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拜習會的「重要進展」能經受住下一個類似氣球的突發事件嗎?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加州舊金山以南伍德塞德鎮歷史悠久的費羅麗莊園舉行峰會。(2023年11月15日)

文/voa林楓

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星期三(11月15日)在舊金山附近的費羅麗莊園(Filoli Estate)舉行了備受矚目的會晤。雙方都認為,此次元首峰會都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成果,為雙邊關係注入了穩定的力量。不過,分析人士指出,雙方雖然達成了一些共識,但無法改變美中之間在一系列關鍵議題上的重大分歧。他們擔心,「突然冒出的事件」會重新令美中關係陷入危機。

「半套」承諾,競爭本質未變

美中雙方都對這次會晤給予了積極的評價。拜登總統在他與習近平會晤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說,這次會談是他們之間進行過的「最具建設性和富有成果的討論。」根據白宮發佈的新聞稿,美方認為此次峰會取得了三項具體成果,分別是:中國承諾打擊芬太尼前體化學品的製造和販運,成立一個雙邊工作組就緝毒事務開展持續溝通與執法合作;恢復美中兩軍高層溝通管道,包括美中國防部工作會晤、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和美中戰區領導通話;就人工智慧領域的風險和安全問題開展政府間對話。

中國主管外交的最高級別官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評價此次拜習會晤時表示,拜登與習近平的會晤「談得很好,很全面,也很深入……是一次為中美關係增信釋疑、管控分歧、拓展合作的重要會晤,也是一次為動盪世界注入確定性、提升穩定性的重要會晤。」他還表示,雙方在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球治理、軍事安全等領域達成了20多項共識。

但美國喬治城大學研究員、前白宮國安會官員韋德甯(Dennis Wilder)11月16日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一場視訊研討會上指出,中國的合作承諾有限。他說,雙方會後沒有聯合聲明,也沒有聯合記者會,而且雙方各自的聲明也有所不同就足以說明。

他說,在重啟軍事溝通管道方面,中方只給「半套」承諾。雙方僅僅重啟工作層級海事議題討論,並沒有重新開放五角大廈與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之間更具戰略性的討論;美中防長會晤雖然重啟,但中國防長一職目前仍然缺失。

在人工智慧合作方面,韋德寧指出,美中在人工智慧領域成立工作小組,但內容非常模糊。他甚至對中方真實意圖有所懷疑。他認為,北京可能更多是想借工作小組瞭解美國在人工智慧方面的進展情況,而不是真的想跟美方合作。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尼爾斯·格雷厄姆(Niels Graham)在拜習會後在大西洋理事會的網站上寫道,一系列事件促成了美中之間的有限和短暫合作。

對美國來說,因為烏克蘭和中東的兩場衝突在加上美國明年的大選,美國也不希望陷入與中國的另一場危機。對習近平來說,他最想要的是騰出精力來處理棘手的國內經濟問題。

中國經濟正面臨持續放緩、青年失業率不斷攀升和外國資本加速外流等嚴峻挑戰。習近平星期三在舊金山與美國商界的晚宴中也竭力安撫美國商界,表示:「中國準備好成為美國的合作夥伴和朋友」。

也有媒體指出,從這次的峰會來看,美、中兩國的合作空間與以往相比其實是在不斷縮小。以前,兩國領導人會面是會提到在北韓問題上的合作,但是這次根本沒有涉及北韓問題。此外,拜登試圖說服習近平説明淡化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但雙方似乎並未達成立即的共識。

重要分歧未解決,「突發」事件或令雙方再度陷入困境

不僅是在伊朗問題上沒有共識,雙方在台灣問題、貿易、高科技出口管制、人權等一系列關鍵議題上的深刻分歧依然存在,甚至包括在如何定義雙邊關係這一原則性問題上。拜登在與習近平的會談中依然強調美國與中國處於競爭關係。但習近平和中方則一直反對以競爭來定義美中關係的全部。他對拜登說,「大國競爭不是這個時代的底色,解決不了中美兩國和世界面臨的問題。」

拜登記者會的一個小插曲就充分體現了兩國關係的脆弱性。拜登總統在會後獨自出席的記者會上,在被問道是否依然認為習近平是獨裁者的時候,他表示了肯定。「他是個獨裁者,從他是掌控著一個共產黨國家的角度來說。他們的政府形式和我們的完全不一樣,」 拜登說。

拜登的說法遭到中國的批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甯星期四(10月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相關問題時回應說,這種說法極其錯誤,是不負責任的政治操弄,中方堅決反對。

