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黃惠華》日本親台遠中路線 民意是靠山
文/黃惠華
日本第49屆眾議院為期12天的眾議員選舉正式起跑,日本朝野9個政黨共派出1051名候選人,將爭奪眾院465個議席,10月31日進行投票。根據2021年10月日本非營利團體「言論NPO」公布民調顯示,超過90%的日本民眾對中國印象不佳,原因是「中國侵犯尖閣諸島(釣魚島)的領海領空」及「中國的行動過於蠻橫」。相對的中國人對日本印象「不佳」約有66.1%,原因是「日本未反省對中國侵略的歷史」及「日美聯手對中形成包圍網」等。
談及中國與日本關係,歷史上有一段日本侵略中國的慘劇,至今還深植於中國人的心中,這是一段抹不去的痛苦回憶,也就是所謂的百年恥辱。直到現在,兩國一直無法重回正軌,影響中日關係發展,特別是兩國人民的民意。
「言論NPO」民調顯示中日兩國人民對彼此看法相當不同,日本人對中國人印象不佳比率高於中國人對日本人的比率,顯示兩國人民雖然有那一段悲慘的歷史,感情一直存在隔閡,但是日本人對中國人印象更為不佳,而非中國人對日本人的印象不佳,相當矛盾,其中矛盾在於歷史及經貿互賴問題。
對中國來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口中「中國夢」為了就是擺脫「最苦難國家」的意象。2012年,習近平首次提到中國夢的理念時談到中國人遭受的民族屈辱,西方列強在175年裡帶給中國鴉片戰爭與不平等條約,中斷了中華民族復興的理想。
習近平口中的民族屈辱,是指第一次鴉片戰爭(1839-1842)起,列強瓜分滿清、日本侵略中國(1931-1945)那段歷史。過去西方列強造成中國巨大損失,同時帶給中國人民諸多不幸與困難,好歹中國也是一個具有高度文明的天下帝國,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政府一直保有想要超越西方的動力,想要推翻西方價值體系的意念。
二戰日本戰敗後,起初日本為了彌補過去那段不堪的歷史,每年提供中國大量的援助。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中國崛起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另一邊,日本進入經濟泡沫化,通膨緊縮的時代,中國擠下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夢的目標是回歸文明大國——套一句川普的話,就是「讓中國再次偉大」。那些過去曾經羞辱中國的那些國家,尤其是日本人,中國人至今沒有選擇原諒。
撇開歷史的恩怨,中國需要日本,日本也需要中國。在新冠疫情爆發前,中國遊客赴日本旅遊大幅增加,疫情爆發之前的調查,日本國家旅遊局統計2019年各國家訪日遊客人數中,中國遊客比2018年增加14.5%,達到959.43萬人次,創出歷史新高。2019年選擇到中國旅行的外國人其中以日本人最多,是中國第一大客源國。
日本與中國經濟相互依賴不減,2000年之後日本投資中國不如預期,特別是2010年日本與中國爆發領土爭議之後,日本開始減少對中直接投資,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5年日本對中投資額減少25.2%,逐年下降趨勢。中日試圖改善關係,但日企「移轉東南亞市場」減少對中經濟依賴。但是之後,雙方經貿、投資又回溫了,疫情前2019年,日本在中國新設企業1000家,比2018年增加20.8%,兩國經貿互賴相當深。
2021年1月駐日代表處委託日本「一般社團法人中央調查社」調查日本民眾對台灣觀感民調,結果顯示77.6%日本人對台灣懷有親近感。這也是為何日本政府一直反覆在國際上強調台灣的重要性,甚至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還曾感性的說,「台灣不是日本的朋友,台灣是家人」。因為台灣是唯一一個在日本帝國時期,對日本沒有仇恨的國家。台灣日本兩國人民友好,遠大於對中國的感情。因此打著「台灣有事就是關係日本存亡狀態」的現任首相岸田如願當選,因為「親台」最能夠觸發日本人對台灣的情感。
相對的,中國日本的衝突主要在於釣魚台主權爭端,對中國來說,控制南海、取得釣魚台主權,與統一台灣一樣重要。因此,日本明白萬一台灣被中國統一,對日本來說將會是地緣政治的一大災難。日本即將舉行眾議院大選,根據民意調查自民黨仍可維持在國會中的多數地位,只要親台還有賣點,還有廣大民意支持,自民黨親台路線仍會持續延續,台日關係還能樂觀期待。
(作者黃惠華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