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焦點評論

科爾圖諾夫:川普是否準備將烏克蘭變成另一個以色列或日本?

安德列·科爾圖諾夫 (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主任)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安德列·科爾圖諾夫(Andrey Kortunov)

經過多次洩密、暗示、恫嚇和拖延之後,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終於拿出了比「24小時內結束俄烏衝突」的承諾更具體的東西。上周,烏克蘭和歐洲多家媒體披露了一份所謂川普的「和平計畫」草案,儘管白宮和國務院沒有正式確認,但我們有理由相信,美國新政府在這場堪稱當代最具破壞性和最危險的戰爭問題上的立場正在逐步形成。

然而,細節決定成敗。讓我們仔細看看川普的想法或可能的想法。

停火

根據計畫,和平進程應從普京總統和澤倫斯基總統的緊急電話會談開始,然後在2月底或3月初進行面對面會談。最後應該在2025年基督教復活節(4月20日)之前實現全面停火,並要求歐洲維和部隊在雙方分隔的非軍事區內維持治安(美軍不會在當地駐紮)。此後不久,在歐洲和平統一80周年紀念日(5月9日)之前,應簽署一項全面和平協定,如有必要,衝突各方應批准該協議。

這是一個非常大膽和雄心勃勃的時間表,但它能否現實呢?首先,即使是讓普京和澤倫斯基直接對話也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2022年秋,烏克蘭總統簽署了一項特別行政命令,禁止自己與俄羅斯總統進行任何直接談判。俄羅斯方面則對烏克蘭領導人的合法性深表懷疑,因為他的任期已於2024年5月屆滿,此後也沒有舉行過全國大選。

更重要的是,如果達成停火協議,也很難執行。《明斯克協議》的執行和國際監督經驗並不令人放心,如今的接觸線比2015年時要長得多。要組建一支由數萬名軍警人員組成的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國際監督團幾乎是不可能的,至少在美國政府建議的時間框架內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說,俄羅斯很難接受歐盟/北約在其領土上派遣維和特派團。

領土妥協

川普顯然建議雙方應堅持各自目前控制的領土。從邏輯上講,這一想法意味著要求基輔接受俄羅斯吞併的四個前烏克蘭地區領土的主權,以及對克裡米亞半島的主權,該半島在2014年3月公投後與俄羅斯聯邦重新統一。烏克蘭方面還應撤出其目前佔領的庫爾斯克地區的俄羅斯領土。作為交換,俄羅斯應停止目前在頓巴斯的攻勢,並將其領土獲取限制在其已經擁有的範圍內。

這一提議顯然不是基輔或莫斯科希望看到的最終和平解決方案。在烏克蘭,他們仍然希望在某一時刻能夠恢復國家的領土完整,其中不僅包括奪回俄羅斯在2022年2月24日之後奪走的一切,還包括他們在2014年失去的東西,即東頓巴斯和克裡米亞的部分地區。俄羅斯領導層則打算至少奪取其目前尚未完全控制的四個地區(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和紮波羅熱)的所有剩餘領土,甚至可能進一步向西推進,拿下哈爾科夫、奧德薩等。

要在這兩種立場之間達成妥協,確實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烏克蘭的未來地位

唐納德·川普認為,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烏克蘭不應成為北約成員國。他對烏克蘭可能為北約安全做出的貢獻持懷疑態度,不想擴大北約的責任區,也不想在這個問題上越過莫斯科的紅線。不過,烏克蘭仍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加入歐盟,美國願意協助基輔實現其加入歐洲的願望。

烏克蘭的中立地位會讓基輔的許多人感到惋惜並認為遭遇嚴重挫折,而莫斯科的許多人則肯定會對此表示讚賞和支持。

然而,如何才能長期確保中立地位呢?畢竟,烏克蘭早已保持中立;早在蘇聯解體之前,烏克蘭議會批准的第一份烏克蘭主權宣言就明確提出了這一地位,後來還被寫入了烏克蘭憲法。然而,至少從2008年起,基輔就在爭論中逐漸偏離了這一最初的立場;最後,國家憲法被修改,親西方的烏克蘭政治領導層開始積極尋求加入北大西洋聯盟。五年、十年或二十年後,當川普和普京都無法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時,還有什麼能阻止烏克蘭再次改變主意呢?

安全保障

川普不願意讓基輔迅速加入北約,而是準備向烏克蘭提供美國的安全保障,以換取美國企業優先獲得烏克蘭寶貴的礦產資源,包括天然氣、鋰、鈦和石墨。至少到2030年,美國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硬體援助,但這些援助將不再是慈善性的,它們應為美國國防部門帶來適當的利潤,並為美國工人創造就業機會。

川普建議的這一部分仍然非常模糊不清。美國願意向烏克蘭提供何種安全保障?我們是否會在烏克蘭領土上看到美國的軍事基地或美國在當地軍事存在的任何其他表現形式?川普是否準備將烏克蘭變成另一個以色列或另一個日本?如果是這樣,那麼這樣的安排與烏克蘭加入北約真的有很大區別嗎?莫斯科會輕易接受美國在其邊境如此之近的地方駐軍嗎?

