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台灣人為何不相信6年內共軍會攻台?
文/譚傳毅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與台灣國際研究學會在3月20日公布的「拜登新局與台海安全」民意調查結果,針對「中國大陸6年內可能攻台」的題目,有63.3%的民眾認為大陸不會在未來的6年內發動武力攻台。顯然,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向國會報告說中共解放軍6年內會攻台的說法,並不讓台灣人民所相信。那麼為何台灣人民不相信中共短期內不會攻台呢?這恐怕跟中國人對戰爭「正義性」的認定有關。
混亂的正義價值觀
西方在上古時代聖奧古斯丁(Saint Augustin)指出戰爭的原則:戰爭必須能夠保障和平與安定的秩序,只有正當防衛的戰爭才是具有「正義性」的戰爭,主動攻擊他人是不正義的。這是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
後來歷經中世紀的混亂,特別是十字軍戰爭期間儘管教會明定對付異教徒的戰爭是正義的、教徒之間的戰爭是不正義的,但是在世俗王室與教會之間矛盾不斷,特別是當民族國家興起之後的戰爭全部都是教徒的戰爭,教會失去對於正義的指導地位。在一戰前夕,歐洲各國甚至於期盼戰爭的到來,只有戰爭才能解決紛爭,直到二戰結束之後為止。
二戰後國際秩序是建立在聯合國基礎之上的「美國和平」(Pax Americana),但是聯合國安理會同意的戰爭只有兩場:1950年的韓戰、以及1990年第一次的波灣戰爭,換句話說,其它的戰爭都是不正義的;索馬利亞戰爭得到聯合國授權,但卻以戰敗收場。二戰後的70年共發生248場戰爭,其中201場戰爭由美國所發動,可見正義早已失去應有的地位。
前教宗本篤16世即位之前就公開批評小布希總統和伊拉克戰爭,他認為這是不正義的戰爭;他同時認為,指責穆斯林為恐怖分子也是錯誤的,而且他也反對911之後的反恐戰爭變成另一場十字軍東征的說法。
我們綜合戰爭正義性的原則:第一,戰爭必須由合法政府所發起。第二,戰爭理由必須有善意。第三,戰爭目的正當性。第四,戰爭手段正當性(不使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第五,不傷害平民原則。第六,戰爭勝利的可能性。
然而,當今沒有國際法可以制約美國,例如美國搞自由航行,但是它卻又不加入《國際海洋法公約》,它想做什麼它說了算。法國學者阿宏(Raymond Aron)說過:「戰爭超越法律」,非常能夠形容美國的形象,美國可說是全世界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在這團正義的迷霧之中,想要看清楚事情的本質不容易,得從政治目的來看。例如阿爾及利亞抵抗法國或是印度不抵抗運動都是爭取獨立,獨立戰爭可以算是正義的。
總的來講,美國所發動的戰爭目標都是為了美國利益。冷戰時期的美國利益主要是為了遏制蘇聯,出名的戰爭例如韓戰、黎巴嫩戰爭、越戰、入侵格瑞納達、空襲利比亞、巴拿馬戰爭等。冷戰後更毫不掩飾為了國家利益而戰,例如第一次波灣戰爭、索馬利亞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第二次波灣戰爭、利比亞戰爭等。
若細看美國國家利益的背景因素,許多戰爭都是在中東產油區附近,而當時美國發行美元需要石油作為擔保,否則美元體系就會崩潰。有資本主義支撐的戰爭,能夠有多少正義性實在不敢苟同。如果美國可以為國家利益而戰,那麼中國為什麼不能為國家利益而戰?
