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多維導讀】《不要抬頭》台灣真實上演 選民「躺平主義」正在瀰漫

蔡英文總統助選

文/多維新聞伍逸豪

台灣同日登場的台北中正萬華區立委罷免與台中第二選區立委補選落幕,連結不到一個月前的四大公投來看,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三戰全勝,贏得空前的自信,完全體現在補選當選人林靜儀的感言,將勝利視為台灣的「民主轉型浪潮」。

近期台灣投票不斷,雖然皆非大選等級,但蔡英文政府不斷地練兵操兵,台灣所對面的內外大小議題,最終全部都讓位給了選舉動員。包括郭正亮和吳子嘉等原出身於民進黨的政治分析者都提出感嘆,「台灣只剩下了選舉」,經濟、疫情和國際情勢變化等大事,激不起民進黨政府的關心。

從公投、罷免與補選三場結果來看,在台灣政治層面確實帶來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苗頭,比如蔡英文反而在第二任期迎來了權力顛峰,又如過往眾人習以為常的「藍綠格局」正在被「民進黨一黨獨大」所取代,牽動了今(2022)年的九合一選舉和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然而,台灣政黨政治板塊的消漲,其實只是選舉結構的表象反映,更只是台灣選民保守性格的代理人更迭,放進台灣民主發展歷史的脈絡來檢視,確實有其必然性,也不足以感到太大的意外。

2021年與2022年之交,從公投到罷免補選,蔡英文(中)領導的民進黨屢戰屢勝。(Facebook@民主進步黨)
2021年與2022年之交,從公投到罷免補選,蔡英文(中)領導的民進黨屢戰屢勝。

眼下蔡英文政府在台灣內部的意氣風發、綠色滲透無孔不入,不由得令人聯想到近來網飛(Netflix)熱播的電影《不要抬頭》(Don’t Look Up;台譯《千萬別抬頭》)。該片許多諷刺美國政府只重視選舉、對財團唯命是從,以及政治凌駕專業、網軍帶風向的橋段,都令不少觀眾從中看到台灣政治的既視感。台灣網友在PTT論壇電影板發起相關討論,卻被板主以違反板規「討論近期台灣政治」為由而限制,引起一番反彈,電影情結宛如在台灣真實上演。

《不要抬頭》在台灣獲得的討論聲量,看似是為其黑色幽默喜劇而喝彩,背後卻體現出觀眾對於現實政治的無力與無奈。未來台灣政治的一個潛在焦點,已經不在於民進黨如何秀肌肉輾壓在野黨,也不於「抗中保台」如何綁架台灣民意,而在於厭惡民進黨、失望國民黨的這股民氣,對於日後以台海走向為主導的政治新格局中,將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國民黨藉電影「Don't Look Up」諷刺民進黨政府,呼籲台灣民眾「千萬要抬頭」,稱電影就像是一面鏡子,照射出潛藏在台灣社會中的危機。(國民黨供圖)
國民黨藉電影「Don’t Look Up」諷刺民進黨政府,呼籲台灣民眾「千萬要抬頭」,稱電影就像是一面鏡子,照射出潛藏在台灣社會中的危機。

這一股民氣過去曾依託在韓國瑜身上,表現為「韓流」的形式;國民黨內不再寄希望於黨中央的群體,則曾經依託於張亞中。在歷經2020年大選重挫,以及國民黨以朱立倫為代表的傳統小圈子精英路線班師回朝後,儘管韓、張兩人仍有人氣餘溫,但支持者眼看民進黨「民主獨裁」態勢底定,多半已抱持著一種「孤臣無力可回天」的悲憤感。因此可以看到,這些被黨內外定義為「深藍」的群眾,他們所聚集的網路社團與群組,越來越多人出現了坐等「王師北定中原日」、等著中共統一來制裁民進黨的消極心態,也是一種對國民黨和民進黨共同的逆反心理。

跳脫出國民黨之外,台灣一直存在既不喜歡民進黨也不喜歡國民黨的群體,在媒體上往往被界定為「中間選民」,投票行為則表現為「兩個爛蘋果裡挑一個比較不爛的」。例如2020年台灣大選蔡英文最後衝出史上最高的817萬票,其中很大的一部分,並非是認同蔡英文所作所為,而是害怕韓國瑜當選的「中間選民」。許多人期望台灣能夠出現非藍非綠的「第三勢力」,便是看到了這個群體潛在的政治動能,但從新黨到親民黨的經驗來看,只要意識形態的緊箍咒未解,「中間選民」最後也只能在強勢政客的拉幫結派下選邊站(例如蔡英文訴諸的「台灣隊」),甚至連「關鍵少數」的角色都難以扮演,更奢談「第三路線」。

台中第二選區立委補選前夕,柯文哲母親何瑞英(中)赴沙鹿玉皇殿參拜,「巧遇」國民黨候選人顏寬恒(左),話題性十足,但效應並未轉化為支持顏寬恒的選票。(顏寬恒競選總部供圖)
台中第二選區立委補選前夕,柯文哲母親何瑞英(中)赴沙鹿玉皇殿參拜,「巧遇」國民黨候選人顏寬恒(左),話題性十足,但效應並未轉化為支持顏寬恒的選票。

柯文哲一手創建的台灣民眾黨,初衷也是欲藉著拉攏非藍非綠的選民來殺出一條血路,但在實際操作上,反而淪為時藍時綠的曖昧化路線,從而被貼上投機的負面標籤。柯文哲近來動作頻頻,民眾黨積極布局今年地方選舉,仍看得到柯文哲對2024年總統大位的企圖。不過,民眾黨在四大公投案採取的模糊表態,以及台中第二選區補選柯媽「巧遇」顏寬恒的「神操作」,最後結果都大大不如預期,不只引來黨內的爭議,更令自身陷入邊緣化的高度危機。

柯文哲的民眾黨一度是台灣「中間選民」寄予希望的對象,在被民進黨視為政敵而壓著打、又有越來越多年輕支持者與之「割席」的情況下,接下來是否還能吸收討厭民進黨且不喜歡國民黨的能量,可說是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台北罷免、台中補選兩戰皆輸,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卻未現身選後記者會,引發支持者不滿。圖為朱立倫選後隔天(1月10日)赴台南全台祀典大天后宮參香。(國民黨供圖)
台北罷免、台中補選兩戰皆輸,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卻未現身選後記者會,引發支持者不滿。圖為朱立倫選後隔天(1月10日)赴台南全台祀典大天后宮參香。

如今台灣政治陷入了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新常態」,蔡英文打破了「跛腳總統」的選舉規律,攀上政治高峰的同時,也說明了有越來越多選民因無力、冷感而「躺平」,瀰漫了一種「反正投票也投不贏」、「投票也改變不了什麼」的集體氛圍。這一股游離出來的「躺平主義」者,不太可能青睞軟弱無力的國民黨,恐怕也不會把民眾黨當成心儀的對象,冷眼橫看台灣政治的紛紛擾擾。

蔡英文坐享權力高位、傲視一切的同時,不只造就了「不要抬頭」的盲目風向,也塑造了一批「抬了頭又如何」的沉默反對者,儘管兩者人數不成比例,但是當後者越來越看破台灣選舉遊戲之後,蔡英文一手打造出來的這座「民主堡壘」,在台海變局風勢的吹拂下,還能自信保證永遠密不透風嗎?

連結:Don’t Look Up台灣政治既視感 民進黨補選罷免兩戰全勝說明什麼|多維新聞|台灣 (d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