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瑪斯襲擊以色列啟發中國,慎防分離主義分子仿效
文/VOA楊安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一名前領導人聲稱中國從「阿克薩洪水行動」(Operation Al-Aqsa Flood)中獲得啟發,考慮對台灣實施類似襲擊。不過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大規模渡海作戰不同於陸地襲擊,解放軍不太可能在台海重演類似的行動;中國更傾向于研究哈瑪斯的成功之道,用以防範其所謂的「分離主義分子」仿效。
哈瑪斯的創始人之一哈立德·馬沙爾(Khaled Mashal)上月底接受埃及媒體訪問時宣稱,哈瑪斯軍事組織卡薩姆旅(al-Qassam)10月7日突襲以色列的行動受到俄羅斯和中國的肯定,俄羅斯軍事院校會將突襲行動納入教材,而中國正考慮仿效發動對台灣的突襲。
中國解放軍中將、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週二(10月31日)在香山論壇場外接受台媒訪問表示,中國軍隊是大國的軍隊,奉行中國特色的防禦性國防政策,絕對不會效法其他武裝組織或任何一支國家的軍隊的一些做法。
台灣國防部也在同一天表示,不論是偷襲或其他文攻武嚇,台灣軍方對於中共所有可能採取的行動,都做了非常縝密的分析跟觀察,透過各種手段掌握情報,以料敵從寬的態度應對中共所有可能採取的行動。
阿克薩洪水行動不適用台海戰場
10月7日淩晨,哈瑪斯從加沙向以色列發射數千枚火箭彈,卡薩姆旅在火力掩護下從陸路、海上和空中滲透到以色列,殺害、綁架軍人和平民。據以色列官方統計,超過1400人死亡、3500人受傷,被綁架到加沙的人數逾230人。
至於中國是否可能效仿哈瑪斯的手法襲擊台灣?分析人士表示,解放軍武力犯台是大規模的渡海作戰,不同於以色列和加沙走廊陸地相連的場景,尤其台灣海峽最窄處也有110公里,不論地道掩蔽或動力飛行傘等非正規突襲方式,都不太可能出現在台灣海峽。
另一方面,中國攻台目的在於佔領並控制行政中樞,這項行動勢必涉及數十萬部隊與大量物資調動,完全無法「地下化」,台灣更不可能毫無所悉。
西部邊境駐軍孤立 中國憂遭恐怖襲擊
位於台北的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認為,中國確實有從哈瑪斯的「阿克薩洪水行動」中獲得一些啟發,不過並非用於攻台,而是以此為鑒防範其所謂的「極端主義分子」、「分離主義分子」對中國境內發動襲擊。
揭仲告訴美國之音:「我相信,中共可能真地有派人去跟哈瑪斯(接觸)去瞭解他們攻擊的情形。但是這個目的應該不是用來攻台,他們其實是擔心自己在新疆跟西藏的這些駐軍有可能遭到類似的手段攻擊。」
揭仲指出,中國的新疆、西藏地區地廣人稀,中共駐軍戍守在面積廣大的土地上,相對而言就是一處處孤立的營區、據點、哨所,而解放軍慣常派遣的邊境巡邏隊更像是行走的標靶。
他認為,哈瑪斯運用商用小型無人機攜帶炸彈,破壞以色列在加沙邊境的無人炮塔與監視系統,或利用地道發射自製火箭攻擊以軍的作法,很可能會啟發一些疆獨、藏獨主義分子,在新疆與西藏等地複製相同戰法。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高級研究員拉斐爾·潘圖奇(Raffaello Pantucci)以書面回復美國之音:「中國從哈瑪斯襲擊以色列的事件中所學到的最重要一點,就是要確保敵人無法在自家門口集結並發動突襲。」
潘圖奇指出,長期以來,中國特別擔心任何與新疆相關聯的威脅,以及對其海外利益發動的攻擊。總部設在阿富汗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呼羅珊省(ISIS-K)2022年12月在喀布爾恐怖襲擊了一間由中國人運營的酒店。該組織聲稱解放中國的維吾爾人是他們最偉大的目標之一。
此外,巴基斯坦的俾路支解放軍(BLA)以及非洲的一些零星組織都有計劃性地對中國人進行有限度的攻擊,例如綁架、炸彈襲擊或槍擊。
不過潘圖奇認為,目前看來這些組織還不具備足夠能力發起規模近似「阿克薩洪水行動」的突襲,而且他們也不像哈瑪斯一樣擁有安全的藏身之處。
以色列情報失靈 中國引以為鑒
位於台北的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以色列情報機構這次的疏忽,反而會讓中國更加警惕,進而思考自身情報體系的改革。
他舉例指出,「911事件」後不僅促成美國情報組織的改革,也影響到世界各國對於情報戰的認知;這一次的事件對各國情報機構來說是一堂寶貴的教訓,中國自然也不例外。
哈瑪斯精心協調的襲擊完全出乎以色列情報部門預料,甚至連以色列情報官員都不得不承認這是一起非常成功的作戰。
以色列情報及特殊使命局(摩薩德)前局長埃夫拉伊姆·哈勒維(Efraim Halevy)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以色列對事態一無所知。我們不知道他們擁有這麼多導彈,我們更沒有料到他們會像今天這樣高效。」
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喬納森·孔里庫斯(Jonathan Conricus)則形容這起事件為以色列的「珍珠港時刻」。他指出,整個情報系統都失靈了,整個防衛架構也未能為以色列平民提供必要防禦。
林穎佑說:「對中國來說的話,它不會只看到哈瑪斯如何去進攻,它同時也會去看的是以色列在這次情報分析上面犯了什麼樣的錯誤。所以它要如何從這上面去學習,甚至是改進它的情報監控體系,不管是數位科技的監控,或人因情報的取得。」
中國在中亞情報網絡形同真空
位於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侍建宇也說,以色列的情報網絡這一次確實出了紕漏,也許是因為過份自信導致忽視了一些該注意而未注意的資訊。
至於中共在這次攻擊事件所得到的啟發,就是要建立起在中亞和阿富汗境內的情報網絡,因為此刻的中國連掌握阿富汗當地的資訊都有問題,遑論輕忽情報的資格。
他指出,中國在中亞和南亞地區,除了巴基斯坦以外,幾乎沒有長久並有效合作的國際情報交換夥伴;只能通過「人海戰術」以業餘線人透過民間社交網路,進行大海撈針似的情報搜集。
不過侍建宇也認同潘圖奇的觀點,目前看不出來有特定組織具備能力向中國發動大規模突襲。
他說,中國雖然慎防所謂的「伊斯蘭恐怖主義組織」仿效哈瑪斯的戰術,然而實際上大部分的組織都沒有這樣的實力,尤其北京當局稱呼的「維吾爾武裝分子」力量更是薄弱。
侍建宇告訴美國之音:「維吾爾武裝分子並沒有實力強大到跟哈瑪斯可堪比擬。如果維吾爾武裝分子跟哈瑪斯那樣強大,當然中國要預防,可是事實上中國非常清楚,維吾爾武裝分子沒有那麼強。它只是做宣傳的時候,尤其在華語社會做宣傳的時候,它把維吾爾利用恐怖主義這個名稱給汙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