美國擬獲取烏克蘭的自然資源也引發了許多問題。烏克蘭確實擁有價值不菲的礦藏(總價值可達15萬億美元),但這些礦藏大多位於現由俄羅斯控制的領土上。

取消經濟制裁

對莫斯科的鼓勵呈現出必要的靈活性,川普向俄羅斯提出,取消經濟制裁是整體和平安排的一部分。他認為,西方制裁對俄羅斯經濟產生了深遠的負面影響,延緩了俄羅斯的現代化進程,阻礙了俄羅斯在國際經濟體系中佔據應有的地位。因此,解除制裁的前景應促使克里姆林宮尋求合理的妥協,以結束自相殘殺的衝突。

這個想法聽起來很不錯,但川普的提議似乎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

首先,俄羅斯受歐盟制裁的影響比受美國制裁的影響更大;俄羅斯與歐盟的貿易額一直遠遠大於俄羅斯與美國的貿易額。即使俄烏衝突奇跡般地停止了,也沒有哪位美國總統能簡單地”命令”美國的歐洲盟友能完全扭轉對莫斯科的現行政策。即使美國取消制裁,歐盟對莫斯科的制裁也有可能長期存在。

其次,即使美國取消制裁,川普也不是那麼無所不能。其中一些制裁已經獲得美國國會批准,成為國家法律。要想取消甚至放鬆制裁,必須在國會山通過適當的立法決定,而這可能會變得極其複雜和曠日持久。

重建烏克蘭

與其他許多情況一樣,川普無意拿美國納稅人的錢去重建烏克蘭這片遙遠的土地。相反,美國總統希望將這一沉重負擔強加給歐盟(就像他打算將加沙重建的財政負擔強加給阿拉伯海灣國家一樣)。烏克蘭重建的代價可能高達5000億美元,歐盟應準備在十年內每年撥款500億美元。不過,部分資金可以來自對俄羅斯能源出口徵收的特別關稅,以換取西方解除對俄羅斯碳氫化合物生產的制裁。

川普建議的基於一些武斷的假設,目前很難對其進行評估。沒有人真正知道烏克蘭重建的最終成本是多少,需要多長時間。歐盟的實際財政能力可能會比川普預期的更為有限,尤其是考慮到美國政府對歐洲的願望清單不僅限於支援烏克蘭,還包括對北約更慷慨的貢獻、多種貿易優惠、更深入地參與中東經濟事務等等。考慮到烏克蘭目前的經濟和行政改革狀況、猖獗的腐敗以及大部分人口流向歐洲,烏克蘭的吸收能力可能也是有限的。最後,很難想像川普將如何說服普京支付俄羅斯能源出口關稅,尤其是在川普仍致力於盡可能降低全球能源價格的情況下。

歐洲安全

迄今為止,川普政府尚未就俄烏衝突的解決應如何影響歐洲安全問題發表過多的意見。不過,如果要在歐洲-大西洋空間實現持久和平,就必須牢記潛在協定的這一層面。俄羅斯官員不止一次地表示,目前的衝突不僅僅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衝突,而是俄羅斯和”西方集體”之間的僵局。這意味著任何解決方案都應包括未來歐洲安全架構的更廣泛安排,如建立多邊信任措施、不同層面的軍對軍接觸,甚至是歐洲常規軍備控制的某些形式。

問題在於,川普從未對包括多邊軍控或建立信任措施在內的任何有意義的多邊主義形式表現出興趣。此外,他一直對任何軍備控制(包括雙邊軍備控制)持懷疑態度,認為這是限制美國超越對手的一種不必要甚至可能有害的方式。正因如此,川普在上任伊始就決定放棄《美蘇中導條約》,不急於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並決定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目前尚不清楚川普打算如何以這種態度確保在俄烏衝突得到解決後,歐洲不會很快出現其他危險和危機。

總之,川普終於為烏克蘭提出了某種和平方案,這無疑是個好消息。有方案可以考慮和討論,無疑比什麼都沒有和猜測白宮可能會或可能不會提出什麼要好。不過,目前形式的川普計畫還只是半成品。它可能是正確的第一步,但也僅僅是第一步而已。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政府的承諾、耐力、耐心及其關注度。

和談不同於川普所習慣的商業談判。在商業談判中,你可以接受失敗,以達成良好的協議,你可以繼續尋找其他機會,而這些機會總是比比皆是。但在政治和談中,失敗是不可接受的結果。

連結:安德烈·科尔图诺夫:特朗普是否准备将乌克兰变成另一个以色列或日本?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