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焦點評論

【一周軍評】俄羅斯永遠能為我們提供經驗教訓

頓巴斯工人階級武裝通過「鋼鐵工人」塑像

王世純(觀察者網軍事觀察員)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世純】

本周最重要的軍事新聞自然是仍在持續的俄烏衝突。過去10天的戰爭走向證明,俄軍統帥部在2月24日以後顯然進行了一次寄希望于烏軍體系性崩潰的軍事冒險,而俄軍付出的相對較大的損失證實了俄羅斯方面政治投機上的失敗。對於面臨另外一場祖國統一戰爭的我們而言,這場光怪陸離的傳統戰爭與非傳統軍事行動混合的特殊戰爭,是一次非常值得借鑒的經驗教訓。

戰線

我們先來談論一下俄軍面臨的態勢,方便讀者瞭解當前的戰況。截至本周軍評撰寫的3月5日,俄軍正主要在從北到東南4個主要戰場上展開攻勢,且4個方向均取得較大的進展,並對當面烏軍造成了不可恢復的損失。但由於俄軍戰線過長,超過條例規定的最遠縱深攻擊距離,加上俄軍自身攜帶的補給已經耗盡,烏軍持續以連排以下進行了伏擊讓俄軍付出了500人以上的損失。

在西北方向,也就是外界關心的基輔方向,俄羅斯在基輔以北地區繼續推進,俄羅斯的空降兵部隊在基輔方向上繼續劈入基輔近郊,奔向和戈斯托梅爾地區和布查地區,而俄軍河東岸的坦克部隊可能會繼續劈入第聶伯河河東岸的切爾尼戈夫地區,以和蘇梅方向的部隊會師,美軍推測俄軍會從東北和東面包圍基輔。

儘管推進了100公里,但俄軍的輕裝甲部隊在這個方向遭受了兩次的明顯地傷亡,分別是布查方向的兩次空降軍排級兵力在行軍縱隊情況下,遭到烏克蘭特種部隊近距離偷襲的全軍覆沒。烏克蘭國防部公佈的視頻資料證實,俄軍在此地先後丟失了隸屬於空降軍76師的10輛傘兵戰車,兩次損失推測損失兵力達50人以上,俄羅斯國防部已經對這些肆意發佈俄軍屍體照片的烏軍特種部隊發佈了「復仇令」。

儘管俄軍在基輔近郊遭受了打擊,但是3月3日俄羅斯第一電視台記者對戈斯托梅利軍用機場安225近景的採訪證實,俄軍在這個方向遭受的威脅較小,並且已經扣留了首都防衛部隊的戰俘,這個報導給人帶來了戰線上的疑惑,目前一個合理的解釋是烏軍在基輔城以北已經沒有太多成建制正經抵抗力量了,只有烏克蘭特種部隊在該地區還在活躍,但這些死硬分子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還是給俄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目前俄軍76師和車臣國民近衛軍對於布查的清剿還在繼續。與此同時,俄軍從東面對基輔的推進比較成功,特別是在從蘇梅經科諾托普和尼津的方向上。

在外界關心的哈爾科夫方向,俄軍目前停留在哈爾科夫的西部和東部,從哈爾科夫向其他方向穿插的行動有所暫緩,目前圍繞哈爾科夫的攻擊依然以炮兵火力和空天軍火力為主,俄軍持續用精確制導武器和子母彈攻擊這座城市的守軍,這座城市內的守軍發佈的資訊也越來越少,可以判斷該城市內的炮兵和技術兵器正在被俄軍逐步消耗蠶食。俄軍坎傑米洛夫近衛第4坦克師和近衛紅旗塞巴斯托波爾摩步27旅在過去48小時內繞過該城市向東和向西機動,但也是淺嘗輒止。在3月3日,從哈爾科夫方向推進到波爾塔瓦的海軍步兵獨立200旅的T-80BVM坦克被當地民團回收,同時還回收了一些2S19自行火炮等武器,但在這個方向沒有俄軍裝備被擊毀的視頻,同時民團也只是聲稱這些武器是「繳獲」。筆者推測,這可能是4師在嘗試穿插波爾塔瓦以後,上級改變了原先的作戰預案,將部隊回撤到後方聚攏進行補給並準備下一步的攻勢,而前方的部隊在回撤過程中把一部分來不及回收的重武器丟棄掉。但在哈爾科夫西南方向,當地時間3月3日,從盧甘斯克南部向哈爾科夫新艾達爾鎮向北推進的盧甘斯克人民軍部隊與從北部向該地區推進的俄羅斯某空降旅會師。

