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 三黨兩岸主張之異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台灣即將迎來總統大選,與大陸的關係依然是選戰中的重要話題。兩岸之間互不承認主權、維持現狀、憲法刻在心中……三名總統候選人在電視辯論會上表達了何種態度?
幾天前在台灣總統候選人電視直播辯論中,一位元記者發問:是否認同中華民國憲法?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它涉及台海兩岸、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在最壞的情況下,這種關係有可能在 21 世紀引發戰爭。
自 1971 年以來,聯合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與德國一樣,這些國家與台灣沒有外交關係。目前有台灣有13個邦交國,其中大部分是拉丁美洲和太平洋小國,還有歐洲的梵蒂岡。北京視台灣為其領土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序言中寫下規定: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這也是為什麼大陸不說台灣即將舉行 總統選舉,而只稱 台灣地區選舉。在北京眼中,台灣 是一個具有政治挑釁性的詞。它暗示了島內政治勢力爭取獨立的訴求。奧運會將台灣稱為 中華台北,世貿組織則稱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單獨關稅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05年全國人大會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將武統台灣合法化。
在台灣適用的是1947年出台的中華民國憲法。1945年國共內戰爆發,四年後在戰爭失利的情況下,國民黨於1949年撤退至台灣島。這部憲法未對領土進行明確規定。憲法第4條規定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自1947年以來台灣國民大會沒有就這個問題做出決議。根據現行憲法,大陸在法律上也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台灣獨立的主張不符合其自身憲法。
保護傘美國
1979 年中美建交後,美國國會于同年 4 月通過《台灣關係法》,為台美互動奠定基礎。該法內容包括要求美國政府 向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 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使用其他高壓手段,危及台灣人民安全與社會經濟制度的行動。若是北京對台灣發動武統,美國無正式義務軍事保衛台灣。不過美國正在討論,白宮是否應更明確地發出保衛台灣的承諾。
位於柏林的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SWP)政治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歐文豪斯(Marco Overhaus)指出:這些討論的背景是,華盛頓普遍認為亞洲的軍事力量平衡正在向有利於中國的方向轉變……此外,中國多年來一直有意投資於所謂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戰力(A2AD),比如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這種戰力將極大阻礙了美國在發生衝突時支援台灣的能力。A2AD是指使讓對手難以或無法進入作戰區域,限制其行動自由的一種能力。
回到台灣總統候選人的電視辯論會。目前中華民國/台灣複雜的法律情況使得台灣島不可能宣佈獨立,這將明顯違反其自己的憲法。然而據調查,大多數民眾都反對北京政府所設想的與大陸統一的主張。
台灣與大陸之間的法律框架仍是一個純粹理論性問題和選戰議題。然而,總統候選人們對這一爭議問題的回答顯然存在細微的差別。執政的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回答並不明確,他重點強調憲法中保障公民權利和民主政體的方面。2017年他曾因表示自己是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而招致批評。
自上世紀90年代台灣實現民主化以來已進行了7次憲改,一些條款被廢除或修改。然而,對於國家領土的定義並未調整,唯一的補充是一個新術語:自由地區(Free Area),這個術語對中華民國國家公職的選舉資格等等做出了規定。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表示,憲法刻在他的心中,而兩岸之間互不承認主權、互相不否認治權,才有辦法開啟協商的機制。第三位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反問:我們三人不是競選美國某州州長,也不是競選中國某省省長,而是競選中華民國總統。如果我們不認同中華民國憲法,那又有什麼資格站在這裡選總統?這位民眾黨主席曾經擔任8年台北市市長。他直截了當地表示:國民兩黨花很大力在討論一個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是浪費全國人民的力量。畢竟維持現狀,不就是目前唯一的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