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譚傳毅》共軍南海伏兵 潛艦不再是「孤狼」嚇到誰
文/譚傳毅
《中時》引述《環球時報》報導,解放軍南部戰區的(柴電)潛艦在南海演訓,在發現附近有敵(反潛)機時,隨即「由訓轉戰」,對目標進行模擬攻防演練。
這條新聞很簡單,但是透露出來的資訊量卻很大。首先,我們假設:第一,解放軍海軍的水下與水面的通信沒有問題。第二,解放軍海軍已經建構了完整的聯合作戰體系。
其次,根據上述原則,我們嘗試編成這艘潛艦周邊的相對應兵力。最後,我們嘗試推論這艘潛艦的行動。
水下與水面通信
無論哪個國家的潛艦都存在著一個非常致命的弱點:水下與水面通信。即使核潛艦能夠在深海中隱藏數月之久不上浮,但是卻很難和外界取得聯繫,除非上浮或是在潛航狀態下伸出天線、或是使用浮標天線,進行水下與水面的跨介質通信。
美中兩國早就開始進行量子通信研究,上海A股市場已經有量子通信概念股(例如中天科技、華工科技、達華智能等10家龍頭企業),可知量子通信技術是存在而成熟的,至少可運用在具備絕對保密性的潛艦深海通信。有了水下通信,就可建構指管系統。
此外還有雷射通信與中微子通信。美海軍大概在1997年在反潛機上以藍綠雷射光成功的與水下400公尺的核動力潛艦取得聯繫,若是以指向性極強的雷射搜索潛伏在200到400公尺水下的柴電潛艦毫無問題。
這使得現代潛艦已不再是二戰時期的「孤狼」潛艦,而已被納入全軍作戰體系,單艘潛艦巡邏必然有作戰體系的支援;再加上解放軍海軍要求每次出海都是實戰演習,因為解放軍在南海所面對的不止是美軍潛艦而已,還有日本、澳大利亞、越南、甚至於印度海軍,有時歐洲國際潛艦也會來,只有形成體系作戰能力才能因應。
此次在南海的這艘巡邏的單艘柴電潛艦(據信是039級),旁邊必然有1或2艘核動力攻擊潛艦作為掩護,水面必然有2艘驅逐艦或巡防艦以及1艘潛艦救難艦,空中至少有1架反潛機,形成一支南海巡邏支隊。
當然,美軍在南海也常態性部署水下與空中反潛機兵力。一般來說,如果潛艦不上浮,想要找到這艘潛艦真如「大海撈針」。與其說美軍反潛機發現這艘039潛艦,倒不如說是這艘039主動上浮「勾引」美機(體系發現美機沒有問題),上演一場美中反潛大戰。
最後是這艘039利用水面眾多的商漁船雜訊、以及本身的戰術運動,脫離了美軍反潛機的搜索追蹤。
解放軍潛艦在南海都在做什麼?
除了訓練、還是訓練!既然水下與水面通信已經沒有問題,剩下來的就是要演練潛艦之間的協同作戰。
第一,協同開火。二戰即有了潛艦間協同作戰,例如德軍利用艦岸通信完成狼群戰術,德國曾在故障的水上飛機旁部署1艘潛艦,勾引英軍潛艦來襲,都算是水下協同作戰方式。
潛艦協同作戰是多艘潛艦共同參加,各艦必須隨時向編隊報告情況,以利指揮與協調。協同作戰的優勢是能定位敵軍、然後組織協同攻擊。
例如敵人發射魚雷,而我們無法確定其具體位置;但其他潛艦也獲得類似報告,這樣就能通過兩條或多條(聽音)方位線相交,獲得目標的位置,我們就能制定一個射擊方案了。如果編隊內各艦交換目標數據,可以交叉火力向該目標開火。
第二,機動掩護。潛艦在機動(巡邏)時,必須相互掩護。例如1艘潛艦以10節速率機動約15分鐘,另外1艘潛艦則以1到2節傾聽。15分鐘之後,機動的潛艦減速至1至2節,另1艘潛艦則加速到10節30分鐘,以此類推。
速率10節的潛艦作為探針使用,該航速能提供較佳的機動力、雜訊也不大。航速1至2節的潛艦作為火力掩護,當「探針」發現的目標或向其開火,將遭到火力掩護艦的攻擊。
第三,誘敵戰術。這個戰術需要1艘扮演誘餌的潛艦,在進入敵人可能隱藏的區域時,以高速(25節或更高)機動,製造清晰的雜訊,其他潛艦則保持隱蔽,等待敵艦向我方誘餌艦開火並暴露位置後,對其發起攻擊。
由於誘餌艦高速航行,被動聲納工作效果差,其他潛艦應及時向他提供聲納訊息妥為運用這個戰術,能夠消滅敵人整個狼群,但會使誘餌艦處於危險之中。類似的另一個做法,是1艘潛艦打開主動聲納,遭到目標攻擊時而曝光位置,此時,隱藏在旁邊的另1艘潛艦便能攻擊目標艦了。
第四,聲東擊西。目的是驅趕目標,使其到達有利於我方的攻擊位置。例如A、B兩艘潛艦分別位於目標的兩側,當A駛向目標艦,目標艦開始規避時,可能會高速逃向B,對B而言就是一塊到口的肥肉。
第五,三棲聯合作戰。水面艦、飛機、潛艦聯合作戰效果最大,只要水面艦或飛機發射魚雷或深水炸彈,目標潛艦必然進行規避,此時我方潛艦即可進行獵殺。唯一的危險是魚雷發射後必須切斷導線,此時魚雷喪失敵我識別能力,可能會誤傷我方潛艦。
不排除去年10月份美軍海狼級潛艦康乃迪克號,就是在解放軍這些協同攻擊一驚一嚇中倉惶逃命而撞山。
載人與無人潛艦的協同作戰
除了載人潛艦,還有無人潛艇(Underwater Unmanned Vehicle, UUV),而且全球現有軍用UUV類型和型號眾多,隨著網絡中心戰、分散式作戰、無人智慧作戰的發展,以潛艦+UUV為核心的協同反潛作戰,已經成為主要的作戰樣式。
潛艦的隱蔽性好、對敵感知能力強、突擊威力大等優勢,有了UUV的助陣,可大幅擴大以潛反潛的優勢。
潛艦與UUV協同,一般讓UUV擔任警戒,主要在執行危險任務,使潛艦遠離敵人探測和攻擊範圍,提供了潛艦的安全性,保護「有人」的高價值目標。由於UUV的尺寸、動力、聲磁等匿蹤特徵優於潛艦,不但行動隱蔽,還可抵近敵人偵察或攻擊。
UUV可在繁忙水道、敵人反潛封鎖區、水雷區、敵人基地、陌生海域、近海淺海等高危海域執行任務。UUV部署使用靈活,搭載方式包括水面艦艇、潛艦、預置平台布設或自由航行至任務區,也可由潛艦背負、魚雷管發射、導彈管發射。
如果採用分布式作戰,多功能、多平台UUV組網,不但可增強戰場感知能力,更可大幅強化潛艦與UUV群組協同作戰能力。若再加上自主的「察打一體」UUV,更可發揮人工智慧作戰的優點。
「有人」潛艦與「無人」潛艇協同作戰是當前潛艦作戰的主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水下與水面的通信問題,解決了通信問題,才可能組建完整的指揮管制體系。
(作者譚傳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