這是3月6日最好的一張戰報圖

而在南線,俄軍過去一周進展快於北線,這一點也可以從南線俄軍俄羅斯聯邦英雄勳章的數量看出來,在馬里烏波爾方向,俄軍基本控制了整個第聶伯河東南沿海方向,佔領了別爾江斯克建立了新的進攻出發地。與此同時,頓巴斯方向盧甘斯克人民軍和頓涅茨克人民軍分別向前推進了30公里,俄軍已經和頓涅茨克人民軍在馬里烏波爾北部已經會師,徹底包圍了馬里烏波爾,並繼續對該市實施炮擊、遠端火箭彈和導彈攻擊,俄軍地面部隊暫緩了攻勢,但在3月3日和4日,北部的頓涅茨克武裝力量和馬里烏波爾的死硬分子進行了巷戰,著名的「斯巴達」營和烏克蘭右翼特種部隊「頓巴斯」營的分子進行了交火,在南線推進順利的俄軍可能準備在未來24-48小時內發起針對馬里烏波爾的巷戰。目前俄方已經在3月5日早上在頓巴斯前線的沃爾諾瓦哈和馬里烏波爾兩地實施單方面停火,為兩地被困的居民開闢人道主義救援和撤離通道,隨後又恢復開火,反映出俄軍後續的舉動。

在南線西部,俄羅斯方面在佔領了赫爾松市以後,向西北延伸,向烏克蘭海軍司令部所在的尼古拉耶夫市以及西南部的奧德薩發起了新的攻勢。迄今為止,烏克蘭陸軍在這個方向組織一定規模的防禦,擊毀了俄軍部分先頭部隊的機械化兵器比如幾輛T-72B3坦克,繳獲了一輛冒進部隊的BMP-3步兵戰車,但也止步於此了,俄軍並且在這個方向損失了一架蘇-25攻擊機和一架蘇-34攻擊機,創下開戰以來空天軍最大的單日損失。俄軍目前進入了尼古拉耶夫市的市郊,並且在奧德薩方向準備登陸,當然,登陸是一種佯動,可以推斷,俄軍會在克裡米亞和奧德薩之間建立聯繫以後,再輔助以登陸。此外,俄軍繼續在紮波羅熱方向推進,並沒有在這個反向遭受新的大規模損失。

儘管俄軍克服了諸多不利因素,在各個方向突進均超過100公里,佔據了數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持續了10天的戰事中,俄軍的軍事打擊基本擊潰了烏克蘭軍隊有組織的防禦,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伊戈爾·科納申科夫3月5日晚間表示,俄軍已摧毀烏克蘭超過2100個軍事設施。行動開始至今,共摧毀烏克蘭軍事基礎設施2119個,其中包括74個指揮所和通訊樞紐、108個S-300地空防空導彈系統、‘山毛櫸M-1’和‘黃蜂’防空系統以及68個雷達站」,科納申科夫繼續表示,「在地面炸毀69架飛機,空中擊落21架飛機,748輛坦克和裝甲車,76個齊射火箭系統、274門火炮和迫擊炮、532個單位特種軍事車輛和59架無人機。烏克蘭陸軍戰前約有2000輛坦克步兵戰車,由於俄方戰報基本可信,烏軍的技術兵器已經基本消耗掉了一半左右,對於烏克蘭來講,這次的損失堪比1991年的薩達姆政權,之後缺乏重工業的烏克蘭即便有北約支持,也很難恢復到原來的軍事實力。但儘管如此,俄軍也在長達一周的突進中遭受了超過外界觀察家此前預計過的損失,根據俄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當日表示,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以來俄軍死亡498人,1597人受傷。根據蘇俄相關的軍事條例,俄軍師旅的屋子物資儲備量一般只能支援師旅級單位進行3-5個作戰日的戰鬥,雖然各個戰線的作戰烈度不相同,但隨著戰爭進入第10天,俄軍必然會停滯下來進行整頓,同時投入國內後續的第二梯隊接替進行新的攻勢。

