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關注九三閱兵外方嘉賓名單:一場盛會,一睹中國實力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
今年8月末、9月初,中國將隆重舉辦多個主場外交活動,包括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以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屆時眾多外方嘉賓將會蒞臨。
8月28日,中方宣佈,26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將出席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對此,各大外媒立即對這份嘉賓名單予以關注,紛紛用「首次」、「罕見」、「具有里程碑意義」、「盛會」等詞語作出報導和分析。此外,外媒也極為關注解放軍將在此次閱兵中所展示的最新武器裝備。
據塔斯社當地時間8月27日報導,俄總統新聞秘書、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當天表示,俄方目前正積極籌備普京訪華相關活動,俄羅斯總統普京此次訪華是「史無前例的」。他說:「普京將對中國進行一次史無前例的訪問,目前有關準備工作正在積極進行中。」
據俄新社同日報導,佩斯科夫還表示,對於俄方來說,俄中關係是優先考慮的議題。他告訴記者:「我們正在為此次訪問做準備,總統也在為此次訪問做準備。俄中最高層級的往來,以及此次訪問期間的國際接觸對我們而言始終極為重要,(俄中關係)始終是我們的優先議題。」
報導稱,8月31日至9月1日,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在天津舉行,普京將出席此次峰會。9月3日,北京將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活動,普京也將應邀出席。
據中國網消息,8月28日上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舉辦首場記者招待會,介紹紀念活動有關籌備進展,並回答記者提問。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方公佈出席九三閱兵的外方嘉賓名單後,多家外媒紛紛跟進報導,予以關注。
英國路透社注意到,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朝鮮勞動党總書記、國務委員長金正恩將出席在北京舉行的閱兵式,這將是中俄朝三國領導人首次一起公開亮相。此外,作為歐盟國家政府首腦,斯洛伐克總理菲佐也將出席;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則是名單中另一位將出席九三閱兵活動的歐洲國家現任領導人。
此前,普京曾23次訪華或來華出席國際活動,他上一次訪華是於2024年5月16日至17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金正恩上一次訪華是在2019年1月。
美國彭博社則用「罕見」(rare)一詞來形容金正恩此次出席九三閱兵,並提到,此次訪問將是金正恩自2023年與普京會談以來的首次出訪。報導認為,特別對於金正恩來說,此次訪問將進一步提升朝鮮的外交地位,使平壤方面有機會與世界上一些最具影響力的領導人進行對話。
英國廣播公司(BBC)將普京和金正恩的訪問形容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並強調這是金正恩首次出席多邊國際活動。
此外,此次參加九三閱兵的外方嘉賓名單,也反映出中國的崛起以及與世界關係的變化。報導稱,比如印尼總統普拉博沃和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將出席,這進一步證明了中國正努力加強與東南亞鄰國的關係。
8月28日,外交部部長助理洪磊表示,80年前,中國和蘇聯作為二戰亞洲和歐洲主戰場,是抗擊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中流砥柱,付出了巨大民族犧牲。兩國人民並肩作戰、相互支援,挽救了各自民族危亡和人類前途命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決定性貢獻。
普京總統來華出席紀念活動,這進一步彰顯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高水準,也宣示了中俄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成果的團結同心。
今年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中俄作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將繼續致力於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國際公平正義,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平臺框架內加強協作,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攜手為人類前途命運開創更加光明的未來。
洪磊還表示,中朝是山水相連的傳統友好鄰邦。我們熱烈歡迎金正恩總書記來華出席紀念活動。
洪磊說,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朝鮮祖國解放80周年。在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中朝兩國人民相互支持,共同抗擊日本侵略,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人類正義事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洪磊指出,維護好、鞏固好、發展好中朝關係是中國黨和政府的堅定立場。中方願同朝方繼續在加強交流合作、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上攜手前行,在促進地區和平穩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的事業中密切協作,續寫中朝傳統友好新篇章。
除了關注與會外賓,BBC還報導稱,九三閱兵當天,中國可能會展示最新武器裝備,包括數百架飛機、坦克和反無人機系統,這將是中國軍隊新兵力結構首次在閱兵式上得到全面展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則提到,這場盛會將為世人提供難得的機會,一睹中國快速發展的軍事科技。
彭博社認為,中國正準備在閱兵式上展示最新的反艦導彈、戰鬥無人機和具有核能力的彈道導彈,這在展示軍事實力的同時,也可能吸引潛在買家的目光。
報導稱,中國一直在大力推動軍隊現代化,預計多個從中國購買武器的國家的領導人也將出席上合組織天津峰會和九三閱兵等活動。報導提及,在今年5月爆發的印巴衝突中,據稱巴基斯坦使用了中國製造的殲-10C戰機和霹靂-15導彈擊落數架印度的法制「陣風」戰機,也令中國軍事武器名聲大噪。
8月20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少將副局長吳澤棵,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閱兵指揮機構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政治工作部少將副主任徐貴忠介紹閱兵準備工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吳澤棵介紹,本次參閱的武器裝備,都是從國產現役主戰裝備中遴選,首次亮相的新型裝備占比很大,地面和空中裝備都是體系編成、混合編組,部分陸海空基戰略重器、高超精打、無人和反無人裝備,也是第一次對外展示。
主要有這麼幾個特點:一個是,以新型四代裝備為主體,比如新型坦克、艦載機、殲擊機等,按作戰模組進行編組,展示我軍體系作戰能力。另一個是,遴選陸上、海上、空中系列無人智慧和反無人裝備,以及網電作戰等新型力量受閱,比如新型無人機、定向能武器、電子干擾系統等,展示我軍新域新質戰力。再一個是,集中亮相一批高超聲速、防空反導、戰略導彈等先進裝備,展示我軍強大的戰略威懾實力。可以說,這次受閱的武器裝備資訊化、智慧化程度都比較高,充分體現我軍適應科技發展和戰爭形態演變、打贏未來戰爭的強大能力。
徐貴忠提及,特別是一些新型裝備,部隊接裝不久即按受閱標準進行高強度訓練,受閱準備的過程也就是能力生成的過程。
8月28日,外交部部長助理洪磊表示,愛好和平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中國人民飽受列強侵略之害,深知和平之珍貴。我們舉行閱兵式,是為了彰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意志、維護世界和平安寧的強大能力。
在和平與安全問題上,中國是世界上紀錄最好的大國。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從未主動挑起過一場戰爭,從未侵佔過別國一寸土地,從不搞代理人戰爭,是唯一將走和平發展道路寫入憲法的大國,是派出維和人數最多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宣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為破解安全赤字提供實踐路徑。中國力量增強,將為促進世界和平提供更多正能量。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中國都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搞軍備競賽,堅定做這個世界的和平力量、穩定力量、進步力量。我們願同各國一道,為實現世界持久和平發展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