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蔡裕明》李強訪德法的新冷戰局勢與歐洲角色

德國總理蕭茲於當地時間20日上午,在柏林的總理府前廣場為到訪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舉行隆重歡迎儀式。(新華社)
德國總理蕭茲於當地時間20日上午,在柏林的總理府前廣場為到訪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舉行隆重歡迎儀式。

文/蔡裕明

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對德國與法國進行訪問,除展現中國對於歐洲與美國關係的不同戰略,同時也重啟中國與歐洲的經貿關係。值得注意的是,李強訪德法的時間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John Blinken)訪問北京時間高度重疊。此時,歐洲國家也開始意識到,倘若完全依循美國的印太戰略,除將失去中國這個廣大市場外,它們在國際戰略上也更容易受到美國政策的影響。

在李強訪問德法之前,德國發布名為《強大、有彈性、可持續、統合的德國安全》(Robust. Resilient. Sustainable. Integrated Security for Germany)的全面性國家安全戰略。德國的新戰略基於三大支柱,提高德國的自衛能力,增強其抵禦能力,部分方法是減少其對某些國家原物料和能源的依賴,實現供應鏈多元化、加強網路防禦以及注重可持續性。對中國定位則是「夥伴、競爭對手和系統性競爭對手」,這表明柏林對北京關係存在多個層面,既有合作又有競爭與對抗的元素。

與此同時,歐盟對外事務部正擬調整對中國政策,希冀在與美國保持緊密夥伴關係的同時,能夠保持對中國政策的自主性,該份倡議案指出:「歐盟對中國政策的核心仍將是合作、競爭和對抗」,而這些成分取決於中國的行為。這使得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表示,在中國與美國之間的競爭當中,歐洲需要主導自身對於中國之政策與目標。而在6月20日,歐洲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一項旨在禁止企業將機敏高科技商品提供給潛在敵對國家之計畫,儘管沒有具體指明任何國家,但提到「實施軍民融合(civil-military fusion)戰略的有關國家」。

隨著俄烏戰爭不斷持續與升級,歐盟在與中國和俄羅斯關係以及美國與中國面臨著挑戰性的平衡。儘管歐盟與中國之間存在緊張和分歧,但德國總理蕭茲和法國總統馬克宏等歐洲重要領導人表示,無論中俄關係與中美關係如何發展,他們均致力於與中國保持對話。

歐洲正作為中美對抗間的「緩衝體系」

從2022年夏季以來,中國一直在發出希望重新展開外交接觸訊號。在這看似新冷戰情勢中,歐洲領導人不希望陷於美國和中國間的夾縫之中。李強訪問德國與法國可以視為中國持續重視歐洲國家在國際政治當中之作用,遊說歐洲國家商界與政府領袖瞭解並強化中歐合作重要性,在中美對抗的架構下將歐盟作為「緩衝」體系。

緩衝體系國際政治當中是一種特殊的關係體系。在緩衝體系當中,存在著位於兩個或多個大國之間的中等國家或小型國家,在地理位置上或在兩極關係上扮演分隔與平衡者的角色。緩衝體系的目的在於避免直接的大國衝突,並藉由緩衝體系減少衝突的可能性。與此同時,緩衝體系的國家通常保持中立,不與任何一方結盟,並努力保持自身的獨立性,並且在外交政策上追求平衡與謹慎,避免捲入大國間爭端。

在過往三年期間,中國與歐洲關係因多個因素而惡化,包括北京與莫斯科的「無限夥伴關係」(no limits partnership)、中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狼外交」與軍事擴張、台海與南海地區地緣政治緊張關係、持續鎮壓新疆維吾爾族以及北京強化控制香港。根據歐洲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ECFR)的調查顯示,多數歐洲人希望在美國和中國因台灣問題可能發生的衝突中保持中立,這使得許多歐洲國家認為需要重新審視與中國關係。同時,在俄烏戰爭仍在持續的當下,歐盟亟需穩定與中國間關係,但又不想對美國亦步亦趨,影響歐盟自身的自主性。

李強訪問德法意義

近年來,中國與歐洲關係發生重大變化,歐盟對中國戰略定位已從「夥伴」轉向「系統性對手(systemic rival)。這幾個月以來,有多位歐洲國家領導人接連訪問中國。包括,2022年11月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12月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2023年3月的西班牙總理桑傑士(Pedro Sanchez)、4月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與德國外交部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等接連訪問中國,這些訪問反映對中國的觀點存在差異,部分國家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而其他國家則將中國視為潛在的商業夥伴。

