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塔特:《不要抬頭》 美國的危機不是彗星撞地球,而是美國的愚蠢
羅斯·杜塔特(原《大西洋月刊》資深編輯,美國保守派作家)
文/羅斯·杜塔特 譯/觀察者網 寧櫟
新片《不要抬頭》的故事是要毀滅地球的彗星和愚蠢的美國之間的衝撞。對該片的評價並不高,在爛番茄網站上新鮮度評分只有55%。但是,它在文化上卻很成功。在不講超級英雄的電影就很難有熱點的現在,該片在網飛上打破了收視紀錄,引起了許多影評人的爭論和權威人士的注意,還有左派的批評和右派的讚賞,這些在政治上是出人意料的。
按照官方說法,該片是一個講氣候變化的寓言。導演亞當·麥凱在網上與批評者辯論時,就這麼說的。麥凱在推特上說:「如果你對氣候崩潰或‘崩潰’的美國沒有焦慮,我不知道《不要抬頭》還能傳遞什麼。就像機器人看愛情片時問:‘他們為什麼要把臉貼臉?’」
然而,藝術總是能逃脫創作者的意圖。儘管有導演的官宣,但該片的彗星鏡頭是對氣候變化的糟糕比喻。《紐約》雜誌的埃裡克·萊維茨試圖闡述其原因,他的文章是對該片意圖干預政策的最佳回應之一。但事實上,在該片開拍之前暴發的新冠疫情更適合這個比喻,疫情是一場迅速爆發、出人意料的威脅,而不是令人痛苦的長期挑戰。最終,《不要抬頭》作為一部影視作品,只有在表現導演推特裡插入的那個詞——「崩潰」的美國時才最有效果。相對於片中對美國系統性危機的描述,具體的生存威脅只能算小問題了。
我想,這就是該片被關注的最大原因,即使不喜歡它的人也會談談它。因為它打開了《火線》和《黑道家族》以來,關於美國衰落的最廣泛視角之一。
然而,很多批評者認為本片總的來說失敗了,我也這麼看。因為它充滿了指責所有人的衝動,從電視新聞到社交媒體,同時又想傳遞「相信科學」的資訊,這兩者存在矛盾。後者確保它對專家階層、學術和工業綜合體的諷刺是最溫和的。它的情節最終聚焦一位民粹主義總統的糟糕決定,從而放棄了系統性的批評,換成了意識形態攻擊。
該片有對衰落的全面描繪,這正是我們需要的。在此基礎上,我打算改改劇本。如果有人請我做該片顧問的話,這部片子可能會是這樣:
第一幕:業餘天文愛好者檢查了一些望遠鏡拍下的照片,發現了這顆彗星。這些照片由政府收集,卻根本沒有檢查。這個發現被一些末日生存愛好者和科技公司的人炒作,而學術權威認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推特對堅稱彗星即將撞擊地球的用戶進行審查。
第二幕:哈佛大學的一群天文學家證實了彗星的危險軌跡,突然間,媒體開始大肆宣傳這一威脅。但是,想連任的右翼民粹主義總統更願意推遲應對,所以她力捧一位不知名的聖經學院天文學家,後者認為撞擊的可能性低於10%。
第三幕:抗議活動爆發並席捲全國,總統改變了政策,宣佈進行大規模核打擊。然而,被媒體熱捧的美國宇航局負責人,卻堅持認為炸毀彗星會使碎片墜落並殺死太多人。他主張按照他此前論文的研究進行更有限的打擊,好讓彗星偏離軌道。福克斯新聞誹謗他,但主流媒體堅稱他的策略是科學,正經人都不應該反對。因此,美國嘗試了他的計畫,但完全失敗了,因為他的論文實際上是基於欺詐性實驗,從未在他的實驗室之外實現過。
第四幕:於是總統下令進行徹底的打擊,但也失敗了,因為大多數核武器都失效了,軍方沒有檢查自己的儲備庫,因為錢花在了雇傭TikTok網紅來招募Z世代入伍上。無奈之下,政府求助於一位馬斯克式的技術奇才,他的「大傢伙」鑽頭有望將一枚彈頭送入彗星中心。不幸的是,他親自監督這項任務,在他為推特上的爭吵分心時,任務出了致命的差錯。
第五幕:無路可走,美國的一部分人假裝彗星不會來,另一部分人加入了一個為白人父權制罪惡舉行大規模懺悔儀式的邪教組織。最後一刻,一組中國無人機升空迎接彗星,將其分解,其碎片落入太平洋,由中國的深海機器人打撈開採——但一批碎片「意外」擊中了美國大陸,打掉了美國的基礎設施,讓這個前世界超級大國陷入黑暗。
最後,片尾滾動的演職員表會用中文。我們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見。
(本文發表於2022年1月8日美國《紐約時報》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