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羅慶生》美國操作北約東進太平洋,能成功嗎?

北約東進太平洋,韓國有50萬大軍、日本有25萬,排名都在世界前10,如果能成功,北約+IP4的軍事實力將非常可觀。(圖/新華社)
北約東進太平洋,韓國有50萬大軍、日本有25萬,排名都在世界前10,如果能成功,北約+IP4的軍事實力將非常可觀。

文/羅慶生

以歐洲國家為主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不久前結束。發布公報除重申中國大陸對北約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構成系統性挑戰,還表示將加強與「印太夥伴」的對話與合作。這「印太夥伴」指的是位於太平洋的日本、南韓、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印太四國(IP4)。這四國領導人已連續第二年被邀請參加北約峰會。

雖然在法國總統馬克宏的公開反對下,公報中沒有提到在日本設立聯絡處的計畫,但日、韓與北約分別簽署「個別針對性夥伴關係計劃」,將日、韓與北約的合作提升到新高度,而且這計畫也不排除在秋季翻案。

這表示「北約東進太平洋」正一步步實踐中。如果這趨勢不變,最終的最有利結果,將是美國組成軍事聯盟,將中國大陸封鎖於西太平洋的第一島鏈之內。這是目前為止,拜登「聯合盟友抗中」策略最成功的一環。

拜登上任之初即提出「聯合盟友抗中」構想,不過那只是個概念,做什麼、怎麼做?並沒有明確的路線指導。最初推動全球民主峰會、區域國家例如美國-東協峰會,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各國的回應大多是無意選邊。

俄烏戰爭爆發是個重要轉折。世界驚訝於這時代居然還有用武力解決爭議的做法,俄羅斯被指為「侵略者」,歐洲空前團結,美國領導的北約也發揮意料之外的作用。各國願意犧牲自己能源與經濟利益制裁俄羅斯,也紛紛捐輸各式武器送往烏克蘭,同時要求中國也採取相同立場。

中國雖宣布中立,但在「不制裁俄羅斯就是幫助俄羅斯、幫助俄羅斯就是對抗北約」的邏輯下,北約將中國也演繹成系統性挑戰。加上拜登也搞「元首外交」,邀請日本岸田首相、韓國尹錫悅總統訪美時都很給面子,美國指揮棒終於轉動起來,北約+IP4逐漸成形。這雖然不是出於美國的最初規劃,但拜登政府順勢操作,從戰略觀點相當漂亮。

美國操作北約的「權力槓桿」

為何說美國操作北約東進的戰略漂亮?因為巧妙之處,在於可以產生「權力槓桿」的作用,美國透過領導北約將自身權力擴大數倍。從商業觀點譬喻,就如同企業大股東雖然只擁有該企業20%或30%資本,卻可以操作整個企業的資產。北約是軍事聯盟,由美軍將領指揮,美軍歐洲司令部司令,就是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這槓桿作用,對軍事力量已不足以應對大國競爭的美國來說,意義非凡。

出於20年反恐戰爭的延擱,美國用於大國對抗的軍事力量並沒有得到充分更新,相對解放軍大型軍艦不斷下水,美軍雖有自信打贏,但戰損難以承擔。拜登政府因而不想和中國正面對戰,亟欲建立護欄。但大國競爭的極致就是戰爭,美國不想打,難保中國軍事力量進一步升級後想打。因此透過操作北約的「權力槓桿」建立可信的嚇阻力就非常重要。但北約是歐洲的軍事力量,必須東進太平洋,才能發揮效果。

仍然從商業觀點譬喻。美國先要求歐洲盟邦提撥更多軍費,將國防預算增加到GDP的2%,就是要求股東們「增資」,以增加北約的軍事實力。東進太平洋就類似「併購」;澳洲與紐西蘭軍力雖遜,但韓國有50萬大軍、日本有25萬,排名都在世界前10,如果能成功「併購」,北約+IP4的軍事實力將非常可觀,要嚇阻「背對背」的中、俄綽綽有餘。不過法國認為「印太不是北大西洋」,不同意。「併購」能否成功,就要看美國是否能說服北約的這另一位「大股東」。

「印太夥伴」少了菲律賓

法國有意見,顯示美國操作北約東進的限制。「印太不是北大西洋」,意味著歐洲國家的利益與太平洋國家並不一致。這是馬克宏的個人觀點,還是法國政客亦或歐洲菁英的共同意見,還要繼續觀察。但合理推論,基於價值觀或視中國為系統性挑戰,北約國家派遣軍艦來南海或台海自由航行是一回事;戰爭真打起來,要求歐洲各國派出軍隊,接受美軍指揮到西太平洋作戰,將是另外一回事。

畢竟美國操作的只是「權力槓桿」。美國雖領導北約,但以商業譬喻,各國在北約的角色如同股東,而不是美國的全資子公司。況且美國雖佔大股,但如果其他大股東如英、法、德、義都大幅「增資」,股權或影響力也將縮小。

那美國的利益,是否與印太夥伴的利益一致呢?如果從米爾斯海默的「離岸平衡」理論,中國崛起威脅周邊國家安全,美國支持印太各國制衡中國,的確有共同利益。

然而,以往美國所以能領導北約,並不是操作「權力槓桿」,而是實打實的當「帶頭大哥」。冷戰時期在西德前線抵禦蘇聯大軍的是美國陸軍第七軍,不是德軍。這次要求各國捐輸武器給烏克蘭,也是美國捐最多。比盟邦付出更多以維護大家的共同利益,是美國能揮動指揮棒的前提。

因此,如果美軍放棄太平洋的前進部署,改採「分散式戰法」,將主力後退到關島、夏威夷等第二、三線上,卻期望第一線盟邦部署各式中、遠程飛彈威懾中國,或要求盟邦負更多軍事責任;是行不通的。因為那容易讓盟邦認為是在幫美國擋災。合理判斷,如果美軍在第一島鏈盟邦部署飛彈,那中國開火,先打的將是琉球飛彈基地,而不是夏威夷的珍珠港。日本政府默許沖繩知事訪中搞「地區外交」,或許是出於這危機意識。

不久前日本戰略研究論壇(JFSS)在東京舉辦的台海危機兵推,也預示了這個未來。《華爾街日報》引述匿名消息指出,兵推中,美方曾要求日本海上自衛隊在台灣周邊搜尋中國潛艇,日方卻沒有給出任何具體承諾。

這可以解釋美國的「印太夥伴」為何只有IP4,而不是IP5;缺了菲律賓。

IP4都是和美國訂有軍事協防條約的國家,這表示同樣訂有協防條約的菲律賓也有資格成為北約的印太夥伴。菲律賓在第一島鏈的戰略地位也極為重要,如果要封鎖巴士海峽與南海東邊,在菲律賓島嶼上部署各式中、遠程飛彈將非常有效。合理推論,IP4沒有成為IP5,不是美國沒有邀約,而是菲律賓拒絕入夥。解放軍南海艦隊要東出巴士海峽,必然先消除這些飛彈基地的威脅。菲律賓也有危機意識,不願引火上身。

至於台灣沒有被邀入夥,北約峰會公報甚至沒提到台灣,理由或許和烏克蘭類似。北約只同意給烏克蘭安全承諾,卻不同意烏克蘭加入北約。為何?還是從商業譬喻:企業要併購,只會對有豐厚資產,同時產業風險低的公司有興趣。烏克蘭的軍事負債顯然大於軍事資產,而台灣雖然軍事資產豐厚,但產業風險,也就是戰爭的機率高。北約沒有興趣,合理。這是商業社會和國際社會的現實。

(作者羅慶生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