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家在喜馬拉雅山發現1000公里長的稀土礦層 恐加深地緣衝突
中國專家認為,未來該國開採礦物重心將轉往更具價值的稀土元素。圖為美國的銅礦礦場。
文/上報郭正原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中國地質學家6月中旬在「地球科學前沿」期刊發表一篇論文,聲稱再西藏南部地區發現一條長達1000公里的潛在稀土礦物帶,並利用人工智慧(AI)技術進行大數據對比分析,加速尋獲礦藏位置,但由於該礦物帶橫貫印度、尼泊爾以及不丹等國家,因此未來恐將成為新一波領土資源爭奪焦點。
報導提到,這條潛在稀土礦物帶由於長達1000公里,因此要在如此廣闊又艱險的地區中尋獲據有開採價值的礦藏,恐怕耗費數年甚至是數十年的時間;若能越快查明礦床,便能越快掌握戰略優勢。而自2020年起由中央資助的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左仁廣所率領的團隊,一直在建構可以自動處理衛星和其他方式收集而來原始資料的人工智慧系統。根據該團隊說法,現在這套系統準確度已經達到96%。
左仁廣認為,中國對傳統鐵、銅、鋁、煤炭、水泥等大宗礦產資源的需求,將在未來15至20年內大幅下降,開採的重點將轉往稀土資源。尤其稀土金屬在新興材料、能源、國防工業以及信息技術等產業都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全球競爭的關鍵戰略資源。
而AI技術則適用於尋找一種色調比平常更淺的獨特花崗岩,其中可能含有鈮和鉭等稀土,這些稀土在高科技產品中是關鍵原料,同時也可能含有大量鋰,這對製造電動汽車至關重要。
中國地質學家在喜馬拉雅山多處,包括在聖母峰都發現這種花崗岩,但直到近期人們都還對這種花崗岩,含有有開採價值的稀土礦物保持懷疑。直到10年前,中國專家在西藏採集富含稀土和鋰的的岩石樣本,逐漸扭轉這種既定成見。人工智慧系統雖然快速自我完善,在幾個月內就達到90%以上,但系統選擇位置的方式仍「無法解釋」,在理解其背後邏輯之前,他們無法完全相信系統的判斷。
報導提到,現在專家認為即便喜馬拉雅山的稀土不比當前中國生產稀土的內蒙古、廣東、江西以及四川等產地,也可能含量與之相當,甚至可能讓中國瓊重新確立其全球市場的地位。中國在上個世紀90年代出口量佔全球43%,但2021年已下降到36.7%;而中國以外的稀土產量也顯著增加,從4000萬噸增加至9800萬噸。
未來若是開採喜馬拉雅山的稀土資源,將牽動此地區的地緣政治衝突關係,特別是與印度發生摩擦的風險。此外,開採礦產將對當地生態造成重大影響,除了造成當地有限的水資源帶來供應壓力,還有採礦的有害廢棄物清理也相當困難,並且還需要興建大量的道路與電力供應等基礎設施。