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會」閉幕 習近平加強控制的信號愈加明確
文/美國之音
中國為期一周的「兩會」星期一(3月11日)閉幕。分析人士說,這場精心安排的盛會傳達出的資訊明確,即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加強控制,中國更加關注國家安全。另一方面,中國官方雖承認經濟面臨挑戰,但關於提振措施的細節卻有限。
習近平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
中國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星期一下午表決通過多份草案,其中包括以2883票贊成、8票反對、9票棄權,通過新修訂的《國務院組織法》,以更明確地賦予中國共產黨對國務院的行政控制權。
這是《國務院組織法》實施40多年來的首次修訂。
修訂內容共20條,主要包括增加國務院性質地位、工作指導思想、職權表述、組成人員的相關規定。內容如新增「國務院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等。其強調黨的指導思想,與近來在中國提出的幾乎每項法條或講話都能呼應。
分析人士日前告訴美國之音,這是進一步從法律上降低中國國務院的地位,更加擴大總書記習近平個人權力。
台灣政大國關中心主任寇健文指出,過去10年來,中共政治發展輪廓核心的大方向就是權力集中,最後集中在個別領導人、也就是習近平一人身上。如今習近平跟總理李強之間的地位落差,已經拉大到上對下的關係。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ASPI)專家牛犇(Neil Thomas)表示,以往主持國務院的領導者在制定經濟政策方面,擁有更大的自主。而今習近平在鞏固對黨的控制上取得驚人成功,使他成為所有政策領域的關鍵決策者。
中國今年的「兩會」還打破30年來的傳統,取消通常在兩會會後舉行的總理記者會;這是中外媒體一年一度與中共黨內第二號人物直接接觸的機會。
取消這項活動的決定,反映了中國總理李強的弱勢地位,也更凸顯中國政治如何更精准地提升習近平的地位。
國家安全成為中共「存在的理由」
今年中國「兩會」透露的另外一個資訊是中國更加關注所認為的國家安全問題和安全威脅。
中國全國人大委員長趙樂際星期五(3月8日)公佈的今年立法計畫,人大將對中國的國家安全體系及能力進行現代化改革,將制定應急管理法、能源法、核能法、以及危險化學品安全法,人大還將審議國防教育法和網路安全法。
今年年度立法計畫更加關注國家安全,這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益注重防範內部和外部威脅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地緣政治競爭相一致。
中國於2016 年頒佈了網路安全法。過去三年,北京以國家安全為由加強了對各公司如何存儲和傳輸使用者資料的監管。中國上個月擴大了國家秘密法,將「工作秘密」納入受限制的敏感資訊範圍。去年,中國還頒佈了一項有爭議的反間諜法,令外國企業感到恐慌。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院教授高樹超(Henry Gao)分析,全國人大的首要任務之一是進一步發展中國的國安法律架構。「國家安全已成為中國政府和黨‘存在的理由’。」
承諾提振經濟,缺乏細節
中國經濟正面臨多重打擊,包括疲軟的房地產市場、低迷的國內需求和歷史新高的青年失業率。中國去年的經濟增長放緩,達到了多年以來除卻疫情時期的最低水準。
中國將今年的經濟成長目標設定為5%,李強上周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時坦言,要達成此目標並不容易。李強還宣佈要發行1萬億元人民幣超長期國債,被認為是加強刺激經濟復蘇的舉措。
中國高級官員在「兩會」期間承認,中國需要進一步加強就業,穩定樓市。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表示,中國仍面臨結構性就業問題,整體就業壓力尚未緩解,預計經濟放緩持續對應屆畢業生帶來就業挑戰。
住房及城鄉建設部長倪虹表示,治理占中國經濟約四分之一的房市面臨挑戰。「穩定市場的任務仍然很難」,政府正努力降息並降低首付。
與此同時,習近平去年提出的「新質生產力」一詞,成了中國的新口號。「新質生產力」宣導科技創新和自力更生,因為中國面臨制裁,並被限制獲得其他國家認為具國安風險領域的先進技術。
新口號將中國當前的經濟困難焦點,轉移至對未來的期盼。然而,如何實踐才是問題所在。
儘管官方承諾提供新的支援,但策緯諮詢公司(Trivium)的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重振經濟需要增加家庭財富和收入,中國領導人顯然還沒有準備好這樣做。」
精心設計的「兩會」環節
此外,據路透社觀察,儘管今年的採訪比過去容易,但許多互動似乎經過精心設計。例如在中國外長王毅的新聞發佈會上,來自少有人知的迪拜中阿衛視的一名外國記者得到提問的機會。他問到:「外國記者在講好中國故事方面可以發揮什麼作用?」一向嚴肅的王毅居然現場認出他就是那個跳「科目三」的小夥子。
這段互動通過中國官媒製作的短視頻,在社媒平台上迅速流行起來。
王毅在新聞發佈會上還表示,華盛頓對中國有「錯誤認知」。隨後,中國官方的《中國日報》播出了題為「中國外交令全球記者印象深刻」的欄目,受到來自桑吉巴、伊朗和委內瑞拉等國記者的讚揚。
連結:中国“两会”闭幕 习近平加强控制的信号愈加明确 (voachinese.com)
中國兩會閉幕:經濟求解,安全為本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當地時間週一下午,十四屆中國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閉幕會,為期一周的中國本年度兩會落下帷幕。會議雖然較多關注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但推出具體措施卻有限。
