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氣候峰會登場 習近平重申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2日晚上以視訊方式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摘自峰會官方直播影片)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2日晚上以視訊方式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文/中時新聞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22日晚上以視訊方式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除提出6點聲明,並在會上重申,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他還表明中方將承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第15次大會」,將推動共建綠色一帶一路,造福各國人民。

習近平指出,氣候變化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挑戰,國際社會要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一是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大自然孕育扶養了人類,人類應該以自然為根,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

習近平說,二是要堅持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這是樸素的真理。我們要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全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支撐。三是要堅持系統治理。山、水、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態系統。我們要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為護生態平衡。

習近平稱,四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生態環境與各國人民的福祉,我們要充分考慮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得嚮往,對優良環境的期待,對子孫後代的責任,在綠色轉型過程中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增加各國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是要堅持多邊主義。我們要堅持以國際法為基礎,以公平正義為要旨,以有效行動為導向,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遵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巴黎協定》,努力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習近平表示,六是要堅持共同帶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共同帶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是全球治理的基石,我們要充分肯定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所作貢獻,照顧其特殊困難及關切;發達國家應該展現更大雄心及行動,切實幫助發展中國家加速綠色低碳轉型。前不久中美發布了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中方期待同包括美方在內的國際社會一道,共同為推進全球環境治理而努力。

習近平稱,中華文明歷來崇尚天人合一,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以生態文明為指導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於發達國家所用的時間,這需要中方付出艱苦努力,中國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企業率先達峰,將嚴控媒電項目。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中方將承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第15次大會」,支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取積極成果。

習近平強調,中方將推動共建綠色一帶一路,造福各國人民。我堅信只要新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人類必將能夠應對好氣候環境變化挑戰,把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留給子孫後代。

習近平:從碳達峰到碳中和,中國承諾的時間遠遠短於發達國家,需要艱苦努力

文/新華社

導讀

去年,中國正式宣佈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基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國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於發達國家所用時間,需要中方付出艱苦努力。

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在「領導人氣候峰會」上的講話

(2021年4月22日,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尊敬的拜登總統,

尊敬的各位同事:

很高興在「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感謝拜登總統的邀請。借此機會,我願同大家就氣候變化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共商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之策,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

人類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以來,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加速了對自然資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態系統平衡,人與自然深層次矛盾日益顯現。近年來,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荒漠化加劇、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使各國經濟社會發展雪上加霜。面對全球環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難,國際社會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動,勇於擔當,勠力同心,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內一切生物的搖籃,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大自然孕育撫養了人類,人類應該以自然為根,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不尊重自然,違背自然規律,只會遭到自然報復。自然遭到系統性破壞,人類生存發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

——堅持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這是樸素的真理。我們要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摒棄以犧牲環境換取一時發展的短視做法。要順應當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方向,抓住綠色轉型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以創新為驅動,大力推進經濟、能源、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全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支撐。

——堅持系統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態系統。保護生態環境,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我們要按照生態系統的內在規律,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從而達到增強生態系統迴圈能力、維護生態平衡的目標。

——堅持以人為本。生態環境關係各國人民的福祉,我們必須充分考慮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優良環境的期待、對子孫後代的責任,探索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創造就業、消除貧困的協同增效,在綠色轉型過程中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增加各國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多邊主義。我們要堅持以國際法為基礎、以公平正義為要旨、以有效行動為導向,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遵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的目標和原則,努力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強化自身行動,深化夥伴關係,提升合作水準,在實現全球碳中和新征程中互學互鑒、互利共贏。要攜手合作,不要相互指責;要持之以恆,不要朝令夕改;要重信守諾,不要言而無信。

中方歡迎美方重返多邊氣候治理進程。中美剛剛共同發佈了《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中方期待同包括美方在內的國際社會一道,共同為推進全球環境治理而努力。

——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是全球氣候治理的基石。發展中國家面臨抗擊疫情、發展經濟、應對氣候變化等多重挑戰。我們要充分肯定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所作貢獻,照顧其特殊困難和關切。發達國家應該展現更大雄心和行動,同時切實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和韌性,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能力建設等方面支援,避免設置綠色貿易壁壘,説明他們加速綠色低碳轉型。

各位同事!

中華文明歷來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將生態文明理念和生態文明建設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佈局。中國以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

去年,我正式宣佈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基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國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於發達國家所用時間,需要中方付出艱苦努力。中國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正在制定碳達峰行動計畫,廣泛深入開展碳達峰行動,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峰。中國將嚴控煤電專案,「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此外,中國已決定接受《〈蒙特利爾議定書〉吉佳利修正案》,加強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管控,還將啟動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

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中國堅定踐行多邊主義,努力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中方將在今年10月承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同各方一道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邁上新臺階,支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會議取得積極成果。中方秉持「授人以漁」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南南務實合作,盡己所能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從非洲的氣候遙感衛星,到東南亞的低碳示範區,再到小島國的節能燈,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成果看得見、摸得著、有實效。中方還將生態文明領域合作作為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內容,發起了系列綠色行動倡議,採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一系列舉措,持續造福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各國人民。

各位同事!

「眾力並,則萬鈞不足舉也。」氣候變化帶給人類的挑戰是現實的、嚴峻的、長遠的。但是,我堅信,只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守望相助,人類必將能夠應對好全球氣候環境挑戰,把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留給子孫後代。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