軍事冒險

作為進入21世紀以後,第一場發生在歐羅巴大陸的熱仗,這場戰爭最後呈現出來的景況確實出乎包括北約和俄羅斯的最高統帥部在內所有人的預料。俄軍付出的損失來源俄軍在戰場上的被動地位,而俄軍基層部隊的被動地位顯然是俄軍統帥部做出的,違反軍事常識的決策導致的。

毛澤東曾經指出:「主動地位不是空想的,而是具體的,物質的。這裡最重要的,是保存並集結最大而有活力的軍隊。」戰爭實踐表明,力量強大的一方,在聯合戰役作戰中一般容易佔據主動地位。聯合戰役應強調集中優勢兵力,特別是在決定性的時機、地點集中裝備和火力,使戰役力量始終形成對敵優勢,以爭取有利態勢和主動地位。

然而在過去一周的戰鬥中,俄軍顯然放棄了軍事優勢,主動將部隊置於被動地位。這一點除了俄軍大量限制己方炮火運用,可以從俄軍違反軍事條例的長距離穿插中看出來。目前的俄軍在本次任務中的戰鬥任務縱深已經遠遠超出了俄軍的軍事能力,俄軍的軍事裝備相較蘇軍時期有所進步,但受限於其後勤能力,其全任務縱深並沒有比蘇軍要進步多少。根據有關作戰條例,在進攻戰鬥中,蘇軍會依據敵軍集團和防禦陣地的編成、己方軍隊的戰役(戰鬥)企圖和戰鬥能力以及地形條件,確定戰鬥任務縱深。通常條件下蘇軍全機械化的摩步師戰鬥任務全縱深可達50公里,在突破築壘地域和在難以通行的地區實施進攻時僅為30—35公里,在平原地和中等起伏地對弱敵實施進攻時全任務縱深可以高達80公里。

但現實是,戰爭進行到了第十天,俄軍目前的突進的縱深已經超過了俄軍的軍事條令條例,在北線,俄軍從俄烏邊境作為戰役出發地,在一周的時間內突襲到了布查,突擊縱深達到了110公里,在東線,俄軍的坎傑米洛夫師向蘇梅方向突進了100公里,向哈爾科夫南北突襲了80公里,而南線的俄軍最為誇張:從克裡米亞到馬里烏波爾,南線俄軍先後向紮波羅熱方向突襲了100公里,而在馬里烏波爾方向,俄軍突襲了整整180公里,直抵亞速海濱馬里烏波爾。這些突擊到位的俄軍分隊,不僅脫離了俄直升機航空兵和集團軍遠端火力的支援範圍,也脫離了俄軍上級後勤支援力量。單說突進距離,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已經達到了美軍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陸地行動頭10天的突進距離,但顯然,伊拉克戰爭中的伊軍的抵抗意願遠小於烏軍的抵抗意願。

而俄軍在進行大穿插的同時,俄軍的參戰部隊規模相較於拉長的戰線卻十分稀少,俄軍依然保留了大量主力部隊未能前出。目前按照俄軍的部隊構成,筆者只再烏克蘭境內找到了摩步138旅(疑似)、摩步27旅、150師坦克163團、摩步136旅、近衛坦克4師、摩步37旅、岸防126旅,北方艦隊海軍步兵200旅、空降軍31旅、7師、76師、GRU幾個特別用途旅,配屬軍屬的防空、炮兵、火箭炮兵和牽引炮兵和後勤補給力量、國民近衛軍若干個營、俄聯邦安全局的支隊。目前觀測的現象顯示,俄軍精銳的「坎傑米洛夫」配屬了師屬防空力量的合成化戰鬥群,一個穿插分隊往往要以一個加強營級別的兵力負責近百平方公里的地域,甚至接近我軍軍改以後的一個合成旅的控制地域。對於烏克蘭這樣一個地域橫跨南北500公里,東西寬度1000公里的國家而言,這點兵力確實稱得上是稀少。俄軍截至目前為止,國內至少擁有20個師旅級部隊沒有用。俄羅斯國防部在當地時間3月4日也發佈了首批7名俄羅斯聯邦英雄的事蹟和資料,其部隊也作戰地域也基本驗證了俄軍目前出動的兵力規模。

