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政治經濟

侯友宜主張開放陸生就業 挨批討好中國

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籍總統候選人侯友宜11月29日出席五大工會團體舉辦的勞動政見發表會

文/RFA

在台灣的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近日表示,若當選總統會開放中國大陸學生來台就業,在台灣炸開了鍋,民進黨批評侯友宜和趙少康這組候選人提出的政見,將剝奪台灣年輕人的工作權益。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27日參加「2023台灣經濟發展論壇-與國家未來領導人對談」時,向工商企業界宣示,只要他當選,立即在對等、尊嚴、友善的前提下,與大陸全面重啟對話與交流、重建兩岸互信,包括重啟蔡政府擱置八年的「兩岸服務貿易協定(ECFA)」談判,並會開放更多陸生、陸客來台。

侯友宜在台上說:「境外生尤其大陸生,歡迎來台灣就讀以後,有機會,慢慢走到讓他們來這裡就業。」

部份藍營政治人物持保留態度

國民黨前總統馬英九的八年任內,也未開放陸生畢業在台就業,此議題事涉敏感,在台灣社會炸開了鍋。連國民黨籍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韓國瑜被問到是否支持,也只說:「尊重。」國民黨籍桃園縣長張善政受訪也說:「可以再商量、選擇性地支援,還要再設計。」

侯友宜競選辦公室新聞稿,並未提到侯主張開放陸生在台就業,只提到會開放更多的陸生、陸客來台,要兩岸間恢復60個航點。侯友宜認為,歡迎來到自由民主的台灣,會迎來客機與商機,絕對不是危機。

賴清德競選總部發言人陳世凱批判:「若未來開放中國人士來台就業,上千萬的中國失業人口湧入台灣就業市場,將大量剝奪台灣人的工作權益,不要為了討好中國、犧牲台灣。」

民進黨質疑將對台灣造成三大衝擊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28日也召開「侯友宜開放大量中生來台就學就業,救中國、害台灣」記者會,立委劉世芳指出,開放陸生就業,會衝擊國家安全、青年就業以及台灣產業,已引起很多年輕人反對。

民進黨籍新北市立委參選人曾柏瑜表示,美國華盛頓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去年明確指出,中國特別喜歡用成績優異的留學生作間諜。一名在日本留學的中國研究生,去年被發現透過研究管道資源大量搜集日本產業機密並輸送給中國。上個月德國的教育部長也強調,德國必須特別小心中國留學生在德國進行間諜活動,國際對中國學生的警覺已是趨勢。

曾柏瑜提到,在台灣的中國留學生曾有因發展統戰組織而被判刑,另有寄送大量恐嚇信件威脅台灣各政府部門等案例。中國留學生可能受中國統戰部、中宣部、解放軍吸收並接受訓練外派。

民進黨新北市立委參選人吳崢也說,上海最低工資二千多人民幣,不到新台幣一萬兩千元,台灣明年一月起基本月薪調漲至27,470元台幣,開放陸生就業,勢必衝擊台灣青年畢業後第一份薪資。加上中國官方今年6月公佈青年失業率已突破21%,而後就不再公佈,真實數字勢必更高,侯友宜為何要犧牲台灣市場解救中國失業率?有沒有相關配套?總量管制?最低薪資門檻?

台灣行政院長陳建仁也回應說:「大陸的經濟狀況,在世界上已經有很多人在關注它的衰退情形,而且也有很多的外資外流的現象。侯市長所提出來的這個看法,實際上引起社會上很多的疑慮,我想侯市長需要對外再說明。政府會努力使台灣的經濟能夠和世界各國來做很好經貿的發展,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面。」

台灣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說,要有規劃,不能一下子開放,一切按部就班。「不會說123門戶洞開,一定要先算有多少量能,要怎麼進來,凡事都可以做,但要在控制之下。」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29日表示,只要兩岸關係回到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其他各領域的交流也有望實現正常化、常態化。

前陸生:贊成有限度有條件開放

曾在台灣實名反對習近平的在台前陸生李家寶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表示:「作為前陸生,我無疑是支持的,因為台灣很多環境給陸生更多或很多不同的體驗,這對中國將來的發展是有幫助的。不要一聽到陸生一定是共諜或一定帶著其他目的來的,很多陸生,對中國、台灣、世界的自由民主人權都很關注。部份陸生確實是非常支持共產黨,或可能有其他目的,所以我認為應該開放,但應該是有限度、有條件的開放。讓兩邊的年輕人相互瞭解彼此的就業市場。」

李家寶認為,當前中國就業市場不佳,連非洲都是選項。台灣沒有語言文化隔閡、媒體環境開放、對外資開放、比中國職場更為友善,都對陸生具吸引力。

三位總統候選人29日出席五大工會團體舉辦的勞動政見發表會。有教育界人士告訴本台,侯提中國學生就業,形同陸生政策2.0版,必須作好各行業開放的衝擊評估及配套。挨批「討好中國犧牲台灣」,侯友宜受訪強調,他談的是國際大戰略佈局,不要將他抹紅。

勞團:人才留台及保護國安 政策可制定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表示,過去幾年,台灣政府放寬外國學生或僑生在台就業,理由不外乎缺乏勞動力、需要更多元勞動力補充、增加就業多樣性等。要解決的是中國學生畢業後在台居留,兩岸條例適法性及修法問題,與外籍生不同。

孫友聯說:「台灣這幾年希望有更多的青年留在台灣就業,是既定的政策,在此範圍下包括要開放多少?開放那些人?也是政策性可以決定的,我認為應不至於會影響就業。例如目前對開放外籍生和僑生就業有評點制和數量限制,未來對中國學生,也可用同樣方式開放,進行約束和管制,比如一年只允許三千人 、四千人,就不致造成衝擊才對。」

至於國安疑慮,孫友聯說,敏感產業或不宜開放的產業,是國家政策可控制的,例如認為晶圓廠不能雇用敵對關係國家的人民,或怕技術外流,這在審查外國人在台灣就業許可過程中都可制定規範。「高科技、農業技術、品種等都可能外流。」

孫友聯強調,不管對哪一國學生開放就業,國家勞動力政策是什麼?會不會只是滿足移工政策或國內低薪的需求?無論那一黨執政,都應該向社會說清楚。

連結:侯友宜主张开放陆生就业 挨批讨好中国 — 普通话主页 (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