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

法國參議員10月訪台 美國政府機構擴大對中國監測

法國參議院友台小組主席李察(左)率領的議院參訪團已確定於10月初訪台。

文/法廣

不顧中國的反對,法國參議院台灣研究交流小組已確定將在10月4日至11日訪問台灣。此外,雖然美國總統拜登在今年聯合國大會發言沒點名中國,低調錶示美國不尋求新冷戰。但種種跡象表明,美中之間較量仍在繼續。美國政府機構已經和正在擴大人力,加強對北京政府的監測。

法國參議員台灣參訪團10月訪台

據法國媒體報導,法國參議員台灣參訪團將由擔任過前法國國防部長的參議員李察(Alain Richard)領軍,成員則有兩位小組副主席,法國右翼共和黨(LR)議員布瑞桑(Max Brisson)與左翼社會黨(PS)議員維里尼(André Vallini)以及中間聯盟參議員同時也是友台小組秘書的卡迪克(Olivier Cadic)。

今年3月,法國參議員訪台計畫公布後,中國駐華大使盧沙野致函參議員李察,措辭強硬地要求他取消議員訪台計畫。此舉引發法國政界學界嘩然。李察公開回應盧沙野,表示他將維持原定計畫,而訪問目的則為考察台灣對抗病毒疫情措施,分析台灣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並交流法台現階段區域與全球策略基調的願景。李察參議員也表示,訪台行程並不會如盧沙野所言向「台獨勢力釋放鼓勵訊號」。

李察參議員還通過法國政治周刊《瑪麗安娜(Marianne)》強調:「我們與台灣的關係無需經北京同意。台灣在法有代表機構,以‘代表處’的形式存在;而且就像在其它大國一樣,我們也在台北有幾乎等同外交地位的法國代表機構。」

已經兩次訪問台灣的李察認為台灣是「一個追求人文進步的國家」,「我們越來越與台灣同感,因為台灣在艱困的安全情況下,仍能以自由與創意之地屹立。」

李察表示,儘管面對北京施壓,還是會持續推動法台關係,「因為我們有共同的利益,例如在尊重與互惠中持續與國際交流創新動力,以及發展雙方人文、學術、科技、文化領域的關係。」

這番爭論促使法國外交部在3月23日召見盧沙野表達不滿,也促使二十多位參議員共同提出決議,並於5月底通過,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機構。

法國議員的訪台行程也引發歐洲議會關注,法國執政黨議員洛瓦索(Nathalie Loiseau)在內的許多歐盟議員都敦促設立台灣議會使團。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於是在9月初通過瑞典籍議員魏莫斯(Charlie Weimers)的報告,呼籲歐盟強化與台灣的關係。這遭到中國駐歐盟使團的強烈譴責,稱其嚴重危害了「一中原則」。

美國政府機構擴大對中國的監測

美國總統拜登在今年聯合國大會發言沒有點名中國,表示美國不尋求新冷戰。但種種跡象表明,美中之間較量仍在繼續。拜登於今年2月宣布美國國防部已成立一個專門的中國戰略小組,由約15名專家組成,負責向國防部長提供建議,制定美國對華戰略,以應對這個「頭號戰略對手」。

上個月,有消息人士指出,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正考慮建立一個獨立的「中國任務中心」,將使與中國有關活動更容易獲得人員與資金,提升中情局內部對中國的關注。此前,中國事務長期以來一直設置在更廣泛的「東亞和太平洋任務中心」之下。

日前,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指出,美國國務院正計畫擴大專門監測中共官員的人力,以追蹤北京在世界主要國家日益增長的行動。預計會增加20至30名工作人員,除了部署在華盛頓,也將派駐各國的美國大使館。這類關注和監測北京當局海外活動的「中國觀察官員」(China watch officers)職位,始於川普政府時期。

《外交政策》還指出,美國國務院正在設立一個更核心中國辦公室,這被一些華府人士稱為「中國小組」(China House)。美國國務院還打算增加人手,追蹤中國對新興技術的採購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外交政策》認為,拜登政府的這些舉措,說明在結束20年阿富汗戰爭之後,美國正轉向與中共的全球競爭,美國各部門正加速適應美中競爭地緣政治下的新時代。

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中國政策顧問、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余茂春表示,國務院的新計畫令人歡迎,也是早該採取的策略。他認為,「中國挑戰需要採取全政府的方式予以應對。」在川普時期,「全政府策略」運行得非常有效,預計這個模式也將繼續下去。

文章連結:法國參議員10月訪台 美國政府機構擴大對中國監測 – 要聞分析 (rfi.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