中國特色的「義戰」
夏商周三代沒有太多文字流傳下來,有的只是損毀的圖畫、甲骨文、金文,我們不太清楚這1500年發生了什麼事情。
春秋時代出現了戰爭的正義性,也就是「義戰」。《孟子·盡心下》:「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孟子的意思是說,春秋時期沒有正義的戰爭,但是戰爭的一方比另一方更具正義的情況還是有的。意思是為了維護周天子而發動的戰爭才叫做「義戰」,其他的戰爭都是不正義的。
孔子《論語·季氏》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這就能說明義戰的意義了。齊桓公尊王攘夷討伐楚國的戰爭,當然就是正義的。到了韓趙魏三家分晉,維護周天子的義戰轉變為禮樂崩潰為私利而戰。
大秦統一中國之後的義戰就很簡單:第一,王朝所發動的戰爭都是正義的,因為天下莫非王土,為維護王朝存在所進行的戰爭當然是正義的。第二,根據成王敗寇原則,能夠推翻現行王朝的戰爭是正義的,失敗的則為寇賊;若非如此,中國歷史就寫不下去了。
還有中國特有的「檄文」,就是古代用於曉諭、徵召、聲討等文書,特指聲討敵人或叛逆的文書。古代發佈檄文的目的,就是為了搶佔正義的制高點,強調他們所進行的戰爭是正義的。
中國最早的檄文是《湯誓》,以下還有《牧誓》、《費誓》、《管仲檄楚使》、《討王莽檄》、《隋文帝伐陳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朱元璋奉天討元北伐檄文》等,中華民國甫建立之初中山先生親自發佈《中國革命軍大元帥檄》,連台灣人抗戰也發佈《台灣人民抗戰檄文》,最出名大概就是駱賓王寫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有的檄文是上討伐下、有的是下忤逆上、有的成功、有的失敗。無論如何,成王敗寇才是重點,這是中國歷史的現實,否則當年蔣介石就不必延續法統、爭取正義的制高點。
現代檄文
若以西方義戰觀點來看,台灣爭取獨立,無論名稱是台灣共和國還是中華民國,所進行的戰爭是正義的。若從中國觀點來看,台灣獨立就是叛逆,就像南宋末期與南明末期的小朝廷一樣,必須正義的征伐。獨立也好、征伐也行,大家都說自己是正義的,看起來一場正義之戰是免不了。
至於解放軍若進行「武統」,那就要看中共官方何時發佈類似檄文的《告台灣同胞書》,這篇文章將是一篇動武的檄文,不告而戰是不正義的,類似西洋的最後通牒(Ultimatum),或可稱為「哀的美敦書」。
歷史上中共共發表5篇《告台灣同胞書》,分別在1950年2月古寧頭戰役之後以台盟名義發佈、1958年10月八二三炮戰之後以國防部名義發佈的2篇、1979年1月以人大常委會名義發佈的《告台灣同胞書》、2020年10月人民日報刊發《告台灣情治部門書: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去年版的文書針對性極強,好像是針對情治人員、甚至於軍人發出某種信號。
1979年的《告台灣同胞書》最具開創性意義,它告別了武裝統一、開啟了和平統一的進程,它不像是檄文,反而有點像招安詔書。前三次的《告台灣同胞書》都晚於古寧頭戰役和八二三炮戰,可以說明當時中共解放大陸過於順利,沒想到在金門栽了跟頭,以至於忽略了文攻的重要性。如果1979年的《告台灣同胞書》是和平統一的開端,那麼未來放棄搞了40年的和統轉向武統,就必須有個說法,否則武統就是不正義的戰爭。
從這個角度來看,台灣人士相信中共如果發動攻台行動,必然會發出一份檄文,不會貿然的發動對台戰爭。而中共自己說得很清楚,只有台灣宣佈獨立才會進行攻台,台灣若不宣佈獨立,解放軍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的攻台,這必然也是台灣人不相信美國人說「中共會在6年內攻台」的緣故,何況同一民調中,還有61.1%的台灣人民認為美國對台是別有用心,所以大部份的台灣人顯然不相信美國對戰爭正義性的定義。
結論
正義之戰同時融合了戰爭與政治,從十字軍戰爭到二戰到國共內戰都是如此,因此正義之戰往往非常血腥。對於中國大陸而言,統一是民族的使命,但若和平統一無望而進入武力統一,其規模必然是全面性的,所以中共必然要找出說服全中國人打台灣的「正義性」。
像美軍把戰爭小型化、微型化了,降低武力的殺傷性,武力使用變得非常可能、而且認為戰爭可以限制在極小的層面來打,所以戰爭的正義性就不足為外人說,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會相信中共很快的會在台海挑起戰爭,但台灣人認為不會的深層原因。
(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