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1】吐魯番的葡萄溝、火焰山、坎兒井


吐魯番市葡萄溝風景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高昌區京新高速與Z474交叉口東北側,是吐魯番市境內一處溝谷(景區),因盛產葡萄而得名。當地維吾爾人稱之為“布依魯克”,意思是“長著又多又好葡萄的地方”。
南北朝時,吐魯番已成為重要的葡萄種植產地。從洋海古墓出土的一根葡萄藤考證,當地種植葡萄的歷史在3000年以上。葡萄溝全長7公里、最寬處約2公里,是天山山脈柏格達峰南坡前出帶中的一個褶皺,區內佈滿了葡萄園,居住著9000餘名維吾爾、回、漢等農民。布依魯克河(人民渠)水穿谷而過,樹木繁茂,空氣濕潤,氣候涼爽宜人,與火焰山形成反差。晾葡萄乾的蔭房為方方的土房子、四面用士坯砌出透空的牆、葡萄就長串長串的在裡面掛著,吐魯番特有的乾燥的熱風吹上40多天,就成箭萄幹了。
2007年5月8日,吐魯番市葡萄溝風景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公佈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23年4月,吐魯番市葡萄溝風景區獲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榮譽。
2025年5月1日起,新疆吐魯番葡萄溝景區將正式取消60元/人門票。





















































火焰山(維吾爾語:قىزىل تاغ、يالقۇنتاغ)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的單面山,是博格達山山前東西走向的褶皺與逆沖斷層帶。火焰山山體以紅色為主,北緩南陡,南側沖溝遍布,形似火焰。出露有侏羅系、白堊系、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的地層。火焰山因獨特的地貌、熾熱的氣候而聞名。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中「三調芭蕉扇」的故事發生在火焰山。[刊 1]
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新疆吐魯番火焰山國家地質公園(維吾爾語:شىنجاڭ تۇرپان يالقۇنتاغ دۆلەتلىك گېئولوگىيە باغچىسى)、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火焰山景區等坐落於此。吐哈油田的油田之一,火焰山油田也位於此。














吐魯番七克台鎮的60多道坎兒井多為清代林則徐興建的,人稱林公井。坎兒井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垻四部份組成。首先在地面由高至底打下豎井口,將地下水匯聚。然後,在井底修通暗渠,將地下水引到目的地,才把水引到地面。這樣保證了地下水不會因炎熱及狂風而被蒸發或污染。澇壩將水蓄起以供人使用。
據史料記載,新疆坎兒井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鼎盛時期曾多達1700多條,是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齊名的古代三大工程。目前仍然是農業灌溉的重要水源。2006年,「坎爾井地下水利工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6年,伊朗將坎兒井申報世界遺產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