這樣的被動地位下,俄軍老舊的機械化部隊光是進行穿插,就導致了大量的非戰鬥損失。舉例而言,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軍參戰坦克總共只有7個團又2個營,其中主力作戰的為數個軍屬、軍區坦克團,其中600多輛坦克裝甲車輛在突進穿插的過程中共戰損500多輛次,但其中大多數坦克都得到了修復,最終只有40餘輛坦克因為毀傷過重而全損。但是,這樣的修復發生在我軍兵力、火力絕對的優勢,43軍坦克團突進距離僅有80公里且後方有數個軍接應的情況下。目前俄軍面臨的問題是,兩線部隊迅猛穿插,其部隊的燃油後勤物資消耗嚴重,俄軍的主力機械化部隊車齡過大,擁有大量30多年車齡的老車,和大量雖然車齡短,但其實遠沒有俄軍說的那麼可靠的裝備被丟棄——實際上面臨著需要休整補給重整才能繼續投入高強度作戰的問題俄軍的師旅級單位,在北線的突進距離超過80公里、南線的突進距離接近200公里,其非戰鬥的損失也不會小。

對於俄軍的損失我們目前沒有客觀的統計手段,因為烏克蘭軍方「大本營戰報」過於誇張,甚至字面意義上在戰果上多了一個0,我們只能求助於這場戰爭中的開源資訊。根據親西方的開源情報愛好者Oryx對網上所有照片和視頻裡出現的俄烏雙方戰損裝備進行識別和統計,有圖像證實的俄方各型機械化裝備損失照片總計為555件,其中全損照片227件,放棄131,被俘189件,其中坦克損失72件,全損23件;步兵戰車損失75件,其中全損23件,機動防空導彈車17,其中被TB-2無人機擊毀6件,各類其他輪式車輛184照片件。雖然oryx這種親西方的開源帳號在博客中也大量混淆了「全損」和「被俘」的照片,將大量「烏克蘭老鄉」拍攝的視頻稱之為「被俘」,且有大量重複統計。但僅從開源統計得到俄軍損失裝備看,俄軍確實放棄了營團級規模以上的坦克、步兵戰車、裝甲運輸車等主戰裝備,且大量的老舊輪式車輛在行動過程中損毀放棄。

而俄軍進行硬性穿插使得部隊顧此失彼,雖然烏軍沒有發動成規模地反擊,但俄軍依然損失了一些排級別的部隊損失,公開的視頻顯示,俄軍在開戰頭一周的冒進也在2月末的幾天遭受了幾次重大損失,其中一線主戰裝備也在殘酷的近戰中遭受了營連級的損失,比如2月27日和3月4日在基輔以北布查放方向遭受的伏擊中,俄軍就先後遭受了兩次伏擊,遭受了3個空降軍排的級的損失,損失了20余名空降兵和8輛以上的空降戰車。這些損失,也對的上俄羅斯國防部方面證實的,俄軍在行動中陣亡498人的數據。可以判斷的是,主攻方向的俄軍機械化部隊大概有1500輛左右的主戰裝備以及數量略少於主戰兵器的後勤車輛以及炮兵支援設備,目前雖然沒有遭受成建制的損失,但在一周的低烈度作戰以後,俄軍的戰線需要等待後續力量補充之後再另做打算。

而俄軍損失的裝備的情況,也說明了俄軍戰略態勢上的被動。烏軍手頭的歐美先進武器如「標槍」和「TB-2」,對俄軍造成的損失反而不多。到現為止「標槍」造成的戰果也不多,也沒有相應的打擊錄影,只是根據推斷有一輛T-80BVM是疑似烏軍伏擊所致,。同時,而TB-2摧毀的車隊也位於俄軍薄弱的後勤車隊位置,TB-2很少能阻止擁有「鎧甲」和「通古斯卡」保護的俄軍先鋒機械化部隊進行猛攻。可以說,在加強了大量的配屬力量的俄軍合成縱隊,在殲滅烏軍小股襲擾方面做得不錯,完成預定戰役目標方面做得不錯。但是,俄軍的主要損失反而來自於後勤補給車隊,以及後續的火炮車隊,可以說,俄軍的損失來源甚至來源於烏軍的輕武器、地雷、反坦克直瞄武器和烏克蘭仿蘇反坦克導彈。

