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建議搶台積電?美專家:台積電是美國「王冠上的寶石」
文/美國之音鍾辰芳
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台灣可能成為地緣衝突引爆點的擔憂也在持續增加,就在此時一名中國學者認為中國一定要收復台灣,並將台灣半導體大廠台積電「搶到」手裡。不過有美國半導體專家說,台積電是美國「王冠上的寶石」,台灣半導體產業對美國業界持續創新極為重要。一個新發佈的報告也說,半導體產業對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台灣是美國半導體供應鏈中最重要的戰略夥伴,美國必須維持與台灣的強健關係才能確保半導體生態系統有能力減低供應鏈中斷的衝擊。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研究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5月30日在中國舉行的一場論壇上說,一旦中國遭到西方像制裁俄羅斯一樣的「毀滅性制裁」,中國一定要收復台灣, 「特別是在進行產業鏈、供應鏈重構方面,一定要把台積電這本來屬於中國的企業搶到中國手裡」
上星期三(6月8日),美台商業協會(USTBC)與智庫2049專案研究所針對美台半導體供應鏈夥伴關係發佈初步報告,美國之音在發佈會上問與會專家如何評價陳文玲的說法。
台灣半導體產業須在民主自由陣營
「第一,顯而易見的是,對西方的自由民主國家來說,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不是台灣的半導體,而是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持續作為與西方有夥伴關係的自由民主台灣的一部分,絕對符合西方的利益。反過來說,如果你開始想像如果它在中國的控制下,那麼你可能立即就會體認到那對全世界會是一個多大的問題。」
其次,韓儒伯說, 萬一中國真的攻打台灣,無論是以何種形式,拜登政府目前都非常專注於應對中國侵略台灣的假想情況,雖然中國可以採取多種方式攻擊台灣,「就算他們真的登陸台灣並實施控制,無論那代表什麼意義,我認為他們控制台積電的能力還是一個大問號。所以我不認為這位學者的看法有多少價值。」
中國晶片人才短缺
桑德森還說,中國的目標是要在2025年達到有能力生產高端晶片,但中國想要成為半導體生產的領先者不斷失敗,原因即在於它沒有台積電所擁有的人才。
「中國已投入數以千億計的資金試圖成為排名第一的半導體製造者,但他們卻不斷失敗,那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們沒有我們擁有的技術人員,」桑德森在答覆美國之音關於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設廠面臨的人力資源挑戰時這麼說。
她說,人才問題也是台積電最大的挑戰,目前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已雇傭500名工程師,但由於美國沒有地方能培訓這些工程師,因此只能將他們送到台灣培訓。
台積電是王冠上的寶石
美國晶片設備製造商泛林集團(LAM Research Corp)全球政府事務高級主任泰勒·舒勒(Taylor Sholler)說,他認為台灣反而因為台積電而變得更安全。
他說,由於半導體供應鏈中斷產生的重大影響,美國政府各部門正在就半導體供應鏈議題與台灣、日本及歐洲進行對話,白宮及國安會參與這些對話正顯示這個議題的重要性以及決策者的重視,烏克蘭戰爭更增加了此事的急迫性,這也是為什麼商務部、國務院、能源部及國防部也都參與這些對話。
舒勒認為,美國絕對有必要認真看待半導體產業對美國的重要性, 「因為台積電是美國的王冠上的寶石,台灣的產業對我們持續創新極為重要。」
半導體斷鏈的影響
由於美中貿易摩擦、新冠大流行及汽車生產零件短缺等問題暴露了美國在供應鏈中斷時的脆弱性,也顯示了對國外供應鏈的依賴為美國的經濟及國家安全帶來的風險,美台商業協會及2049專案研究所一年多來即針對美台半導體供應鏈的夥伴關係進行研究,希望能指認半導體供應鏈中斷對美國國家安全及經濟的影響,並就如何加強供應鏈韌性提供政策建議。