前美國資深外交官、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高級研究員羅伯特·曼寧(Robert Manning)對美國之音表示,美方認為拜習峰會並不是為了解決任何分歧,而是如何試圖建立一個管理分歧和競爭的機制。

「拜登政府的做法是,他們試圖創建一個框架來管理(美中之間)競爭性的共存。所以拜登總統一直在談論對話、軍事接觸和降低風險,這其實是一個相當低的門檻,並沒有想要解決重大分歧的想法,他們只是在試圖找出如何管理這些分歧。「他說。

但他擔心,美中之間發生突發事件,並因此再度陷入新的困境的可能性依然很高。他說:「我認為,問題在於,對華盛頓來說在許多不同事情上都有太多的熱點問題,從新疆的人權到支持俄羅斯,再到對台灣的持續侵犯性行為,中國都在做。因此,突然冒出什麼事件來破壞這一切的可能性非常大。」

拜登與習近平一年前在印尼巴厘島的上一次對話也曾被視為是打破雙邊關係困境所取得的一次關鍵突破,但接下來的緩和並沒有持續多久就被一個進入美國領空的來自中國的高空偵察氣球打破。

從峇厘島到舊金山,美中走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不過,《中美印象》網站主編劉亞偉認為,未來一年雙方關係有望穩定。

「我覺得(拜習會晤)應該算是一個拐點,」他說,「今後一年到美國政府換屆或者是拜登連選連任,在這一年時間裡,如果沒有其他突發事件的話,雙方應該可以穩定關係。」

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宏觀地緣政治分析師阿裡·韋恩(Ali Wyne),鑒於美中重大分歧的存在,美中關係可能會變得更加緊張,「兩國在台海兩岸關係、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和巴以衝突等問題上存在根本分歧,此外,兩國之間的軍事、科技和經濟摩擦也在加劇。」

不過,他認為,繼續開展高層外交和擴大雙邊工作組的努力「可以使兩國之間的競爭更加可預測和可控。」

拜習會可能讓北京更加「膽大妄為」?

華盛頓無黨派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克雷格·辛格爾頓(Craig Singleton)批評拜登政府緩和與北京緊張關係的政策。他認為,這可能會適得其反。他表示,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主要矛盾在於其意外後果。旨在穩定中美關係的外交姿態非但沒有緩解北京的囂張氣焰,反而讓習近平更加膽大妄為。

他說:「隨著美國的注意力轉移到烏克蘭和中東問題上,今天進一步安撫北京的侵略行為有可能鼓勵中國的過度擴張,從而引發誤判或更糟糕的是明天的戰爭。」

習近平星期三晚在與美國商界的晚宴致辭時已經就美國對中國的「錯誤政策」發出警告。他說,「如果把對方視為最主要競爭對手、最重大地緣政治挑戰和步步緊逼的威脅,必然導致錯誤的政策、採取錯誤的行動、產生錯誤的結果。」

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也不看好拜習會,以及美中其他高層官員的會晤。USCC星期二發佈年度報告說,中國主要將與美國的外交視為工具,在幾年內阻止和拖延美國的壓力,以便更好地發展自己在經濟、軍事和技術上的能力。

報告表示,不論在國內或國外,中共都沒有出現政策改變跡象,且持續拒絕在國家安全、經濟或貿易等根本性問題上與美方合作。報告說,美中官員互訪並未能改變中國的行為,高層會晤僅換來更多談話,而不是具體行動。

報告說,北京將持續深入地努力挑戰現有的國際秩序,力圖建立一個與美國及其在歐洲、亞洲和其他地方的民主盟友不同的新秩序。

有人認為,拜習會以及經合組織會議都是北京向亞太國家傳遞自己與美國有所不同的一個管道。

華盛頓的大西洋理事會數字鑒識實驗室中國問題研究員肯頓·蒂博(Kenton Thibaut)星期三在大西洋理事會的網站上寫道:中國希望借助與美國關係的和緩向亞太地區的國家發出訊息:「中國擱置緊張局勢,試圖與美國合作,以謀求全球利益,但美國願意犧牲穩定的美中關係給世界其他國家帶來的利益,以服務於自己的利益興趣。」另外,中國也希望正借助亞太經合組織(APEC)發出訊息,即中國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促進該地區的繁榮與發展貢獻「中國方案」。

連結:拜习会的“重要进展”能经受住下一个类似气球的突发事件吗? (voa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