俄軍限制自己軍事行動手段的原因有很多,不難推測的是,俄軍為了戰後方便處理烏克蘭問題的需要以及自己的國際聲譽,力圖盡可能減少民眾傷亡。但俄軍統帥部下達的另一部分反軍事常識的首長決心,顯然是有其政治目的的,但這樣的決策顯然是一種投機主義行為。

俄羅斯針對烏克蘭是強勢的一方,但針對北約是弱勢的一方,且烏克蘭戰役並非完全的「軍事賬」,有大量的「政治賬」。在這樣的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這種投機行為主義和我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左」傾機會主義的軍事戰略類於,都是寄希望於一次軍事上的冒險改變敵強我弱的態態勢,可以推測的是,俄軍希望在烏克蘭各地的「多點開花」,通過基輔和哈爾科夫方向的大量部隊穿插乃至空降軍孤軍深入,在輿論和士氣上壓垮烏克蘭政府和烏克蘭軍隊,實現一次「軍事遊行」,逼迫烏克蘭軍隊主動出來與俄軍機械化部隊碰撞以求決戰,同時逼迫烏克蘭政府發佈停止抵抗的命令。

但是軍事實踐和歷史經驗均表明,這樣的軍事冒險一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俄軍在持續一周的戰事中未能經受成建制的損失,但是俄軍統帥部妄圖達到的戰略目的並沒有實現。正如我們在過去200個小時中看到的一樣,烏克蘭東部十幾個旅的部隊雖然抵抗意志不強,在過去一周時間裡並沒有成建制地進行機動和作戰,而是幾乎全部選擇在重要城市和居民點建立堅固陣地,打算就地死戰到底,俄軍並沒有找到機動中迅速殲滅烏克蘭軍隊的機會。可以說,烏軍在整個第聶伯河以東,構建了數百個「四行倉庫」,其目的打就是在「有尊嚴地去死」中為烏克蘭當局贏得「國際支持」。

對於烏軍來講,他們在戰爭頭一個星期做的事情是最基於理性的選擇,烏軍沒有實力擊退本國領土上的俄軍進攻部隊,對於烏軍來講,雖然他們面臨敵極端強,我極端弱的情況,但他們可以通過一系列手段避免俄軍的戰略意圖實現,也就是避免俄軍的速勝和己方的速敗。烏克蘭軍隊從開戰的第一天起就極少脫離陣地,僅僅憑藉著自己手裡囤積的大量物資、堅固的工事以及靠近居民區等方式就地死守,逼迫俄軍停下來轉入攻堅,或者逼迫俄軍在全球媒體面前放下道德包袱轟擊居民區。

而烏軍也沒有徹底喪失主觀能動性,烏軍對於俄軍的打擊更多地發揮北約的情報優勢,利用小股力量對俄軍的突擊這些散兵游勇,連以下的進攻對俄軍來講是零敲碎打,而且往往是「同歸於盡,」但林林總總加起來,造成了俄軍今天多達500人陣亡,1000多人受傷的損失,這種軍事冒進帶來的損失,確實是俄軍統帥部戰術的失誤。而俄軍在長距離機動過程中遭受的一系列損失,通過西方控制的媒體資訊戰,進一步鼓勵了軍死硬分子作戰到底的決心和氣焰,進一步打消了俄軍「速勝倫」的念頭。

目前為止,戰爭的天秤依然在倒向俄羅斯,由於俄軍加大空天軍固定翼戰機、無人機和武裝直升機的出動架次,逐步放鬆了火力打擊限制,並且缺乏補給和兵員的烏軍部隊逐步消耗光了作戰兵力,俄軍依然牢牢把握著戰場的主動權。烏軍每天發佈的俄軍損失視頻都在減少,而俄軍的戰線逐步在穩固,兵力在增多,不斷有成建制的烏軍旅部被俄和頓巴斯民兵佔領,從現有的局勢來看,這場遲遲未決的戰爭將繼續拖延下去,以及地緣局勢的變化讓俄軍仍處於不利地位。