上周發佈的這份初步報告指出,台灣是許多美國科技大廠的主要供應者和夥伴,對台灣安全的損害將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造成負面影響,包括中國在內。
報告說,半導體產業對美國經濟及國家安全直至關重要,這個產業是數字經濟的支柱,它影響幾乎所有現代生活的每一個層面,美國科技公司、關鍵基礎設施供應商,以及美國國防部都大量依賴台灣產商,特別是台積電(TSMC)及聯華電子(UMC)來生產他們所所需的電腦晶片,尤其是5納米以下的晶片,因為只有台積電及韓國的三星電子有能力製造這種複雜程度的晶片,因此「美國必須竭盡所能以保持在此產業的領先地位,這包括確保台灣持續是一個緊密盟友。」
武器需要高端半導體
半導體也在當今的武器系統佔有重要分量。報告說,例如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每一個「標槍」(Javelin)導彈中就包含了超過200個半導體,其中有一些是台積電所生產的,「由於半導體在先進武器系統上扮演如此重要角色,美國軍方依賴它的防禦及攻擊能力,因此與台灣有關的供應鏈斷鏈很可能對美國的國家安全造成嚴重不良影響。」
此外,美國政府已經對供應鏈潛在的中斷指認出許多可能對社會產生不穩定影響的領域,包括能源、運輸、金融服務及通訊等,其中有許多特別依賴高端半導體技術,例如電信領域就嚴重依賴台灣的半導體。
報告說,美國半導體產業依然佔據全球將近一半的市場並持續穩定增長,但現在它的半導體生產能力只占全球百分之12,而全球半導體生產地集中在亞洲,主要原因就是亞洲政府對晶片生產提供更多獎勵,也對晶片研究提供更多投資。
美國投資停滯中國卻加快
報告稱,當過去20年美國對半導體產業的投資停滯時中國卻急劇加大對此產業的投資,一些估計認為它可能在2030年之前成為全球最大晶片生產地。中國產業政策持續將目標專注於半導體,提供國內企業無數稅收及其他優惠,也提供大量資金,企圖在2025年達到國內所需晶片的百分之70,因此「清楚的是,基於經濟和安全理由,美國必須在此關鍵產業維持領先角色。」
報告提到,2021年通過的《美國晶片法》是支援美國半導體產業積極的第一步,它為半導體大廠如台積電、三星、英特爾在美國的土地上建造生產高端晶片設施提供投資和獎勵,不過由於這個產業的重要性,美國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鼓勵半導體產業的增長,國會正在討論的「半導體法案」(Facilitating American-Built Semiconductors Act, FABS Act),應該擴大到將半導體生產及設計的稅率優惠包括在內,以便強化美國在此產業上的地位。
台韓主導高端晶片市場
報告說,目前台灣和韓國在7納米以下高端半導體大批量生產技術上占了全球百分之百,這也使得對美軍在供應來源的問題上變得非常脆弱,「台灣可能是整個科技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一環」,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及相關廠商是美國及全球許多公司的供應夥伴,他們占了超過百分之60的晶片市場,也是美國蘋果、英偉達(Nvidia)、德州儀器及高通(Qualcomm)等科技大公司的供應商及合作夥伴。
主持這個半導體供應鏈研究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約翰·福勒(John Fowler)說,美國半導體產業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人才的短缺及供應鏈面臨的風險,包括水、電,以及對半導體的需求改變導致企業過度投資,他對台積電到亞利桑那州投資感到興奮,這將有助於增強美國半導體的供應鏈韌性。
在這個初步報告之後,福勒說,他們預計年底或明年初發表最後報告,目標是就美台半導體供應鏈斷鏈的來源、對美國經濟、金融市場及國家安全的影響,以及如何讓此供應鏈更堅韌,如何在影響中國的行為提供壓力點等問題找出答案,希望此一報告能成為華盛頓政策界的參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