李強此次訪問德國與法國約略取得下述成果。首先,北京強調歐洲的重要性,希冀以經貿重建經濟合作關係。李強告訴德國企業執行長說,「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風險,不發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其次,中國與德國確認共同關切氣候變遷議題,北京與柏林同意啟動「氣候與轉型對話」,加快朝向氣候友好型經濟轉型,並簽署「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對話與合作機制」,為兩國「氣候外交」取得成功。

李強的做法顯示,中國正在與歐洲展開雙軌政策,旨在保持在商業關係和氣候合作等領域上的合作。同時,將更為敏感問題,如中國對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之支持,與這些經貿與氣候變遷領域分開處理。相較之下,中國官員通常將與美國的氣候合作視為外交政策的一部分。

此外,中國取得德國「去風險」而非「脫鉤」(decoupling)的經濟關係立場。蕭茲對李強表示希望避免過度依賴中國貿易,並使德國關鍵商品的供應多樣化,他稱之為「去風險」的做法。蕭茲向李克強保證,「我們對與中國經濟脫鉤沒有興趣」,在5月舉行的廣島G7峰會上,主要工業強國也對這一立場做出了回應。

此次中國對於德國與法國的訪問,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的首次高層磋商,李強的歐洲之行反映北京為緩和中國與歐洲國家之間緊張局勢所做的努力。換句話說,北京正試圖通過雙邊形式與歐盟成員國接觸,以消除歐洲國家對於中俄關係發展與因俄烏戰爭增長的懷疑情緒。這一舉動表明中國願意通過對話和合作來改善與歐洲關係,並促進共同利益與穩定。

歐洲國家難以短期內降低對中國的抗拒態度

歐洲國家難以在短期內降低對中國的抗拒態度。中國對歐洲的外交努力包括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2月份對歐洲的訪問,皆為北京試圖改善中歐關係惡化發展的一環。然而,李強歐洲之行以及北京對歐洲的整體外交努力恐將有限,最為重要的仍是俄烏戰爭仍在持續當中,以及北京在經貿與氣候變遷議題的努力,尚無法化解歐洲國家對於俄羅斯與中國關係的質疑。這使得,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更長期和持續的外交努力,重新建立互信並找到共同解決方案。

近年來,中國再次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2022年的貿易額近3000億歐元,並連續第7年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然而,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德國警覺過去能源倚靠俄羅斯、經濟倚賴中國與安全仰仗美國的體系崩解,這讓德國提出一項綜合性安全的國家戰略,開始強調發展硬實力,包括軍事能力。柏林也認知到,國際危機和日益嚴峻的全球挑戰(包括氣候變遷、大流行性疫病與印太安全),促使德國與中國合作與協調變得越趨重要,德國與中國均重新將對方視為重要且實質合作夥伴,強調兩國間的合作關係。

另外,北京也確認德國與中國間的合作關係。李強與蕭茲簽署一系列針對氣候變遷、綠色轉型、經貿、汽車製造等關鍵領域的合作協議。然而,李強強調經濟合作的政策可能對德國特定企業有效,但無法全般改變德國政府或歐盟對中國態度,特別在人權議題方面。

此外,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BfV)才剛提出警告,指出中國間諜活動構成持續危險,同時,德國國防部在今年6月初「香格里拉對話」表示將擴大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並計畫明年派遣巡防艦與補給艦到印太地區,旨在保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特別是在南海等地區。

然而,透過比較李強訪問歐洲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中國的行程,可以看出北京正採取對於歐洲的不同方式,而且對於歐洲領導人表示,歐洲可以從與中國的貿易取得利益。

就在北京修正對歐戰略之際,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與擴散,頓時讓部分歐洲國家開始認為可以與台灣建立實質的經濟合作關係,進而維護和推進自由、公民社會和其他民主價值觀,特別是捷克、斯洛伐克和立陶宛等國。同時,歐盟委員會正在探索如何「降低」其經濟關係風險,方法是減少依賴中國的原物料,並在美國影響或左右下,限制對中國出口高科技技術。

近來有關於中國與歐洲關係的改變與和緩,似乎讓華府在中國問題上有所節制。在這其中,或許德法兩國均對美國表示對於印太戰略情勢與供應鏈之憂慮,以及俄烏戰事當中北京所扮演角色之需求,但不可避免的,歐洲將面對內部與中國關係發展不一樣的聲音,與來自華府的壓力,如何化解內外部歧見,正考驗歐洲領導的智慧。

(作者蔡裕明為實踐大學會計暨稅務學系副教授,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