而俄軍統帥部此次政治投機軍事冒險的另外一個經驗教訓,則是俄軍幾乎徹底放棄了「宣傳」這個政治手段。毛澤東教導過我們,紅軍的宣傳工作是紅軍第一個重大工作。中國共產黨在走上中國政治舞台、開展革命鬥爭之初,就對軍事宣傳工作有著深刻的認識。烏克蘭擁有完善的基礎建設,電信設施和手機普及率,俄軍對於軍事行動利用網路的傳播效果有一定的認識。然而,在本次俄烏衝突中,在「政治大於軍事」的軍事決策下,俄羅斯軍方在的宣傳系統竟然在選擇不給烏克蘭全境斷網的同時,未能起到瓦解烏軍持續頑強的抵抗意志的作用,這確實是值得我們吸取經驗教訓的。由於俄羅斯方面出於種種原因,未能及時公開部隊進展和戰果,首批戰果視頻是開戰以後96小時才發佈的,而且發佈的視頻僅僅為空天軍武裝直升機的打擊視頻。整場橫跨數個集團軍、空軍師海軍基地的大聯合戰役,竟然只有車臣武裝和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武裝進行定期的資訊發佈。這是我們任何人在開戰之初都沒有預料到的。

俄羅斯網民、烏克蘭網民以及域外的其他國家網民幾乎是單方面的接收被烏克蘭民眾拍攝到的俄軍車輛損耗視頻。由於俄軍統帥部的「軍事冒險」,俄軍機械化縱隊在持續突擊過程中帶來的不可避免的損耗以及俄軍對於烏克蘭平民的相對隨意的態度,這種「俄軍損失慘重」的視頻在開戰數小時以後就開始充盈網路。在開戰48小時以後,由於西方勢力的直接干涉,西方社交媒體管理員「全網查刪」的影響下,烏克蘭設備損壞視頻在西方控制的社交媒體平台如推特、臉書、油管上消失,只剩下大量俄軍拋棄車輛和車輛損毀的視頻,讓多國網民只看得見俄軍損失,看不見烏軍被殲。

從筆者觀測到的情況來看,這些持續的殲敵視頻,配合上烏克蘭軍隊少有的無人機戰果,極大地鼓舞了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的戰鬥士氣,也間接影響了北約的干涉決心。可以說,長期在我國網民心中擔任「別人家的孩子」的俄羅斯宣傳系統尤其是其軍隊宣傳系統,在本次俄烏衝突中和察打一體無人機一樣消失了。

我們能不能做得更好?

這是一場「透明度」前所未有的戰爭的,筆者所在團隊觀看、分析戰況,並將它進行梳理形成有效資訊即時直播,最終創下了當代新聞歷史上的奇跡,也是國人關心這場戰爭的一場體現。這場光怪陸離的戰爭是一場不用交學費的教學,不管是我們還是有司的同志們,對於這場戰爭已經有了相同或者不同的思考,但這些思考最終指向了一個共同的方向,對於面臨祖國統一戰爭的我們來講,當那一天真的來臨,我們能不能做得對更好?

對於這個疑惑,筆者在過去幾天和部隊的一些同志有一些不涉密的交流,我們和部隊的同志普遍認為這個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我們的統帥部決策,肯定不會進行投機。作為全景式直播這場戰爭的人,我們均對於「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體會。軍事是政治的延續,奪取軍事勝利是絕對的第一位,統帥部不應該為了政治投機有任何軍事幻想,在預案裡修改正常的軍事決策方案,弱化軍事打擊的力度。用筆者朋友的話說,你不能打到蘇州河的四川路橋下了,才開始考慮「小戰士之問」。普京沒有回答好這個問題,因此這仗打的非常難看。中俄軍隊的政治體制不同,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是人民軍隊完全區別於一切舊軍隊的政治特質和根本優勢,也因此,我們的首長絕不可能拿戰士們的生命去做軍事上的冒險和政治上的投機。

拋開統帥部的差距,對於部隊的不少朋友來講,這場戰爭具有較好的借鑒意義。我們未來祖國統一戰爭的形態將很類似于俄烏衝突,而俄軍表現出來的一切劣勢,都是我軍盡可能避免的。這場戰爭為部隊的同志們帶去了不少新的課題和新的反思,其中不少課題就涉及「我們該怎麼打這樣一場戰爭」。

