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蔡鎤銘》台海通航:法律戰的複雜性

台海22年來有德國軍艦現蹤,德國巡防艦「巴登符騰堡」號和補給艦「法蘭克福」號於9月中通過台灣海峽。

文/蔡鎤銘

近年來,隨著台海局勢的緊張加劇,各國軍艦的通過行為引發了廣泛的國際關注。德國和北約國家的軍艦在台灣海峽的航行已成為討論的焦點,涉及的法律表述問題更是引人深思。本文將綜合多篇媒體報導,探討在軍艦通過台海的背景下,法律表述所面臨的挑戰與困境,並深入分析各方的立場,特別是台灣的應對策略。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國家擁有在國際水域進行無害通過的權利。台灣海峽作為連接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的重要航道,理應被視為國際水域。然而,中國大陸對台灣海峽的主權主張使得這一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大陸政府強調,台灣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認為海峽內的水域屬於其內水,這與大多數國家對自由航行的理解相悖。

台海通航船隻衛星即時圖片(資料來源:marine traffic網站)
台海通航船隻衛星即時圖片(資料來源:marine traffic網站)

根據UNCLOS的規定,過境通行的原則適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這意味著所有船舶,包括軍艦,都享有通過該海域的自由。然而,大陸的立場始終強調其對這一水域的主權,並明確表示不會接受任何形式的挑戰或挑釁,這使得國際法的適用範圍變得模糊。

在最近的外務部記者會上,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重申了對台灣海峽的主權聲明,表示「台灣問題不是航行自由的問題,而是大陸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問題。」這一說法顯示出大陸對於外國軍艦通過其認為的「內水」的強烈抵制,並警告這些行為可能會損害其主權和安全。

大陸的法律表述不僅是對外國軍艦的警告,也是對內部民眾的一種宣示,強調政府在捍衛國家主權方面的堅定立場。這種強調主權的論述,反映了大陸的國際政治策略,也體現了對於台灣問題的敏感性。隨著大陸在區域內的軍事活動增加,這種立場可能會更加鞏固,進一步影響國際社會的反應。

2024年9月,德國海軍的「巴登-符騰堡」級驅逐艦和補給艦「法蘭克福•阿姆•邁恩」首次在二十多年內通過台灣海峽,這一行為引發了大陸的強烈反應。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留斯表示,國際水域就是國際水域,這是最安全的航線。德國在支持航行自由的立場上並不妥協,這也與美國及其他西方盟友的立場一致。

德國此舉被視為對大陸軍事擴張的一種挑戰,並彰顯了西方國家在維護航行自由方面的團結。這一行為不僅是軍事上的展示,也是政治上的信號,顯示出德國願意在亞太地區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德國的行動,無疑會引起大陸的高度警覺,並可能激化台海周邊的緊張局勢。

對於德國的軍艦通過,大陸外交部表達了明確的反對意見。毛寧指出,「大陸堅決反對以航行自由為名,挑釁和危害中國的主權和安全的行為。」這一表述強調了大陸對其主權的捍衛,也顯示出其對外國軍艦進入台灣海峽的高度敏感性。大陸的反應顯示,任何外國的軍事行動都可能被解讀為對其主權的挑戰,進一步加劇了台海的軍事緊張局勢。

在此背景下,大陸的軍事部署也隨之增加。根據報導,大陸軍方對於外國軍艦的通過會進行「跟蹤和監視」,這使得台灣海峽的軍事氣氛變得更加緊張。大陸的軍事行動不僅是對外國軍艦的警告,也是對內部民眾的一種展示,強調大陸有能力捍衛其所謂的「內水」和國家主權。

面對大陸的主權主張及外國軍艦的通過,台灣的立場顯得尤為重要。台灣政府強調其對於台灣海峽的航行自由的支持,並視之為國際法賦予的權利。台灣國防部在德國軍艦通過期間表示,已經對相關情況保持監控,並確保周邊海域的安全。這種反應顯示出台灣在面對外部挑戰時的自信和穩健。

台灣的外交部曾強調,國際社會應該重視台灣在地區安全中的角色,並支持台灣的航行自由。這一立場不僅反映出台灣希望參與國際事務的願景,也表達出對於大陸軍事威脅的警覺。

面對日益增加的軍事壓力,台灣政府加強了與美國及其他盟友的合作,提升自身的防衛能力。台灣的軍事策略包括增強自身的防禦力量,並與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日、澳等國在海洋安全和軍事演習方面進行協作。

然而,單靠軍事手段不足以解決台灣面臨的挑戰。建立與大陸的交流合作關係,無疑是一個值得考慮的策略。透過加強兩岸之間的溝通,台灣可以減少誤解和敵對情緒,降低雙方的緊張關係。這樣的交流可以在經濟、文化等領域展開,也可以在安全問題上尋求對話與協商。這些努力有助於降低衝突的風險,促進兩岸的穩定。

此外,透過文化交流和經濟合作,台灣可以展示對和平的承諾,進一步增強國際社會對其的支持。這樣的做法不僅有助於降低敵對風險,也能為台灣帶來實質利益,促進兩岸民眾之間的理解與友誼。最終,這將有助於在日益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尋求可行的和平發展之路。

媒體報導的法律表述成為了重要的觀察點。不同媒體對於軍艦通過的描述與理解,往往受到各自政治立場的影響。例如,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指出,軍艦的通過不僅是航行自由的體現,也是對大陸軍事威脅的警告。這樣的表述方式,不僅反映了對事件的解讀,也影響了國際社會對該事件的反應。

媒體在報導軍艦通過事件時,經常將法律與政治因素交織在一起,這使得法律表述的準確性受到挑戰。例如,在涉及北約軍艦的報導中,法律表述常常被政治意圖所驅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國際法的適用範圍。大陸的反應則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對立,使得法律表述的問題更加複雜。

媒體報導的法律表述問題也反映了國際社會對於台海問題的分歧。某些西方媒體強調航行自由的重要性,並將軍艦通過視為對抗大陸的必要行動,而大陸媒體則強調主權和安全的重要性,將外國軍艦視為挑釁行為。這種對立的報導視角,使得法律表述的問題更加複雜,並影響了國際社會對於事件的整體認知。

透過不同媒體的報導,可以看到法律表述的背後,隱藏著深層的政治意圖和國際關係的博弈。在這樣的環境下,準確理解和表述法律問題成為一項挑戰,需要國際社會在法律與政治之間找到平衡點。

台灣海峽的軍艦通過事件揭示了國際法與國家主權之間的緊張關係。大陸的主權主張與國際社會對航行自由的理解形成鮮明對比,而媒體報導中法律表述的問題進一步加劇了這一矛盾。台灣在這一過程中所展現的立場與應對策略,無疑為其在國際社會中的角色增添了重要的維度。

未來,隨著地緣政治的變化,這一問題將持續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國際社會需要在尊重國家主權與維護航行自由之間尋求平衡的解決方案。建立與大陸的交流合作夥伴關係,不僅能降低敵對風險,也將有助於促進兩岸的穩定與發展。只有透過國際法律的架構和各國的共同努力,才能在這一複雜的問題上找到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並為地區的和平穩定貢獻力量。台灣的立場與應對將在未來的國際舞台上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成為維護區域安全的重要參與者。

(作者蔡鎤銘為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中天新聞網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