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美國會舉辦「專制軸心」聽證會 憂中俄伊朝在俄烏戰後續挑戰國際秩序

美國國會2月20日就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北韓組成的「專制軸心」是否會在俄烏戰爭後繼續發揮影響力舉行聽證會。

文/RFA喬琴恩

2月20日,美國國會舉行聽證會,討論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北韓組成的「專制軸心」是否會在俄烏戰爭後繼續發揮影響力。現場專家意見不一,但一致強調結束戰爭的重要性,並且提到持續施壓俄羅斯或穩定與中國的關係,以制衡中俄等國在戰前的不同利益,進而削弱四國近期日益緊密的軍事和外交合作。

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週四舉辦聽證會,討論中國與俄羅斯、伊朗、北韓組成的「專制或動亂軸心(axis of autocracy or upheaval)」是否將持續挑戰國際秩序或引發核武危機。

四國將在俄烏戰後續挑戰美國

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跨大西洋安全專案主任安德列·泰勒(Andrea Kendall-Taylor)作證時表示,俄烏戰爭是上述四國關係的催化劑,但有鑒於俄羅斯與西方長期對立,「想削弱美國、破壞北約,並讓美國遠離歐洲」。因此,這類日益緊密、互相支持的關係並不會因戰爭結束而減弱。

安德列·泰勒以中俄軍事合作向來十分緊密為例指出,俄烏戰前,2018至2022年,中國就有83%的武器進口來自俄羅斯。2024年9月,美國官員發現俄羅斯提供先進技術,使中國的潛艇更安靜、更難追蹤。今年2月,俄羅斯官員也證實,正與中國就人工智慧的軍事應用進行磋商。

安德列·泰勒說,莫斯科不僅在增強解放軍的防空、反艦和潛艇能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中國軍官還從俄羅斯在烏克蘭和敘利亞的行動中汲取實戰經驗,以彌補美國認為解放軍的主要弱點。此外,中俄軍事合作也在近年擴展至北極地區。2024年兩國首次在北冰洋進行聯合巡邏。同年7月,俄羅斯和中國的核轟炸機首次從同一個俄羅斯空軍基地起飛,共同飛入阿拉斯加防空識別區(ADIZ),顯示兩國願意通過聯合行動在美國本土附近對抗華盛頓。

「(俄羅斯)明白擁有中國、伊朗和北韓的支持,就不會那麼孤立和脆弱」。安德列·泰勒說,「我的評估是,俄羅斯將從本屆(川普)政府得到解除制裁或美軍自烏克蘭周邊撤軍的讓步,然後加強其地位,繼續挑戰美國」。如今,金正恩得到中國和俄羅斯的強力支持,放棄了北韓數十年來與韓國和平統一的政策。俄羅斯的支持與哈瑪斯10月7日對以色列的襲擊沒有直接關聯,但可能促使伊朗如後更願意發動代理人行動。

上周,美國總統川普提議與俄羅斯談判結束戰爭,但因忽視烏克蘭和歐洲盟友的立場遭到抵制。川普並在週三支持克里姆林宮的言論,呼籲烏克蘭舉行大選,「作為和平協議的一部分」,警告如果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不「迅速採取行動」,就可能面臨沒有國家領導的悲劇。

隨著中國與俄羅斯在俄烏戰爭期間加深能源採購和軍事科技互助,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的美國政策主任奇維斯(Christopher Chivvis)也認為中國扮演關鍵角色,並且保持與俄羅斯非常強大的關係。他在證詞中寫道:「沒有中國,(這四國)聯盟就不會那麼強勁。」

連結:美国会举办“专制轴心”听证会 忧中俄伊朝在俄乌战后续挑战国际秩序 – 普通话主页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