如果說1991年的戰爭驚醒了我們,那麼2022年的戰爭對於我們而言只是一種查漏補缺。我們要進行的戰爭比哈爾邦科夫攻勢要複雜得多,有鑑於此,筆者的不少朋友認為,俄軍在此次軍事行動中反映出來的體系性差距是全方位的,不僅僅是「察打一體無人機不夠」之類的小問題。俄軍在戰爭中大量使用了無人機,但即便如此,俄軍沒有一個統一的資訊化指揮系統,無人機回饋出來的資訊無法處理,只能提供給小分隊進行警戒。由於缺乏資訊化的偵察回饋手段,俄軍的固定翼部隊和無人機部隊面對化整為零的烏軍特種部隊以及龜縮在城內的烏軍機械化部隊打擊效能很差,在種種束縛之下,俄軍最終只能靠頻繁的近戰,利用一線作戰人員的素質和勇氣,在無人機加持的小體系內去戰勝烏軍。

如果此次在烏克蘭方面發起的集團軍級聯合戰役是歐亞大陸另一頭的解放軍,解放軍憑藉「軍改」以後建立起來的資訊化優勢,在先進裝備和作戰體系的支援下,打出一場遠比俄羅斯人漂亮的戰爭。我軍完全可以依靠資訊優勢,分區劃格,通過大規模精確打擊,在追求同樣政治訴求的情況下對城防敵軍進行充分打擊。同時現代化的機械化步兵也完全可以憑藉軍官士官隊伍,先進觀瞄、資訊化通信系統的優勢,在己方絕對優勢空中、炮兵精確火力掩護下,利用夜間乃至晝間發動攻勢,每屋每街的去城內「精准拔點」,迅速瓦解敵方防禦。說到軍官素質,俄軍在此次戰爭中很少組織營連級別的夜戰,這可能和俄軍參謀部水準不夠,無法組織大部隊夜間作戰有關。

但最終,俄軍暴露出來的種種原因還是國力問題。俄軍的軍費有限,其空天軍機隊規模僅有解放軍的字面意義上的零頭(殲擊機隊差距約為1400比400,五代機隊差距約為80比1,特種機隊差距約為10比1),在至關重要的特種機隊上,尤其是電子對抗機、預警機機隊上。即便外界觀察家再找藉口,開戰10天以來空天軍的缺席都是不應該的,尤其是空天軍強擊力量是蘇俄式進攻戰役體系中不可或缺少的一環。對於空天軍的缺席,我們需要事後等待俄羅斯方面的解密,但一個可能的軍事推測是,俄軍依然忌憚實力遠遠強於俄軍的北約國家戰機。畢竟現在是俄羅斯空天軍,只要是烏克蘭領土上打下來的飛機,都可以被西方國家稱作是烏克蘭方面打下來的飛機,這一點也可以從3月1日的五角大樓簡報中看出隻言片語。美國方面在烏軍空軍和防空部隊幾乎無法組織有效防禦的情況下,堅持聲稱俄羅斯沒有取得烏克蘭的制空權。而俄軍卻遲遲組織不了像樣的空中攻勢,這說明,俄空天軍依然要為利沃夫以西的「強敵」做鬥爭準備。

就在完稿之時,筆者看到了這樣一個新聞:中國今年軍費預算為1450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1%,增幅比去年上調0.3百分點。這是中國自2019年以來軍費預算增幅首次突破7%。和俄羅斯人相比,我們無疑是幸運的,我們的背後是一個能不斷為人民軍隊提供最先進戰機的國家。俄軍依靠亞爾斯和「布拉瓦」作為底氣確實能發起一場戰爭,但沒有殲-20的俄軍,確實無法把這場戰爭打得像其他霸權主義國家那樣漂亮。對於我們而言,我們可以安心地思考我們的東風41是不是夠用的同時,給人民軍隊提供數十個旅的先進戰機。無論如何,俄羅斯人的問題和教訓要寫出來,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如果說用一句話總結這場光怪陸離的戰爭,那就是俄羅斯人永遠能為我們提供經驗教訓。

連結:观察者网一周军评:俄罗斯永远能为我们提供经验教训-王世纯 (guan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