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台灣應如何與印太國家合作?

台灣應如何與印太國家合作,學者提出建言

文/RFA

儘管中國不斷文攻武嚇,印太地區的國家仍在嘗試在不激怒北京的情況下,加強與台灣的夥伴關係。多名學者就台灣如何深化與印太地區國家的合作提出了建言。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席格爾亞洲研究中心(Sigur Center for Asian Studies)彙集了多位學者意見,探討台灣如何在印太地區扮演更關鍵的角色,同時維繫良好的夥伴關係,為該地區的繁榮和平努力。

華盛頓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研究員張倚維(I-wei Jennifer Chang)指出,台灣可透過經濟合作與該地區國家增強往來,譬如善用半導體供應鏈的優勢,來幫助鄰近國家確保新冠疫情之後的經濟復甦,以及善用澳大利亞尋求中國以外的市場的時機,加強與澳大利亞更緊密的雙邊貿易關係。

此外,她也建議台灣可以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友好國家合作,為該地區提供基礎設施和能源投資項目,以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

「台灣可以提供更高的透明度,與一帶一路項目的標準做法形成直接對比。」張倚維以書面方式告訴本台,「台灣也可以與美國更緊密合作,促進這些區域的繁榮、穩定和可持續性,這也將提高台灣的形象和軟實力。」

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在年初與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的對談中,也特別提到台灣參與的區域性合作,包括去年九月台美簽署的「台美基礎建設融資及市場建立合作架構」、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並強調這些都是台灣合作促進印太地區繁榮的作法。

近期中印衝突不斷,印度聲援台灣的聲音也越來越大。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與當代語言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葉耀元告訴本台,台灣可以積極尋求與印度的合作機會,來抵抗中國日益強大的威脅。

「這兩個國家都有一個潛在的危機,就是中國。至少在經濟、安全方面可以進一步開展合作,尤其台灣在印度的投資相對較少。」葉耀元說。

新加坡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莫罕在23日在印度媒體《印度快報》(Indian Express)撰文指出,中國對台灣的恫嚇威脅到台灣半導體產業,印度不該再拘泥「一中原則」,應盡速與台灣加強戰略經濟合作。美國雙月刊《國家利益》也在17日刊登印度國防及戰略研究院(MP-IDSA)研究員潘傑根(Jagannath Panda)投書,他建議美、澳、日、印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可建立「Quad加台灣」模式進行合作,圍堵中國的獨裁擴張,他同時也坦言台灣需與4國強化雙邊關係,才能得到實質性支援。

曾任印度外交部顧問、現在在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擔任研究員的莎娜(Sana Hashmi)就在席格爾亞洲研究中心的座談上提到,台灣與印度的互動有限,若台灣想進一步與印太地區的利益相關者互動,印度就必須成為台灣新南向政策的核心。

「新南向政策是蔡英文總統對華盛頓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承諾,因此專注於與印度的合作,將使台灣在印太地區具有更大的知名度和信譽。」莎娜在報告中提到。不過她也坦言印度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因此台灣應該先行深化與印度的經濟和政治互動,不要急於建立牢固的國防關係。

美國總統拜登在農曆新年前與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首度通話,提到維護美國安定繁榮、印太地區自由開放為目前最優先任務。美國特朗普政府在交接前夕解密印太戰略機密檔,內容提及應保衛包含台灣在內的第一島鏈國家,而拜登政府上台後強調多邊合作制衡中國。

張倚維認為,現實面考量,台灣單方面能取得的成就有限,因此台北應與拜登政府密切合作,以打擊中國在該地區的侵略行為。她告訴記者,台灣應繼續舉起共用民主價值的旗幟,團結包括日本,澳大利亞和其他國家在內的民主體制,創造一種共同抵抗中國壓力的意識形態。

(引用網址:学者就台湾应如何与印太国家合作建言献策 — 普通话主页 (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