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羅慶生》唱衰大陸經濟 美台有比較好?

某些西方媒體包括台灣唱衰中國經濟,部分評論誇大、喪失客觀性,甚至淪為臆測。(示意圖/shutterstock)
某些西方媒體包括台灣唱衰中國經濟,部分評論誇大、喪失客觀性,甚至淪為臆測。

文/羅慶生

中國大陸第二季GDP年增6.3%,這其實已出乎許多人意料之外,但仍有媒體以「不如預期」形容,表示中國經濟前景悲觀。只不過該媒體事先未預告預期多少,等中國宣布後才講,就未免有「後知之明」。中國3月就宣布今年經濟目標為增長5%,媒體自己要估高,然後說「不如預期」,恐怕是自己問題。

事實上,基於美中競爭或者是對中國崛起的焦慮,某些西方媒體包括台灣特別喜歡登載類似評論,講白一點,就是「唱衰中國」。部分評論誇大、喪失客觀性,甚至淪為臆測。例如中國5 月青年失業率高達20.8%,但城鎮失業率僅為5.2%,即有評論質疑數據造假,嘲諷中國「工作1小時及以上即算就業」的定義太誇張。

然而那卻是國際調查失業率的共同標準。例如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調查失業率,就規定只要在資料標準週內從事有酬工作,「不管工作時數多少」,都算就業。中國定義並沒有錯。

再如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3月僅0.7%、4月年增0.1%、5月年增0.2%,6月年增0,即宣稱中國陷入通貨緊縮。然而通縮定義是CPI年增率連續兩季衰退。因此客觀描述應該是:中國物價有下跌趨勢,未來可能陷入通縮,目前還沒有。

中國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貿易伙伴,2022年佔比台灣出口的38.8%,進口的20%。相比之下台灣對美出口佔比15%,進口10.7%。中國大陸也是台灣的最大順差來源地,2022年順差金額高達1565億美元。大陸經濟榮枯與台灣息息相關,客觀理解大陸經濟展望有其必要,不宜一味唱衰。

客觀的分析應橫向比較並考慮基期效應

統計數據雖然是客觀呈現,但解讀時卻必須橫向比較,並考慮基期效應才能釐清脈絡。例如中國大陸6月份以美元計算的出口較去年同期衰退12.4%,數據雖然難看,但相較台灣6月出口年減23.4%、月減 10.6%,已經連續10個月衰退;台灣經濟部豈不比大陸商務部更需要著急應對?但好像也沒看到官員緊張。

中國大陸、台灣,還包括韓國、日本、新加坡等亞洲經濟體,今年出口都大幅衰退,其實與基期效應有關。前兩年美、歐因疫情生產停滯、宅經濟發酵,大量從亞洲進口商品。2021年6月中國大陸以美元計價出口暴增32.2%,2022年6月再年增17.9%,創單月歷史新高。台灣2022年6月也年增15.2%,同樣創歷史新高。亞洲出口暴增讓航運公司收益一飛衝天,長榮海運股價漲了20倍,員工年終獎金高達45個月。

去年基期高,今年衰退合理。正如瘋狂派對結束,總要回歸正常。這當然對經濟增長有影響,但不宜逕行解讀為經濟滑坡。

同樣的道理,中國GDP第2季年增6.3%,雖然漂亮,但仍有基期效應。去年中國因為疫情封城,經濟停滯,第二季GDP年增僅0.4%。今年恢復正常,數據好看合理,但也不宜逕行解讀為經濟已大幅翻轉向上。

那麼中國經濟展望到底如何?關鍵是消費。那是內循環的主要引擎。

今年中國CPI年增率趨近於0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生產過剩,另一個是消費不足。這兩個問題其實前兩年就已經有了,只是因為出口暢旺抵銷掉。今年出口恢復正常,生產過剩問題才凸顯,原本只是批發商削價求售,之後零售商也開始內卷,CPI年增率才一路走低。

中國端節連假國內旅遊收入僅為2019年疫情前同期的94.9%,是個值得參考的數據。這表示消費力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無助於解決生產過剩。但這不是因為中國人沒錢,而是賺了錢存起來或還貸款。去年中國大陸住戶存款暴增17.84兆人民幣,今年第一季再增加9.9兆。如何讓人民更願意掏腰包花錢,是大陸當局要傷腦筋的事。之前「打奢」講了很多年,現在要轉向改為「鼓勵消費」,需要時間。不過價格下跌本身就會促進消費,因此不必太悲觀。

城投債與房地產下跌的影響被誇大

至於部分媒體關注的城投債與房價下跌,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也沒想像那麼大。城投債與地方政府掛勾,本質上算公共債務。中國公共債務雖然可能有隱藏的部分,但整體而言並沒有日本與美國那麼高。今年第一季日本國債佔GDP比例高達264%,美國119%,中國政府槓桿率則為50.5%。中國大陸的財政紀律還是比較好的。

依據「現代貨幣理論」,能發行主權貨幣的國家不會倒債,因為可以印鈔票還債,「財政赤字是迷思」。當然這理論有很大爭議,是否適用於中國誰也不敢肯定。但如果美國與日本都債多不愁,只擔心「舉債上限」限制不能繼續發債,而不擔心發債太多影響本幣信用;相較中國手上有全球第一,超過3兆美金的外匯存底,每年仍以數千億美金的經常帳順差持續累積。老實說,擔心中國公共債務或資金外移,有點搞錯方向。

房地產下跌影響同樣被誇大。中國房市如果要像日本一樣拖垮經濟,必須是長達20年的持續下跌。但那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房價長期下跌的特例。中國政府工具箱中有一堆調節房價的工具,拉抬房價不是能不能,而是要不要的問題。目前看來,中國大陸只想減緩跌勢,消除房價下跌的負面影響,例如「保交樓」,並無意拉抬房價。

為什麼?將心比心,可以從台灣內政部次長花敬群的談話來理解。花次長談台灣的打房要軟著陸,房價由漲轉跌,有機會走向20年前的「甜蜜點」。他指的是1993年到2002年間,台北市一度跌2至3成,台北市以外地區下跌5成。能不能達成是另外一回事,但這打房的期望,讓年輕人也能買得起房子,難道不也是大陸當局的期望嗎?

事實上,雖然投資客將囤房賠本殺出,但房價下跌多在2、3、4線城市,北京、上海並未下跌,甚至仍有搶房現象。今年5月,上海「雲錦東方3期」開盤,居然吸引上千人排隊認購。那批房子最低總價超過2400萬人民幣,也就是超過1億台幣。在烈日下排隊的,各個都是億萬富豪。用「崩盤」描繪中國房地產市場,或富豪紛紛逃離中國,誇大了些。

那中國經濟真的沒有問題嗎?有。相較其他經濟體,中國經濟另外還要面對一個大挑戰,那就是美國發動的地緣政治競爭。在「去風險」概念下,美國正引導供應鏈離開中國,大陸因而喪失美國第一進口國的地位,被墨西哥和加拿大超越。美國還繼續引導企業到日本或印度,如果成為長期趨勢,中國產業就有「被空洞化」的可能。中國正在「一帶一路」國家開發新的出口市場應戰。但這個「帶路紅利」,能否彌補失去的美國市場,需要觀察。

(作者羅慶生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