近3000名人大代表週一(3月11日)在閉幕會議上表決通過了政府工作報告、關於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中央和地方預算、人大常委會和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2024年經濟增長5%左右的目標得到了確認。不過很多觀察者認為,鑒於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目前面臨的眾多挑戰,實現這一目標有相當的難度。李強在發言中也承認,達到5%的增長並非易事。
經濟挑戰如何應對?
法新社報導稱,儘管國務院高官承認中國面臨的諸多挑戰,隱性風險正在拖累經濟,但政府計畫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細節卻並不多。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上週六(3月9日)表示,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仍然待破,部分勞動者就業面臨一些困難問題,穩就業還需付出更多的努力。中國政府今年的目標是新增城鎮就業12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
面對房地產市場危機重重的現狀,住房及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穩定房地產市場任務依然艱巨。他同時強調堅持房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稱對於嚴重資不抵債、失去經營能力的房企,要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該破產破產、該重組重組。
儘管官方承諾提供新的支援,但分析家們說,他們還沒有看到促進疲軟的經濟反彈所需的大額救助。專注中國市場的策緯諮詢研究公司(Trivium China) 的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說:振興經濟需要增加家庭財富和收入,而中國領導人顯然還沒有做好準備。
國防預算、安全立法
會議表決通過的政府預算草案中,國防預算增長7.2%的計畫受到國際媒體的關注。這一增幅與上一年度國防預算增幅相同。今年國防開支將增加到1.67萬億元人民幣。
全國人大委員長趙樂際在介紹接下來一年全國人大的工作議程時表示,2024年,中國將推出一系列安全法律,以堅決捍衛其主權。人大將審議國防教育法和網路安全法。此外,全國人大預計還將對涉及金融穩定、民營經濟等一系列領域的法律進行制定和修訂。
有分析認為,中國人大下一年度立法計畫更加關注國家安全,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日益注重防範內部和外部威脅,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地緣政治競爭的關注重點相一致。
國務院何去何從
人大會議閉幕時還通過了新修訂的《國務院組織法》。修改條文中最受外界關注的是在草案第三條新增國務院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等內容。
這是該法律1982年頒佈以來的首次修訂。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鴻忠指出,此次修法是基於中共二十大強調的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為了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
美國智庫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PI)的中國政策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對美聯社表示,儘管要聽黨的指令,但總理領導下的國務院以往在制定經濟政策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他認為,習近平在鞏固其個人對黨的控制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功,成為所有政策領域的關鍵決策者。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及助理院長吳木鑾指出,修訂《國務院組織法》使以前做出的改動固定為制度,使其難以逆轉。這表面習近平決心建立一個由党領導政策的制度,削弱國務院和立法機構的作用。台灣政治大學東亞所教授王信賢對美國之音表示,修法更明確的區分,黨是負責決策、政府是負責執行。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全國人大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2024年GDP增長目標訂為5%左右。李強說,實現今年預期目標並非易事, 各地區各部門要多出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發展目標還包括,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
國務院地位的變化也體現在今年兩會另一個程式改變上:兩會結束後的總理記者會被取消。這一一年一度的記者會是中共領導人跟媒體面對面的少有機會,被視為外界觀察中國政情的一個視窗。今年不僅打破了這一實行了三十多年的慣例,而且人大發言人宣佈,本屆全國人大後幾年也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