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局勢升級:菲律賓召見中方使節抗議 北京反彈
文/RFA
圍繞南中國海主權爭議,菲律賓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再次升級。本週一,菲律賓外交部召見中國使節,強烈抗議中方攻擊菲國船隻。北京方面則不甘示弱,也強調會採取”必要措施”維護國家主權與海洋權益。過去一年來,南海局勢持續緊張,而中國與菲律賓究竟有何戰略目的?
3月23日,中國海警船在南海主權爭議水域第二湯瑪斯海灘(又名阿雲津礁,中國稱仁愛礁),使用水砲襲擊一艘為駐紮當地菲國部隊運送補給的民用船隻,導致菲方船身損毀、數名船員受傷。這也是本月初以來,這艘補給船第二次遭到中方攻擊。該事件隨後引發美國、日本等國際輿論的關切。
菲召見中使節 籲北京回到正軌
週一上午,菲律賓外交部召見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臨時代辦,對中方在上述事件中的行動表達 「強烈抗議」。菲國發佈聲明指出:「中國持續干預菲律賓在其專屬經濟區(EEZ)內常態與合法活動,令人無法接受。此舉侵犯菲國主權與管轄權,菲國要求中方船隻立即離開阿雲津礁與菲國EEZ附近水域。」
同一時間,菲律賓外交部次長特蕾莎·拉紮羅(Theresa Lazaro)也就此致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陳曉東表達不滿,菲律賓駐華大使館則向中國外交部提出抗議。
菲國總統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去年11月曾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三藩市會晤,尋求為南海局勢降溫。菲方週一聲明指出,菲律賓已對兩國領導人降低緊張局勢的指示做出真誠努力,「但中國的侵略行徑令人質疑其降低緊張、促進南海和平與穩定的誠意」 。馬尼拉呼籲北京 「回到正軌」,遵守國際法並尊重包括菲律賓在內的其他國家的合法權利。
對此,中國外交部週一強勢回應表示,陳曉東在電話中重申,中國對包括仁愛礁在內的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 「無可爭辯」 的主權,菲方在仁愛礁問題上一再出爾反爾,挑起事端,「這是導致現地局勢一再升溫的根本原因」。
根據中國外交部發佈的新聞稿,陳曉東還在通話中強調,中國會繼續按照國內法與國際法「採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他警告說:「當前,中菲關係正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從,菲方務必慎重行事。」
中國近年加大部署 仁愛礁成衝突熱點
過去一年來,仁愛礁成中菲衝突熱點。根據美國華盛頓智庫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旗下的 「亞洲海事透明倡議」 (Asia Maritime Transparency Initiative,AMTI)統計,自2021年至2023年底,中菲兩國在仁愛礁至少爆發7次重大衝突,不是雙方船艦發生衝撞,就是中方用水砲攻擊菲國船隻,其中多達5次發生在去年。
仁愛礁是南沙群島一個主權爭議暗礁,距離菲國巴拉望島(Palawan Island)約105海裡。菲律賓自1999年以來,定期向在仁愛礁擱淺的登陸艦馬德雷山號(BRP Sierra Madre)進行人員輪替和物資補給任務。中國海警則於2013年開始在仁愛礁附近巡邏,不時對菲國補給船隻進行騷擾。
「亞洲海事透明倡議」 指出,自2022年以來,中方針對菲律賓的騷擾頻率顯著升高,且派遣的艦艇數量越來越多,動用的手段也越來越激進。據統計,中方每次平均出動艦艇數從2021年的一艘激增至2023年的14艘,遠遠多於菲方的2至3艘船隻。以去年12月10日的一次運補任務為例,當時中方共出動46艘艦艇,菲方船隻僅有4艘。
此外,「亞洲海事透明倡議」 還觀察到,中方派遣的艦艇種類也出現改變。中國2021年時只派遣海警船,但到2022年春天,開始出現4至5艘海上民兵船駐守在仁愛礁附近,協助海警執行阻撓任務。菲律賓方面也摒棄過去使用的漁業和水產資源局(BFAR)船隻,而改派海巡艦艇護送補給船。
中菲衝突 劍指美國?
那麼,中國究竟為何要在南海頻頻升級與菲律賓的摩擦?華盛頓智庫 「2049計畫研究所」(Project 2049)的資深主任、印太國防外交專家馬明漢(Michael Mazza)以書面方式向本台分析,北京過去一年來專找菲律賓的麻煩,是因為馬尼拉與華盛頓是盟友。
馬明漢表示:「習近平正試圖展示美國是個無能的盟友。習近平現在看到華府在對烏克蘭、以色列的支持上優柔寡斷,認為這是進一步展現 ‘美國不可靠’ 的機會。」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也認為,中國在南海持續騷擾菲律賓,部分目的是沖著美國而來。他向本台表示:「因為菲律賓跟美國是共同防衛的國家,也就是說,假設菲律賓的領土或領海真的遭到中國侵犯,美國不能只是願意,而是必須要去幫助菲律賓。所以它(中國)用這樣一個衝突,跟美國某種程度上展現示威。」
葉耀元指出,中方的另一部分原因則與經濟和地緣政治有關。目前的東亞、東北亞貨運航道不管要去中東、東南亞還是南亞,基本上都要通過南海,「中國只要繼續掌握南海,事實上某種程度在安全或在全球貿易上,就佔有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