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王崑義》台灣可成為中國發展的「東方龍頭」
文/王崑義
2013年9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哈薩克期間,在納札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倡議「一帶一路」,這一倡議至今已經滿10年。10年來中國不斷的對外投資基礎建設,讓中國的經濟發展可以向西延伸到中亞,也可以向南挹注到非洲與大洋洲,中國的影響力於是得以從「全球南方」擴展到「全球東方」。尤其是「一帶一路」的戰略設計,在2018年美國川普政府發動對中國的戰略競爭中,中國避免再度出現1990年代「落後就要挨打」的局面。
「全球南方」的語意,依照旅美學者黎蝸藤的解釋,對中國而言,不但是一個名詞,更是一整套論述,是挑戰「美國話語權」的重要工具。作為一種論述,中國的邏輯可以歸結爲「三段論」:
第一,「全球南方」的國家在歷史上都深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禍害。第二,中國作為同樣深受殖民主義禍害的國家,卻找到了自己的道路,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了發展的新榜樣、新路徑。第三,全球南方國家應團結起來,推倒「不公正的國際秩序」。
「全球東方」是俄烏衝突以來的新語意
至於「全球東方」的意義,是俄烏衝突以來受到國際關係學界關注的新概念。根據俄裔學者安德列•齊甘科夫的觀察,包括所有中亞國家在內的「全球東方」國家,在烏克蘭危機上頂住美國與西方的壓力,採取不選邊站的立場:既不支持衝突的任何一方,也不加入西方制裁或特別軍事行動。
齊甘科夫認為不能從狹隘的民族主義和爭奪世界統治權的角度,理解「全球東方」的語境在俄國與西方對抗中的意義。這些國家的政策更多反應了通過互惠和對話,而不是對抗和衝突來尋求新的機會,它們也正在努力阻止這場衝突的蔓延。
其實,中國從建國以來自有一套國際戰略邏輯,毛澤東時期為了當「第三世界」的老大哥,所以國際戰略都是著眼於南方國家。冷戰結束以後,江澤民時期為了抗衡來自美國的新圍堵,創立第一個中國式的國際組織—上海合作組織。這個組織開始以中國和中亞、俄羅斯為主,主要是著重在安全戰略層面。
胡錦濤時期又創立了「博鰲亞洲論壇」,希望以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模式,創建屬於中國與世界各國在經濟對話的平台。所以這個論壇的屬性偏重於經濟層面,跟上海合作組織的性質不同。
儘管兩者的屬性不同,但是它們在中國的國際戰略的形成方面,已經逐漸構成「北方外交戰略」與「南方外交戰略」的兩條路徑,既然稱為「戰略」,就意味著中國有向外擴大影響力的用意。
2013年習近平將兩條外交戰略路徑合成為一個「一帶一路」的戰略思維,在陸路上稱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在海路則稱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爾後,海上絲綢之路又向南延伸到太平洋島國,讓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大為擴展。
在中國積極向外擴展影響力之際,美國川普政府受到反全球化的思維,不僅將美國的全球戰略完全內捲,2017年底川普政府正式發佈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書,還開始把中、俄視為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
川普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書中,把經濟安全與軍事安全當成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顯示出美國所稱的戰略競爭,不但指出了對手,且是具有趨向「整體性質」的戰略思維。2019年5月3日美國國家利益網刊登以〈堅持現實主義〉為題的社論,明白指出「宣導一種外交政策,其基礎是外交、經濟和軍事力量的謹慎結合,以捍衛美國的國家利益」。
由此可知,把經濟安全與軍事安全視為當前國際戰略的重要組成部份,習近平倡議的「一帶一路」可是先知。尤其是在美中戰略競爭逐漸形成的「新冷戰」中,中國顯然有先天下之憂,因此,今年特別推動「中國-中亞峰會」,建構包括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全球東方」,也是中國面對美中「新冷戰」推出的新戰略,即所謂「以戰止戰」。這場新冷戰將是一場文鬥的開始,是否會以武鬥作為結束,不知道,但它必然是一場持久戰。
至於,美國在川普與拜登政府接連想跟中國在國際上進行戰略競爭,其實已經晚了中國一步,至今,中國不僅在軍事實力上有突破性的進展,經濟層面從華為發表Mate 60 Pro新手機震撼全球,就已知美國對中國的經濟圍堵效用不大。
台灣不應採鎖國主義故步自封
反觀台灣方面,在民進黨的「鎖國主義」之下,卻把經濟安全和軍事安全完全寄託給美國,讓美國在經濟與軍事上對台灣予取予求,也讓台海變成一個全球最不安全的地方。問題是民進黨完全擁抱美國,美國也不可能支持台獨,讓台灣的前途更是陷入「戰略模糊」中。
事實上,中國對台不斷的推出「融合發展」策略,就是想跟台灣人民共享一個國家,在中國追求「全球東方」的過程中,亟需要在東方的第一島鏈有一個發展的龍頭,台灣若採取和中的策略,不只可以避免跟中國爆發戰爭,被美國當成在第一島鏈的砲灰,還可以把中國大陸當成一整塊發展的腹地,台灣的發展當成可以無限量。
可惜,賴清德想要「和中保台」,卻提不出「和中」的策略,「和中保台」變成空話一句。反觀,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也開始媚俗的宣稱,國民黨絕對不是一個親中或統一的政黨。國民黨若不支持統一,也不敢支持台獨,國民黨還有什麼?
還好的是,許多台灣的年輕人已經開始走自己的路,他們到中國尋求機會與發展,也許下一代兩岸在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台灣的新一代可以融入「全球東方」,讓台灣真正變成中國發展的「東方龍頭」。
(作者王崑義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