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政治生活

台灣疫苗危機何時才能解除?

台灣的疫苗危機何時才能解除?

文/德國之聲

台灣過去一年多是防疫模範生,卻在近幾周出現破口而導致確診人數快速上升。台灣政府為此除了延長第三級警戒,並緊急調配醫療資源之外,也積極尋求疫苗供應。然而,疫苗採購對台灣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台灣政府預估8月底有1000萬劑疫苗供施打,並希望10月能讓60%人口打到疫苗。

台灣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5月28日表示,目前每日新增病例數趨向平坦,但未見下降趨勢,坦言目前狀況不太好。而台灣每日因新冠死亡的人數也逐漸上升,其中主要以高齡者或有慢性病史者居多。這些高風險族群一旦染疫,病情很可能在短時間內惡化,大量重症患者也將使得醫療系統無法負荷。

過去沒有急迫性,疫苗接種率低

疫苗被視為是此次新冠大流行的解藥,研究顯示目前市面上的幾款國際試驗認可的疫苗都能提供足夠保護力,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不過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的疫苗接種率相當低,至今接種人數只有約30萬人(接種率1.34%)。在今年五站台灣疫情爆發前,民眾對於疫苗的接受度並不高,也對當時台灣僅有的一種疫苗—阿斯立康(AZ)疫苗存有疑慮。

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全球衛生中心主任紀駿輝向記者表示: 「由於台灣如此成功,大多數政府官員和普通民眾都沒有感受到接種疫苗的急迫性。台灣在前半段通過非常強大的防守達到非常好的防疫效果。但為了贏得比賽,台灣現在必須在下半場發動進攻,而這就是接種疫苗。 」

目前台灣透過三種管道共取得大約3千萬劑疫苗,分別為COVAX平台配額的476萬劑、自行向莫德納和阿斯立康藥廠購得的1505萬劑,以及預購國產疫苗約一千萬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6月預計到貨200萬劑購自國外的疫苗,再加上7月國產疫苗將出貨,預估8月底會有1000萬劑疫苗供施打,陳時中表示,希望到10月能夠接種60%人口。

此外,根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政府考慮最快在6月提供阿斯立康(AZ)疫苗給台灣,以回報台灣在日本大規模災害時提供的幫助。而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也在與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在台協會的線上會議向美方喊話: 「台灣迫切需要美國支援,以取得安全有效的疫苗。」

採購BNT失敗,對中國疫苗存疑

台灣也曾與製造輝瑞BNT疫苗的德國原廠提出採購要求,但以失敗收場。陳時中在27日提到與德國BioNTech公司協商購買新冠疫苗的經過,他說台灣衛福部做出妥協,按照BioNTech公司要求將披露新聞稿中的「我國」兩字改為「台灣」,但最終購買合同仍未簽約。台灣總統蔡英文稱,台灣與德國BioNTech「因為中國的介入,延遲到現在都無法簽約」。

中國國台辦此前數度表示願意提供疫苗和專家,「盡最大努力協助廣大台灣同胞加強疫情防控,儘快戰勝疫情」。在中國、港、澳、台等地擁有BioNTech新冠疫苗獨家代理權的上海復星醫藥集團日前表示,有意願將疫苗服務於台灣同胞,但台灣衛福部則回應說,沒有收到任何相關申請。台灣陸委會對國台辦回應稱中方進行分化統戰的操作,指「中方從未借既有管道向台灣提供中方疫苗的資訊,卻放話批評台灣阻撓陸制疫苗輸入。台灣向外取得疫苗受到何種阻撓, 對岸心知肚明,眾人也​​已周知」。

台灣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何美鄉向德國之聲表示,台灣和中國還沒有過在此方面合作的經驗,「要核准使用一個國家的疫苗,疫苗的品質除了看最終的產品之外,還要看它製造跟運送的過程,都要符合標準。所以在很緊急的情況下,我不認為台灣的食藥署會做一件他們認為不保險的事」。

紀駿輝也指出: 「不是只有台灣,有其他選擇或擔心中國疫苗安全性的國家都不願意進口和使用中國疫苗。對於有其他選擇的國家來說,這是一項國際規範。這並非政治原因,而是科學原因,因為中國根本不想透露其疫苗的臨床試驗資料。」

接種疫苗後仍需數周才能形成免疫力

至於台灣自行研發的兩款新冠疫苗分別由「高端」及「聯亞」兩家廠商研發,皆以完成二期臨床試驗。但由於疫情嚴峻,將會在未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的情況下於6月申請緊急使用授權(EUA)後生產,並在7月陸續出貨。

何美鄉提到她也是本土疫苗的受試者: 「我對台灣的疫苗有某種程度的信心。」 她說,雖然沒有第三期的臨床試驗有某種程度的風險,但鑒於台灣的現況,或許可以將第二階段的臨床試驗擴大,然後追蹤觀察,「台灣的規模跟其他國家比都是很小的,不需要亂了腳步,就是按照原來的步驟進行」。

紀駿輝也提醒,接種疫苗不會立即緩解疫情: 「注射了一次疫苗,接種疫苗的人會產生一部分免疫力。即使今天給台灣的每個人接種疫苗,接下來一到兩周我們仍然會看到病例出現,因為免疫力需要三到四個星期才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