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由3位科學家分享
文/觀察者網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50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日本籍科學家Syukuro Manabe、德國科學家Klaus Hasselmann和義大利科學家Giorgio Parisi,以表彰他們「對我們理解複雜物理系統的開創性貢獻」。
2021年的諾貝爾獎單項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36萬元人民幣)。
過去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名單
2020年——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有力預測」;另外兩位獲獎者是德國和美國科學家Reinhard Genzel、Andrea Ghez,獲獎理由是「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品質的緻密天體」。
2019年——美國科學家James Peebles獲獎,獲獎理由是「在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發現」;另外兩位獲獎者是瑞士科學家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獲獎理由是「發現了一顆圍繞類太陽恒星運行的系外行星」。
2018年——美法加三位科學家Arthur Ashkin、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獲獎,獲獎理由是「在鐳射物理學領域所作出的開創性發明」。
2017年——三位美國科學家Rainer Weiss、Barry C. Barish和Kip S. Thorne獲獎,獲獎理由是「對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的決定性貢獻」。
2016年——英美三位科學家David J. Thouless、F. Duncan M. Haldane、J. Michael Kosterlitz獲獎,獲獎理由是「理論發現拓撲相變和拓撲相物質」。
2015年——日本科學家Takaaki Kajita和加拿大科學家Arthur B. McDonald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了中微子振盪,表明中微子具有品質」。
文章連結: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由3位科学家分享 (guancha.cn)
2021諾貝爾物理獎出爐 美德義3學者共獲殊榮!
文/自由時報
2021年諾貝爾獎物理獎今(10/5)日揭曉得主,由出生自日本的美籍氣象學家真鍋淑郎(Syukuro Manabe)、德國海洋和氣候學家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及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帕里西(Giorgio Parisi)獲獎,獲獎者將抱回獎牌、獲獎證書以及10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180萬元)獎金。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真鍋淑郎、哈塞爾曼及帕里西,3人因對理解物理的複雜系統有開創性貢獻而得獎。真鍋淑郎及哈塞爾曼因為建構地球氣候的「物理建模」(physical modelling),量化氣候變化並能更加準確預測全球暖化程度的成就而共同獲獎,2人將平分一半獎金;帕里西則是因為發現原子到行星尺度(planetary scales)的物理系統中「無序」(disorder)和「波動」(fluctuations)的相互作用而獲獎,1人獨得另一半獎金。
其中,90歲的真鍋淑郎出生自日本,1958年從東京大學畢業,之後成為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研究員,1997年回到日本加入科學技術廳(現文部科學省)全球暖化研究小組;2001年起再次前往美國,現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高級研究員,目前是美國公民。
諾貝爾物理獎去年由美國女性天文學家蓋茲(Andrea Ghez)、德國物理學家根舍(Reinhard Genzel)和英國物理學家潘洛斯(Roger Penrose)共享殊榮。3人因為領導研究團隊以紅外線探測銀河系中心區域,終於探明銀河中央存在一個質量約為太陽400倍的緻密天體,並對其性質做了研究,因此獲得物理獎肯定。
諾貝爾獎依瑞典炸藥發明人諾貝爾(Alfred Nobel)遺囑而創立,自1901年開始頒發,今年已是第120週年。2021年諾貝爾獎從今日起,將連續一週公布各項獎項,繼4日的醫學獎和今日的物理獎後,6日頒布諾貝爾化學獎、7日諾貝爾文學獎、8日諾貝爾和平獎、11日諾貝爾經濟學獎。
2021諾貝爾物理獎由美國氣象學家真鍋淑郎、德國海洋和氣候學家哈塞爾曼及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帕里西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