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周忠菲》日本在亞太安全中「跳得最高」,應早日回歸正常
文/周忠菲
最近,日本在亞太地區的一系列動作「十分搶眼」,在中國周邊地區,「跳得最高」。日本這些「不正常」的舉動,究竟是什麼信號,值得注意。
一、 前言
1937年7月7日,日本藉口尋找失蹤的日本士兵,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史稱「七七事變」。8年抗日戰爭,中國人民付出了重大犧牲。
2024年7月7日,日本與「新的合作夥伴」菲律賓,在馬尼拉舉行2+2會晤(外相和防長)。第二天,日本防長和菲律賓防長簽署了《互惠准入協定》(簡稱RAA)。RAA的要害在於日菲互相放寬在對方領土的軍事活動限制,成為日本獲得美國進一步「鬆綁」的重大象徵,是日本邁向公開軍國主義,跨出重要的一步。
其後,我們看到,以美國「環太平洋軍演」和在華盛頓召開的北約峰會為背景,日本接連在中國周邊採取一系列挑釁性舉動。7月1日,日本發布2024年《防衛白皮書》,不僅延續去年《防衛白皮書》宣稱的,中國是日本「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 這一定位,而且直接表示,日本要通過與「盟國和志同道合的國家進行合作與協調」,「應對中國」。
中國外交部曾指出,由於歷史原因,日本的軍事安全動向,一直備受國際社會和亞洲國家關注。如今,日本在中國周邊,跳得如此之高,不惜製造地區局勢緊張,是為了圓日本「成為政治、軍事大國」之夢。日本此舉,對地區和平,對兩岸關係,則有害無益。
二、日本謀求成為與美菲「肩並肩軍演」的正式成員
今年以來,日本在南海、台海行動頻繁,「抗中」調子升高。日本在亞太安全中「跳得很高」,目的是通過在發揮日本在美國聯盟體系中,反對「中國威脅」的「重要作用」,換取成為美菲「肩並肩軍演」成員的資格,實現日本對軍事安全政策的突破。為進一步擴大日本在亞太地區軍事、政治等方面的影響,進行鋪墊。
日本的熱身動作,從4月11日美日韓三國領導人發表聯合聲明起步。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菲律賓總統馬可仕首次在華盛頓舉行三邊會談,以加強地區安全合作為議題,三國領導人會後發表聯合聲明中,指責中國試圖「通過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並對中方在南海、東海等地區維護國家主權的行動,表示「關切」。
聲明還宣稱,三國擁有相同的「基本價值觀」,對「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有著共同目標。對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美日韓安全框架,表示歡迎。聲明還干涉中國內政,宣稱三國對於台灣問題的基本立場沒有改變,呼籲「和平解決兩岸問題」。聲明還宣布:美國、日本和菲律賓的國防和海上執法力量,計畫於2025年在日本附近海域,開展聯合演習。
4月22日,2024年菲律賓與美國「肩並肩」聯合軍演,正式啟動。日本是14個觀察員國家之一(號稱史上之最,軍演時段持續到5月10日,參演士兵超過1.67萬名。澳大利亞派了150人,法國派了100人參加)。
5月23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談,雙方再次強調,要強化「日美同盟」以「應對中國」介入南海。岸田文雄稱,為加強日本的「防衛力量」,將「不排除任何選項,」包括「反擊能力」。
可以預見,日本成為與美菲「肩並肩」軍演正式成員,將進一步刺激日本擺脫戰後體系束縛,尤其是擺脫和平憲法束縛的「強心劑」。
三、簽署RAA,美日菲朝一體化軍事同盟邁進
在中美博弈激化的背景下,日本加強在南海滋事。7月4日,菲律賓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布勞納放風說,菲律賓期望與日本簽署兩國協定,稱這一協定「非常重要」。日本駐菲律賓大使遠藤和同日稱,相關談判已「近乎完成」。2024年7月7日,我們看到,日本防長和菲律賓防長簽署了RAA。
RAA確定了日菲之間相互放寬軍事活動的限制。這樣,不僅日本將成為美菲「肩並肩」軍演的成員,而且美日菲三國有可能形成一體化軍事同盟。因為日本和英國、澳大利亞已簽署了類似文件,菲律賓與美國、澳大利亞也簽署了類似文件。美菲現在是同盟關係,美日也是同盟關係。RAA的簽署,使菲日之間形成準同盟關係。
美國在RAA的簽署上,對日本「網開一面」,是有考慮的。今年是美國大選年,也是中美博弈進入態勢更加嚴峻的時期。在亞太安全領域,雖然美國一再強調不想與中國發生衝突與對抗,強調美方希望與中方保持溝通和交流的重要性,但美國又不願放棄在實際行動中,不斷對中國安全利益造成侵害所帶來的利益。基於這種複雜的背景,美日的如意算盤,演變成由日本擔任「抗中先鋒」,出手造成南海局勢和台海局勢的繼續緊張。日本在參與美國組建的,全方位對抗中國的聯盟中,在美國印太戰略的推進中,獲取回報。
四、試圖與美國等域外勢力聯手,打壓中國
圍繞北約峰會與美國「環太平洋軍演」,日本密集地在中國周邊海域,高調尋事挑釁。7月4日,日方「涼月」號導彈驅逐艦,不顧中方多次警告,進入中方正在進行實彈演習的浙江省領海,日本國內有民眾為此「吹風巡航」叫好。事後,日方表示事件為「違規操作」,將對違規操作者,進行懲處。
7月9日,日方對在西太平洋地區行動的中方「山東艦」航母編隊,進行試探性挑釁。日方起飛戰鬥機對山東艦進行監控,派出「曙」號驅逐艦,中方派出052DL型驅逐艦「桂林艦」,直接攔住日艦,迫使其悻悻離開。7月10日,日方「三加丸」號漁船和數艘巡視船,非法闖入中方釣魚島領域。被中方採取措施驅離。
7月12日,日本發布2024年版《防衛白皮書》。主要目的,一是借機擴軍強武,提高軍費預算。聲稱日本面臨二戰以來最嚴峻的安保環境,需要構建「攻防一體」的作戰體系,發展日本自衛隊高超音速、遠端軍事打擊等方面能力。二是直接挑明,欲與美國等域外勢力聯手打壓中國。三是對北約將觸角伸向亞太做出表態,示意日本,願為「北約亞太化」,「鋪路搭橋」。
日本這一連串動作,對時間的選擇,顯得「別有用心」。日菲簽署RAA,時間是7月7日。發表《防衛白皮書》,是7月12日,是以所謂「中國威脅」為主要目標的北約峰會結束的次日。大背景則是,美國糾集盟友,正在舉行共計29國參與的「環太軍演」(美國牽頭、核心項目美日韓參與,演習從6月27日持續至8月1日)。同時,中國山東艦也在演訓,目標包括防範美國及其盟軍。
五、結語
中國在亞太地區發揮的和平作用,不容日本與美西方進行詆毀。亞太地區絕大多數國家,也不願接受美日要他們「政治站隊」的安排,與中國為敵。
7月1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記者會上嚴厲譴責:北約《華盛頓峰會宣言》,是故意渲染亞太地區緊張局勢,指責中國對西方構成「系統性挑戰」,是偏見和抹黑。中國外長王毅在給下任北約峰會輪值國,荷蘭首相的電話中強調,北約不能插手亞太事務,不能干涉中國內政,不得損害中方利益。
日本是中國「搬不走的鄰居」。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日本應早日回歸正常。
(作者周忠菲為上海台灣研究會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 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