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軍事

登陸駁船、海纜切割器現蹤升高中國侵台憂慮 專家:難在高強度戰場運作

中國社群平台近期出現新式兩棲登陸駁船畫面,專家認為其航速慢且防禦薄弱,恐難在高強度戰場中存活。

文/上報王能斌

近期中國在廣東沿海進行登陸作戰駁船測試的畫面,在網路上廣泛流傳,且有專家宣稱成功研發可切斷深海電纜的裝置,使外界對於解放軍侵台的疑慮升高,對此,雖有專家指出駁船結構單薄,難在高強度戰場環境中運作,但也有人士認為諸多跡象都是解放軍能力持續增長的實證,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要求解放軍「2035年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並於本世紀中葉躋身「全球一流」之林目標的一部份。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在美國川普政府將華府對外政策路線,從過去數年之間擴大交往、強化盟邦之間聯繫的路線,轉變在「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原則指導,不惜破壞長久以來對北約(NATO),以及亞洲盟邦的安全承諾,要求各國以更高代價,換取美國保障的立場下,加上近期中國包括登陸駁船的出現,都使台灣安全威脅再度升高。

新型登陸駁船出現在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司令部駐地

報導指出,近期在中國社交平台上,流傳由3艘巨型輪船所組成,在沿岸地帶搭起一座長度超過800公尺的浮動提道,進行演練的畫面,CNN根據衛星偵照圖以及畫面中的地理特徵,確認其演練的地點位於廣東湛江,當地也正是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司令部所在。

對此,包括美國智庫「密契爾航太研究所」(Mitchell Institute for Aerospace Studies)航太暨中國研究專家達姆(J. Michael Dahm),以及曾任美軍潛艦艦長、現為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兼任高級研究員的舒格特(Tom Shugart)咸認,解放軍兩棲突擊能力由此出現「顯著升級」,該裝置可構成移動港口設施,在建立火力優勢之後能快速向灘岸地帶傳送大量戰甲車與其他重裝備,建立向內陸地帶推進的能量。

曾任美國海軍情報官員的達姆指出,藉由此類裝備,解放軍能夠在偏遠地區的海灘、受損港灣或是具有嚴峻地形的登陸區域,以每小時數百輛車輛的速率,向灘岸運送裝備與物資。舒格特則認為「西方並無類似的系統」,且「未曾看過任何諸如此類的裝置」

與盟軍二戰「大君主作戰」移動港口裝置相似

報導引述我國國防部評估,也指出該新型駁船「具有可伸縮坡道設計,可形成臨時碼頭,使其能在兩棲作戰支援任務中,快速進行主戰車以及其他各類車輛登岸作業」。軍事新聞網站Naval News則在今年元月的報導之中,將該裝備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在諾曼地登陸作戰的「大君主作戰」(Operation Overlord)所使用,由英國研製的「桑葚港」(Mulberry Harbours)相提並論,雖然有部分專家認為,該裝置具有包括人道救援等民事用途,但大多數分析人士都認為中國建造該類系統,主要目的就是投入對台登陸作戰。

我國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蘇紫雲則認為,該駁船擁有6到8根水下支柱,使其穩固立於水面,形成由深水區向岸邊延伸的倍力橋,在台海戰事一旦爆發,台灣採取摧毀港口的防禦策略下,解放軍可藉此獲得戰略優勢。然而該駁船由於體積龐大,使其航速過於緩慢,從而容易成為攻擊目標,因此專家認為只有在第二波登陸行動中才會被投入。

移動碼頭速度慢、防護能力不足 第二波登陸才可能投入戰場

舒格特認為,「必須在空中、海上以及資訊站都獲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該駁船才有可能投入戰場,與盟軍在諾曼地登陸行動中的做法相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RSIS)研究員許瑞麟(Collin Koh)更認為,該類駁船並不是針對高強度海上作戰環境所設計。

許瑞麟指出登陸駁船「航行緩慢,且自身防護能力低下,需要護航艦隊以同樣緩慢的速度隨行,但是對於部分軍事資產而言,速度就是一切」。此外,根據衛星圖像顯示,在本月21日時,有1艘滾裝貨輪(RO-RO)停泊在距離沿岸最遠的駁船附近,舒格特分析,中國有關當局似乎正在測試駁船與民用滾裝貨輪之間進行裝備疏運的能力。

解放軍新式裝備發展 專家 :都是習近平「戰力現代化」目標一部分

在此同時,南華早報(SCMP)於22日的報導中,指出中國期刊《機械工程》在2月24日發表的論文中,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CSSRC)和旗下的國家深海載人裝置重點實驗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eep-sea Manned Vehicles),已研發可切斷水下4000公尺深海電纜的裝備,該深度幾乎達到全球目前最深海底電纜的兩倍,許瑞麟認為雖然該裝備多數用於維護作業,但基於台海周邊情勢,這樣的發展令人憂心。

對於登陸駁船以及深海電纜切割能力的發展,達姆認為這些都只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指示解放軍在2035年實現戰力現代化,以及在本世紀中期躋身全球一流軍力目標的一部份,強調「駁船只是解放軍基礎建設進步的一環」,且在未來仍將依照習近平的指令,在有需要時採取任何行動。

連結:登陸駁船、海纜切割器現蹤升高中國侵台憂慮 專家:難在高強度戰場運作 — 上報 / 國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