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背後的中西方輿論戰

文/多維新聞王新
雖然歷史上也有多次被外交抵制的奧運會,不過可能再也沒有哪一屆像2022年北京冬奧會這樣大面積引發中西方輿論戰。
北京時間2月8日上午,中國選手谷愛凌(Eileen Gu)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大跳臺項目決賽上奪得冠軍,摘下中國隊冬奧會歷史該項目首枚金牌,引起世界矚目的同時,完全相反的輿論爭議也一直如影隨形伴隨著谷愛凌。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當天向中國國家自由式滑雪大跳臺及坡面障礙技巧隊發來賀信,點名表揚了谷愛凌。美媒卻在報導中刻意迴避谷愛凌的中國籍身份,比如NBC在官方推特號發佈這一消息時,僅指出她「來自舊金山」。此前的當地時間2月2日,美國福斯新聞主持人還在節目中聲稱谷愛凌代表中國參加冬奧會是「忘恩負義」和「背叛美國」,甚至「很快就會後悔」。

不僅是谷愛凌,另一名女子花滑選手朱易,因為放棄美國國籍歸化為中國隊的身份也成為輿論關注焦點。朱易比賽期間因為接連出現失誤後,中國網路出現的批評聲音也被西方媒體放大,鼓勵和善意的聲音則被忽略。中國網路對朱易的討論最終被妖魔化為中國政府和民眾「金牌至上」、與體育精神相互違背。
甚至中國官方讓讓維吾爾族越野滑雪女選手迪妮格爾·衣拉木江(Dinigeer Yilamujiang)擔任奧運聖火最後一棒的火炬手並點燃聖火,也被美國政客批評「為了分散人們對中國侵犯維吾爾人人權的注意力。」中國官方反擊美國官員的說法「毫無事實根據,充滿政治偏見,嚴重毒化中美關係」。衣拉木江在隨後的比賽中因為排名靠後則被《華爾街日報》表述為「從聚光燈下消失」。
2021年12月,美國以人權問題為由宣佈對2022年北京冬奧會進行外交抵制,澳洲、英國、加拿大等隨後相繼跟進。雖然沒有形成像1980年莫斯科夏奧會那樣的抵制聲浪,卻足以讓北京冬奧會成為數十年來最為輿論政治化的一次奧運盛會。







北京冬奧會成為美國、或者說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媒體的批評中國的新的話語平台。而中國也並未放棄藉此次北京冬奧會展開自己的「主場外交」。在北京冬奧會開幕當天備受矚目的「習普會」上,中俄兩國展示出強化合作抵禦美國和西方國家圍堵的姿態。中俄首腦會晤後發表兩國「新時代國際關係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聯合聲明」,被認為直接向美國主導的安全外交價值體系發出挑戰。接下來的兩天,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見多個國家領袖,討論一帶一路、疫情以及能源供應合作等議題。
有分析認為,中國冬奧會各種紛繁的吐槽、口水和爭議背後,是複雜的地緣政治和中美兩國相互對抗的結果。即便如此,中國仍然藉此次冬奧會進一步掌握了後疫情時代的外交主動機會,戰略收穫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