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需面對周邊軍事活動常態化?
文/BBC
日本政府防衛省於日前證實,中國人民解放軍「遼寧號」航母編隊上周末通過沖繩與宮古島的海域,南下航入西太平洋。隔日(4月5日),美軍航空母艦「羅斯福」號打擊群從麻六甲海峽進入南海,是2021年第三次進入南海。
美中兩國航母,在台灣一南一北周遭海域的動態引發,此舉引起印太地區周遭國家關注。
根據新華社消息,北京表示遼寧號航行「台灣周邊海域」是年度例行演習,目的除了檢驗成效之外,並同時「提高維護國家主權。」
淡江大學整合戰略科技中心執行長蘇紫雲說,中國軍方雖以「台海周邊演習」為此次遼寧號出巡的主要聲稱,但應是主要針對美國而來,其次是日本。
「雖然中國航母數量及戰力目前不及美國,但航艦出現主要是展示旗幟的作用。對內北京也希望同時鼓舞國內輿情,這如同王毅在阿拉斯加會談時說的『中國海軍不吃這一套』」,他解釋。
遼寧號下西太平洋
根據新華社,中國海軍發言人高秀成稱,遼寧號航母編隊此次在「台灣周邊」海域組織例行年度訓練,目的是在檢驗訓練成效,有利「提高維護國家主權」,又稱今後中國海軍將按計劃常態,組織類似演訓活動。 遼寧艦的母港在山東青島。
除了遼寧艦之外,另外隨行的5艘軍艦分別是驅逐艦南昌號、成都號和太原號、護衛艦黃岡號及綜合補給艦呼倫湖號。
外界觀察,遼寧號南下西太平洋後,將繼續會在台灣東部海菲律賓海至巴士海峽一帶活動。據此,蘇紫雲解釋,原因是該地區是台灣,關島以及日本沖繩島形成的戰略三角地帶,亦是台灣,菲律賓,以及日本等組成的「第一島鏈」核心地帶。
此外,中國航母出巡,也同時搭配連日解放軍空軍在台灣西南空域的活動,「呈現對台灣西南空域,東部海域的合圍態勢」。
台灣方面對此並沒有高調回應,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在立法院備詢前受訪稱,針對台海周邊以及中共軍事動態,「台灣都能有效掌握,也會依照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置規定,做第一時間處理。」
外界分析,原因是一方面是台灣正忙於處理傷亡慘重的台鐵交通意外。此外,自2020年,蔡英文連任總統以來,她對兩岸政策沒有太多針對性的對話或衝突,反而是美國在外交政策上屢屢與北京有言詞交鋒,在拜登上任後並沒有休止。在遼寧號出巡後,美國羅斯福號便同時航入南海,釋放出拜登將繼續延續「回到亞洲」的戰略信號。
羅斯福號2021年第三次進入南海
據美國第七艦隊司令部發佈的新聞稿,「羅斯福號」發言人布萊契(Christopher Blachly)證實該航艦在本月4日駛入南海。
羅斯福號少將指揮官偉裏西莫(Doug Verissimo)稱:「很高興回到這裏,這是向我們盟友與合作伙伴保證美方將繼續致力於海洋自由」; 「我們與來自澳洲、印度、日本、馬來西亞和韓國的朋友一起合作,表明美國對維護印太地區秩序的承諾。」他說。
美軍又證實,此次羅斯福號航艦打擊群在南海期間,將進行海上打擊演習等活動,隨行有美國海軍第11艦載機聯隊(CVW-11)、康德羅加級(Ticonderoga-class)導向飛彈巡洋艦邦克山號(USS Bunker Hill CG-52)、第23驅逐艦中隊、羅素號驅逐艦 (USS Russell DDG-59)等。
外界分析,除了美國之外,歐洲,澳洲及其他印太國家的軍艦,都將陸續在南海演訓,成為國際軍事外交合縱連橫的重點之地。
台灣如何回應「台海周邊」軍事活動常態化
針對解放軍和美國在台海周邊的頻繁活動,外界開始評估將來美中兩國乃至日澳等國在台灣周邊的軍事活動,是否可能開始常態化。
不過,到目前為止,台灣社會輿論普遍針對遼寧號以及解放軍軍機的繞台都有「習慣成自然」的心理,並沒有太多反應。
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向BBC中文解釋說,主要原因是中國「武力犯台」在台灣已經是數十年的老話題。
他說,自從台灣1949年成為所謂「反攻大陸」的基地,1996年中國在台海試射飛彈,美國第七艦隊穿越台灣海峽,引發所謂的台海危機等,有關中國軍事侵台的威脅在台灣已經蔓延數十年了。「因此,長年下來,解放軍軍事動作的新聞性和威攝力自然皆呈邊際效應遞減。」
不過,兩岸外交評論員,Hilton Yip近日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指出,防疫成功似乎讓台灣政府與民眾過於自信,忽略相關地緣政治上之風險。
他認為,這是因為北京對台軍事恫嚇似乎愈來愈激進,3月又有美國高階將領軍公開提到,在6年內北京有機會武力入侵台灣,加上台灣今年屢傳的軍機墜機意外,更凸顯台灣處境險峻。Hiloton Yip認為,美國戰略模糊的外交政策,意味著台灣無法完全依賴美國保護。
2020年9月,台灣民間機構「民意基金會」發佈最新民調,表示20歲以上的台灣成人,有高達六成認為當中國入侵台灣時,美國可能出兵協防台灣。
今年3月20日,台民間智庫「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發佈「拜登新局與台海安全」民調,數據顯示雖然,台灣民眾普遍對美國表示仍表示高度信任,但僅有21.3%認為美國幫助台灣是「真誠的」,有61.1%認為美國「別有用心利用台灣」。
宋文笛認為,台灣社會及輿論都認為,拜登上任後對中態度並未趨緩,中美戰略競逐局勢已成,目前難見緩解契機。因此,台灣社會認為,作為第一島鏈核心,台灣對於美國的戰略地位不可或缺,美國對台灣安全保障的可信度自然提高。
「從這思路看,只要中美關係不佳,中共軍演愈烈,美國也就愈發騎虎難下,不得不加深美台關係,台灣人反而覺得更安全,」宋文笛強調。
北京觀察
針對羅斯福號今年第3次進入南海活動,中國北京大學海洋學院「南海戰略態勢感知」主任胡波在微博評論稱「美軍航母的在南海等中國周邊海域的行動,自2020年以來變得突然性強而規律性降低,實戰部署的意味顯著加強…如果持續這種思路,我們將會看到美航母進出南海的頻次大幅攀升,也許每年會達到數十次。」
該智庫又稱,4月3日凌晨,美軍驅逐艦馬斯廷號(USS Mustin,DDG 89),自日本橫賀須港出發後,往南在東海長江口海域向南行駛,「針對性明顯」。
據此,蘇紫雲分析,羅斯福號航艦戰鬥群進入南海,確實是傳達對自由航行、對盟國承諾,並抑制解放軍擴張。
就北京而言,蘇紫雲向BBC稱,未來中國帶三艘航艦刻於上海長興島船廠進行船段合攏,由衛星照片判斷今年將可下水:「此外,由於其規模屬於正規航艦又具備彈設器,可搭載的戰機數量與種類更多,戰力將比遼寧艦強上兩倍以上,屆時中國將具有真正意義的藍水海軍。」
也有評論認為,若遼寧號會繼續南下至巴士海峽,甚至前往南海,美中兩邊的在印太區域的軍事互別苗頭,將進入直接對峙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