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譚傳毅》福建艦成軍儀式的眉角很多

中方第一艘電磁彈射型航母「福建」艦入列授旗儀式在海南三亞軍港舉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了入列授旗儀式,並登艦視察。
11月5日,中國第一艘電磁彈射型航空母艦福建艦入列授旗儀式,由中央軍委會副主席張生民在海南三亞主持,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
簡單的成軍入列儀式出現了一些「怪怪的」現象:為何國家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只是「列席」由軍委會副主席張生民主持的儀式、而不是由他主持?在登艦視察與互動環節,卻是由習近平主導、而非張生民?我們有必要深入瞭解解放軍的體制。
權責分工的儀式
在台灣,像這種重大的成軍儀式通常由最高領導人總統主持,幾乎所有的焦點與鎂光燈都聚焦在他身上;而在大陸,福建艦的入列儀式展現的卻是另一種風貌,也就是「權責分工」的儀式。
解放軍已經服役了3艘航母,每次的入列儀式都是由中央軍委副主席主持,黨政軍最高領導人列席參加:2012年9月25日遼寧艦入列儀式,由軍委副主席張又俠主持(胡錦濤出席並視察)、2019年12月17日山東艦入列儀式,由軍委副主席張又俠主持(習近平出席並視察),以及此次福建艦入列儀式。
首先看指揮體制。中央軍委實行主席負責制,軍委主席是解放軍最高統帥,擁有對全國武裝力量的最高指揮權。在航母入列這類重大場合,由軍委副主席主持儀式,負責事務性工作與流程執行和現場組織,所以由副主席主持儀式。
入列儀式流程完全由軍委副主席主持,只有在授旗儀式中,軍委主席習近平把八一紅旗授予福建艦艦長與政委,這是對最高領導人的尊重,表示軍委副主席的任務已了,從此福建艦移交國家使用。
至於列席的政治局常委蔡奇與政治局委員張國清,蔡奇名列在習近平之後,是當然的入列儀式人員之一,緊接著是張國清。按理講,常務委員的黨內地位高於委員,「先蔡後張」也很正常,完全不存在「接班行情排名」的說法。
軍委主席的出席,則表示最高統帥層的見證,象徵儀式得到最高領導人的授權和背書,所以入列儀式後的登艦視察與互動由軍委主席主持,表示最終認可,他只專注於最終決策。若有「副主席架空主席」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可以看出,參加福建艦入列儀式的人員,是在7名中央和政治局常委(除了習近平)、以及17名非常委當中,選出2人列席。可以「動手腳」的,大概就是列席人員選拔。
接下來我們要看習近平的軍銜。中央軍委主席不授予軍銜(階級)是中共從毛澤東時代就有的傳統,表示最高領導人超越軍事層級、還包括黨與國家的核心地位,鄧小平之後的最高領導人則延續毛思想;表示其權威來自他所擔任的職務本身,而非軍銜。
當然,這種嚴格的權責分工,不免充滿了「黨指揮槍」的根本原則,最高統帥身分所彰顯的是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必須讓對手看到的武器
和入列儀式一樣,所謂國之重器包括航母、戰略飛彈、核動力潛艇各有其任務,有的必須隱藏起來不能讓敵人知道、有的可以讓敵人知道、有的必須讓敵人知道,航母就是必須讓敵人知道的武器。
大型航母動輒10萬噸龐然巨物,想要隱藏蹤跡太難了,許多人大腦仍停留在二戰中途島海戰時代,美日艦隊拚命搜尋對手航母。現在在太空中有衛星、空中有預警機、地面有「鋪路爪」型遠端預警雷達、探測距離達8000公里的戰略天波雷達,甚至於潛艇也能擔負偵察航母的功能,航母根本跑不掉。
例如民用(水利、水生態環境觀測等)吉林一號衛星,是個高分辨光學遙感衛星,數量高達120顆,輪流觀測航母,還不包括精確更高的軍用高分遙測遙感衛星,而且所有軍民衛星都聯網作業,訊息同步交給「天算衛星」解算航母動態,再將航母數據即時傳回地面,是直接可以使用的「情報」,而不只是「data」而已。
美中兩國是全世界唯二具備完整偵察能力的國家,中國有的偵察系統美國也有,既然出動航母隱藏不了,因此,航母就不再是軍事上的了,而是一種政治性武器,要大聲告訴對手「我來了」。航母的出現,表示對他國的威懾、恐嚇、示威、國力展現,至於能不能打,還得看臨場表現。
影響航母作戰效能最大者有二:起飛與降落相互干擾、單位起降次數太低。福建艦的彈射器的設置的確會阻擋戰機降落,影響其戰力。這句話說得對、也說得不對。
當飛機從福建艦斜甲板降落時,的確會干擾2號(位於前甲板左方)、3號彈射器(位於左舷)彈射,因為當初福建艦彈射器是以行程較短的蒸汽彈射為主,後來電磁彈射器研製成功行程較長,但艦體已經設計完成,無法大幅改動。
這對實戰幾乎沒有影響,因為中國航母作戰距離超過1000公里,若加上艦載預警機、鋪路爪型遠程雷達、天波戰略雷達的加持,探測距離更遠,幾乎不可能發生突擊,導致艦隊與飛機倉促應戰的行為,所有作戰任務都在戰前完成設計,更可以合理的規劃起降流程。
在起降次數方面,我們比較山東艦與美國福特艦。根據大陸媒體報導,在17天當中,山東艦共出動了610多架次,平均每天出動36架次。2022年福特級航母首次作戰部署,52天內出動了1250架次,平均每天僅出動24架次,出動效率還不如山東艦。如果美國福特艦打不過山東艦,怎麼會是福建艦的對手呢?
還有一個指標:彈射器。福特艦電力採中壓交流系統,發電機產生的交流電需先儲存在飛輪系統,然後再轉換成直流電給彈射器,而且4條彈射器共用一個飛輪儲能系統,只要它故障,大家都停擺;要命的是,這個系統的故障率極高。
福建艦電力採用中壓直流系統,發電機所發的直流電直接供應彈射器,而且每條彈射器都有獨立超級電容,1條故障不會影響整體。根據大陸網路新聞的報導,福建艦彈射器使用壽命是2萬次無故障,至今累計彈射次數達4000次無故障。美國福特艦彈射器設計使用4100次需大修,實際數字是400次就故障,難怪川普氣得要把電磁彈射換回蒸汽彈射。
作為政治性武器的航母,其成軍必然也是政治性的,其目的是對他國的威懾、恐嚇、示威與國力展現,那就要大張旗鼓的公布周知,國家最高領導人列席參加成軍儀式,而且還是透過中央電視台報導,那是必然的。
至於為何是蔡奇與張國清參加儀式而不是其他政治局委員,我們不猜測也不妄議,只要知道福建艦入列儀式的基本邏輯,就達到本文的目的了。
(作者譚傳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同步刊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