情況下,尋求與中國發展貿易關係。事實上,瓜地馬拉總統阿雷巴洛(Bernardo Arévalo)在去年大選期間便曾提出上述主張。

此一隱含政經分離意涵的外交路線試探,立即遭到中國外交部以「一個中國」論述推翻,強調瓜地馬拉與其他國家有意與中國開展合作,必須以「一個中國」做為根本前提及政治基礎。

儘管瓜地馬拉與中國並沒有官方關係,但過去40年來,中國一直是瓜地馬拉重要的貿易對象;2022年,中國是瓜地馬拉第二大進口來源國和瓜地馬拉第八大出口目的地。這意謂過去幾十年來台灣與瓜地馬拉的邦交,並未構成與中國發展貿易往來的阻礙。

相較於台灣,我國與瓜地馬拉雖然簽有自由貿易協定,但我國對瓜國貿易所佔比例並不高,2022年台灣為瓜國第21大貿易夥伴;相較與中國貿易額超過40億美元,我國與瓜國貿易總值約在3億美元上下。

中國利誘瓜國轉向 美議員示警拜登挺台

外交人士推測,瓜地馬拉新政府在此時重提此一主張,可能有藉經濟議題轉移保守陣營在國會的政治對立及對總統大選過程質疑的因素;而中國以經濟誘因施壓,要求阿雷巴洛政府外交轉向,也有循我國大選後爭奪諾魯邦交的模式,擴大「一個中國」在國際間的影響力。

中方未明確拒絕瓜地馬拉發展貿易往來的要求,卻提出「一個中國」做為交換,瓜地馬拉政府尚未公開做出回應。然而消息一出,曾多次公開要求美國協助台灣,力抗中國擴大政治威脅的美國參院外委會首席議員里契(Jim Risch)立即透過X發文,示警瓜地馬拉若加深與中國的關係,將是西半球人權、繁榮與安全的重大挫敗。里契並呼籲拜登政府立即敦促阿雷巴洛,堅持與民主盟友台灣的關係。

新總統打政經分離牌 守對台邦交賺中國外匯

而我國外交部則以新聞稿強調,無論在選前或勝選之後,阿雷巴洛已多次公開表達支持台瓜邦交;日前外交部長吳釗燮出席瓜國阿雷巴洛新任就職典禮時,阿雷巴洛也向吳釗燮表示將信守承諾,維護台瓜邦誼,持續加強合作。

事實上,去年經歷2輪投票後贏得總統大選的阿雷巴洛,在選舉期間便曾公開主張,在維持與台灣邦交前提下,尋求與中國發展關係,被國際媒體視為立場相對親中。然而阿雷巴洛曾親自受訪說明,他無意改變台瓜兩國的邦交關係,但維繫與台灣的邦交同時,尋求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兩者可完全兼容。他當時強調,將尋求在互相尊重框架下,與中國和台灣維持良好政治關係。

阿雷巴洛的說法具有外交政策政經分離的意涵,在瓜國新政府上任後,我方外交系統研判情勢,也獲得瓜國無意改變與台灣邦交的訊息。然而與此同時,中國卻持續以雙邊經貿為誘因,企圖說服瓜國特定政治人物,只要轉而承認北京,便可進入中國市場,為瓜地馬拉農產品尋求出路。

中國官媒專訪瓜國記協主席 疾呼與中建交

而中國官媒環球電視網(CGTN)更在瓜國新政府上任後專訪瓜地馬拉記者協會主席巴雷拉(Byron Barrera),引述政府消息稱,儘管目前瓜國政府尚未正式承認中國,但已有種種跡象顯示,新政府將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合作關係,並稱「阿雷巴洛總統的立場與此說法十分接近」。

而在去年瓜國大選的最後階段,巴雷拉也曾接受中國中央電視台專訪,疾呼瓜地馬拉與中國建交,瓜地馬拉「不能持續遠離中國並置身世界之外」。

台灣與瓜地馬拉自1933年6月15日建立外交關係至今,雙方在經貿投資、教育文化、產業技術、基礎建設、軍事、衛生等方面均有合作項目。

連結:瓜地馬拉早對大陸市場有興趣 中國伺機施壓索邦交 — 上報 / 要聞 (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